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明朝皇帝那麼的不靠譜 明朝爲什麼還有276年的國運

明朝皇帝那麼的不靠譜 明朝爲什麼還有276年的國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朝國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問: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皇帝最不靠譜?答:當然是明朝。

不論是煉丹修道的嘉靖,還是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或者是癡迷木匠的天啓,以及貪玩好鬥的正德,明朝的皇帝們以一種不務正業的精神,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不靠譜的鬧劇。甚至連金庸先生都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無能的一個王朝。

可問題是,既然明朝的皇帝們這麼的不靠譜,爲什麼卻能夠維持大明王朝長達276年的國運呢?

明朝皇帝那麼的不靠譜 明朝爲什麼還有276年的國運

杜絕了後宮專政

明朝之所以國運很長,首先是完美的解決了後宮干政的問題。在中國歷史上,後宮和外戚干政曾經葬送過許多強大的王朝,例如西漢亡於王莽之手,東漢亡於何進之亂,北魏亡於胡太后亂政,就連強大的唐朝也一度被武則天改弦更張,變成了大周。

朱元璋爲了解決這個老大難的問題,改變了皇帝選妃的制度。在明朝以前,皇帝的后妃一般都從功臣或者世家大族的女子中選出,她們身後有強大家族的支持,更容易將朝政把控在自己手中。而朱元璋則要求皇帝禁止在名門望族進行選妃,改爲從民間寒門進行遴選。

《明史·后妃傳》記載:

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爲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

有了這個制度,明朝所有的皇后和妃嬪大多來自民間,出身寒微。她們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和高貴的出身,也就不容易萌生政治野心,從根源上杜絕了干政的政治條件。

明朝皇帝那麼的不靠譜 明朝爲什麼還有276年的國運 第2張

同時,朱元璋還曾在《皇明祖訓》中規定了一系列的嚴格規定,對後宮干政者進行極刑嚴懲。例如規定"凡宮闈當謹內外,后妃不許羣臣謁見",以及"凡私寫文帖於外,寫者接者戒斬"等。

通過這些手段,明朝成功遏制了後宮干政的發生,杜絕了女主和外戚亂國的事件。

極低的稅賦政策

在所有朝代中,明朝可以稱得上是稅賦最低的一個。朱元璋出身低微,對百姓的疾苦深有感觸,於是便推行了一套極低稅率的農業稅和商業稅體系,並且要求後世不可妄自變更,以此來達到惠民利民的目標。

那麼,明朝的稅賦到底有多低呢?按照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中的統計數據,明朝財政收入最高的時期出現在萬年年間,但也僅僅只有不到3000萬兩白銀的數值。而清朝光緒年間的財政收入則可以高達9000萬兩白銀。即便是國土面積相對較小的北宋,其最高的稅收總額也爲一億六千萬貫,按當時的兌換比率,摺合白銀約8000萬兩。

由此可見,相比其他的王朝,明朝稅賦的確非常的低。在這種低稅率體系之下,百姓在農墾中可以獲得一定的剩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家的穩定性。

明朝皇帝那麼的不靠譜 明朝爲什麼還有276年的國運 第3張

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在歷史上,曾有很多的強盛王朝因爲窮兵黷武而走向沒落。例如漢武帝征討匈奴,導致漢朝國力轉向衰微,隋煬帝三次伐遼,引得隋朝天下大亂。鑑於這些歷史教訓,朱元璋嚴格的要求他的子孫不可以擅自興兵打仗,以避免由於戰爭而引起國家禍亂。

他在《皇明祖訓》中強調:

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爲了對子孫進行約束,他甚至還在《皇明祖訓》中列出了明朝周邊的所有小國的名錄,被稱爲"不徵諸夷國名",凡進入這個名錄的國家,明朝都不可以對其進行主動討伐。在朱元璋的祖訓約束下,明朝的確沒有向周邊小國無故發動過討伐戰爭。萬曆年間雖然曾經出兵和日本作戰,但原因也是由於日本首先發起了侵略朝鮮的戰爭。

沒有了大規模的戰爭,明朝就避免了錢糧的損耗,降低了發生大規模動亂的風險。

自我運行的文官體系

明朝之所以國運長久,還因爲取消了丞相制度,並建立了一套以內閣爲首的文官集團體系。內閣進行全國各地奏章的處理,而皇帝只進行重大事項的批准。在這種體系下,即便是皇帝昏庸或者怠政,依然有一套完善的自我運行機制,保證帝國的正常運轉。

明朝皇帝那麼的不靠譜 明朝爲什麼還有276年的國運 第4張

另外,爲了制衡內閣的權力,明朝還設置了司禮監這個特殊的部門,由皇帝親信的執筆太監和掌印太監進行主持。對於重大的決策事項,內閣進行票擬,司禮監進行批紅,六部負責實施,而皇帝則通過督察院和東廠進行監視。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皇帝、宦官、內閣、六部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機制,使權臣獨掌大權的概率降到了最低。

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而明朝既沒出大亂子,也沒有出現隻手遮天的權臣,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另外,明朝曾經多次出現朝臣輔政和宦官掌權的現象,卻始終無法對皇權造成根本性的威脅,也與此有關。

天子守國門

歷史上曾有很多著名的王朝滅亡於北方少數民族之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晉和北宋。而明成祖朱棣則選擇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防禦策略。他將明朝首都遷到了北京,修築了明長城,並設置了九個邊塞重鎮對北方進行防禦,被稱爲"九邊重鎮"。

這種"天子守國門"的制度使得明朝皇帝和官員的危機意識增強,提升了戰爭的憂患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軍事防禦實力。同時,這種體制還有利於提升朝廷對少數民族的管控力,避免出現鞭長莫及的情況。

明朝皇帝那麼的不靠譜 明朝爲什麼還有276年的國運 第5張

很多人可能會提出質疑,明朝的滅亡不就和遼東的女真人有關嗎?事實上,女真人的崛起是在明朝後期國力衰微的情況下才出現的,在前200年的歷史中,明朝一直將北方防禦的主動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不允許任何一方實力過於膨脹。

明臣救時

明朝國運長久,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偶然因素,那就是出現了一武一文兩個救時名臣,幫助大明王朝渡過了兩次嚴重的危機。

土木堡之變後,瓦剌大軍圍攻北京,于謙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率領軍民成功打退了瓦剌,守住了北京城。如果不是他的話,或許明朝的國運連100年都達不到。到了萬曆初年,明朝財政出現嚴重的危機,名臣張居正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把明朝的國運又延長了半個多世紀。正是由於這一文一武的兩個名臣的出現,給大明王朝續了兩次命,才促成了最終276年的國運。

明朝皇帝那麼的不靠譜 明朝爲什麼還有276年的國運 第6張

而之所以會出現於謙和張居正這樣的名臣,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由於明朝科舉制度的大規模發展,以及程朱理學儒家思想的廣泛普及,在當時大部分文人士大夫的心中都有一種匡扶天下的家國情懷,以及"爲生民立命,爲萬世開太平"的崇高理想。當國家遇到危難之時,總會有一些人站出來,挽狂瀾於既倒,扶社稷於將傾。

結束語

事實上,在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時代,任何一個朝代在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之後,都會有一個矛盾和危機的集中爆發期,導致這個王朝無法再持續下去,這也是爲什麼中國古代王朝無法長期持續的原因。而大明王朝能夠享有276年的國運,已經是屬於十分不易的了。

明朝的皇帝的確很不靠譜,但由於制定了一系列的國策和政策,使這個王朝避免了之前朝代犯下的很多導致亡國的錯誤。明朝國運長達276年,歸根結底還是中國封建皇權制度不斷髮展、不斷完善、不斷糾偏的結果。

引述資料:

《明史》

《萬曆十五年》

《皇明祖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