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又沒有照片,新上任的知縣會不會被冒充?

古代又沒有照片,新上任的知縣會不會被冒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隋建立科舉制度起,文人做官必須經過科舉這條路,憑文采做文章經鄉試、省試,最終殿試有機會面聖,被皇帝授予某一官職。譬如知州、知縣等地方官員,亦是如此選拔。

古時爲官需遵循迴避原則,即新任官員不允許在家鄉任職。

由此引發出一個問題,就職時怎麼證明自己是地方的新縣令呢?

這時,一般需要出示兩種文件:朝廷的委任狀,即吏部給發的“敕牒”、“旨授”;另一樣就是告身。告身上標明新官的姓名、年齡、籍貫、體貌特徵等信息。這二者就是赴任時不可或缺的所謂“官憑”。

這一做法看似嚴謹,但亦存在一個極大的漏洞。“官憑”上沒有新官照片呀!

這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清朝時,甚至有人在武昌冒充光緒皇帝騙吃騙喝。

即便冒充朝廷命官是死罪,但某些人就是想挑戰律法,來個狸貓換太子。

這不,這件新鮮事就發生在明朝末年。

古代又沒有照片,新上任的知縣會不會被冒充?

這位官員本在南直隸任部曹,但他並不安於此。經多方打點,他最終被外放到廣東雷州任職,雷州偏遠,基本算是明朝疆土的邊緣地帶。

當時天下紛爭四起,外有清兵叩關,內有李自成、張獻忠起義,故而局勢不穩,盜賊橫行。

這部曹在過江途中,巧遇一夥盜匪,自己死於非命,隨從也無一生還。強盜首領嫌劫掠的錢財忒少,便萌生出冒名頂替的念頭,挑了一識字的手下,冒充這個已經死去的新縣令,拿着“官憑”,去往就任之地。

就這樣,一夥強盜大搖大擺地繼續趕往雷州。

古代又沒有照片,新上任的知縣會不會被冒充? 第2張

到了雷州,當地無人知曉新任縣令的模樣,因此就任過程十分順利。

故事的轉折發生在一個月後。已死部曹的兒子自南京來看望父親,發現並不認識這個知縣。於是部曹的兒子報告監司,有關衙門展開調查,盜匪冒充一案才告破。

接下來的情節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雷州的百姓聽聞此事,居然紛紛上書請願,希望留住這位“假”知縣。即使監司一再宣告這縣令是假,是殺人如麻的盜賊,百姓也毫不在意,依舊請求縣令繼續任職。這是什麼緣故呢?

難不成這盜賊竟有做官的潛質?原來這夥盜匪就任後,發現雷州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加上不了解爲官的彎彎繞繞,耿直地革除了諸多弊政。雷州多年積弊被修整,竟在戰亂中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老百姓們紛紛讚揚這位新知縣的深明大義、公正廉明。因此,假知縣案發後,百姓皆自發向朝廷請願,留下這位好知縣。

明朝人徐芳記錄此事,感嘆道:“異哉!盜乃能守若此乎?真知縣非盜也,但行爲卻不像非盜;而盜守雖盜也,其守而賢,反而勝過真知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