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賣炭翁比賣炭翁更有價值 最後爲何沒有流傳下來

古代賣炭翁比賣炭翁更有價值 最後爲何沒有流傳下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古代賣炭翁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是社會最底層的人物,無權無勢,艱難營生。朝廷官員的霸凌,宮市的腐敗,無助的百姓,比比皆是。

就在"賣炭翁"的故事之前,還有比這個更爲複雜慘淡的類似故事,比"賣炭翁"更有價值的"賣柴翁",但皇帝卻不允許這個故事流傳。

古代賣炭翁比賣炭翁更有價值 最後爲何沒有流傳下來

賣炭翁的故事

賣炭翁一天到晚都在南山裏面忙活,無冬無夏,忙着砍柴,忙着燒炭,忙着趕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賣炭翁的頭髮逐漸斑白,臉上好似總也洗不乾淨似的,都是黑漆漆的菸灰。身上的布衣裳洗得發白,已經打滿了補丁。

兩隻黝黑的大手佈滿老繭,粗糙得和深山裏的柴火沒有什麼兩樣。如此辛勤踏實的老翁,賣炭的錢也只夠用來換取身上幾件丁薄的衣服和一些果腹的食物而已。

年關將近,鵝毛般的大雪下了將近一夜,城外牆頭上的積雪已經有一尺多高了。天剛灰濛微微亮的時候,賣炭翁便如往常一般駕着炭車,軋着冰路去街市趕集了,只盼着這車炭能賣個好價錢,安安心心地過個好年。

賣炭翁衣衫襤褸,一路迎着寒冷逆風而上,一邊瑟瑟發抖地叫賣着自己的炭火。風雪很大,賣炭翁的叫賣聲已經被淹沒在風中了。"我冷一點不要緊,只盼着這風雪再大一點,天氣再冷一點,那樣我的炭才能值多點錢啊。"

古代賣炭翁比賣炭翁更有價值 最後爲何沒有流傳下來 第2張

日頭漸移,太陽已經升到很高的地方。牛走累了,人也餓了,賣炭翁便在集市邊的泥地上休息一會兒,心裏仍在擔憂着自己的這車炭還能賣多少錢。

不久一會兒,兩位騎着高頭大馬的太監風馳而來,手裏拿着皇帝的文書和手令,自稱是皇宮裏的採辦太監和管事,奉皇帝之命來買炭火,說着便要拉着這車炭往皇宮的方向那邊去。這一車的炭整整一千多斤啊,賣炭翁捨不得,這可是自己養家餬口的寶貝。

太監們硬要把這車炭拉着走,賣炭翁又急又氣,可這也無可奈何啊,賣炭翁又能拿他們怎麼辦呢?只見太監們拿來半匹紅紗和一丈綾,隨手往牛頭上一掛,"夠了夠了,這些便是買你這車炭的錢了。"

在狼出虎沒、荒無人煙的深山中,賣炭翁披星戴月伐出的這千斤炭火,每一斤都是他的心血,凝聚着對生活的殷殷盼望。沒了這車炭,賣炭翁就要挨餓受凍,或許將挺不過這個寒冷的冬季。身上衣裳口中食,他將將指望着這車炭火賣個好價錢。

天氣寒冷,老翁身上只穿了單衣,卻巴望着天氣再冷一點,天氣回暖的時候,老翁的炭火便不值錢了。宮使蠻橫無理,將賣炭翁的期望狠狠打碎。白居易寥寥幾筆,賣炭翁成了底層小人物的最佳代言人。可就算受了這委屈,一個低下卑微的老百姓,又能找誰去訴說呢?

古代賣炭翁比賣炭翁更有價值 最後爲何沒有流傳下來 第3張

賣柴翁的故事

賣炭翁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賣柴翁的故事卻鮮爲人知了。比"賣炭翁"更有價值的"賣柴翁",皇帝卻不允許這個故事廣爲流傳。這個故事是由韓愈記載的,主人公是一個賣柴的老翁。

就在賣柴翁故事發生的多年以前,仍是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宮市上。晨曦初照,天氣頗爲晴朗,賣柴翁起了個大早,趕着毛驢,拉了一大車柴去趕集了。"今天天氣這麼好,柴火要是賣完了我也能早點回家。"剛把車停在路邊,不一會兒就過來幾個朝廷裏的採辦人員。

這些人圍着柴火看了幾回,對賣柴翁說:"我們看你這車柴都挺不錯的,我們全都要了。"賣柴翁喜出望外,心裏還盤算着,"今天運氣真是太好了!這剛出來就有生意,還是朝廷裏的大生意,等會兒回家的時候我得打壺酒,回去好好慶祝一下。"

賣柴翁的美夢還沒做完,只見朝廷的採辦從懷裏掏出幾尺絹來,隨手扔給了老翁,"就這麼辦吧,拿了這絹你就走,這柴我們都要了。"賣柴翁驚慌失措,"我這車柴的價錢可遠遠不止你這幾尺絹呢!"事情若只如此,那就是另一個"賣炭翁"的故事了。

古代賣炭翁比賣炭翁更有價值 最後爲何沒有流傳下來 第4張

朝廷採辦繞着驢車走了幾圈,"這柴太多了,我們幾個人一時也搬不完。這樣吧,你這驢車得借給我們用一下,等我們用完了再還給你。"賣柴翁一聽要他的驢車,便迅速警惕了起來,估摸着自己這驢車最後也會被他們給誆了去。

賣柴翁越想越怕,便把剛得的幾尺絹還給朝廷採辦,"各位大人,這柴我不賣了,你們另尋他處去吧。"朝廷的人一聽,頓時火氣就上來了,這買賣都成交了哪裏還有反悔的道理?說什麼都不管用,便拉着驢車要走。

賣柴翁氣急不過,把心一橫,"這驢車是我全部的身家性命,沒了這驢車我也活不下去了,乾脆和你們拼了。"說着便和這幾個朝廷命官打了起來。這事直接驚動了皇上。

唐德宗愛民如子,瞭解事情的始末以後,便把這位賣柴翁請到宮裏,賞了他十匹上等的絹,表彰他不畏強權,並把他的驢車也一併歸還了回去。

古代賣炭翁比賣炭翁更有價值 最後爲何沒有流傳下來 第5張

百姓之苦

曾有官員上書皇帝,朝廷的採辦太過腐敗,有損皇家形象,望皇帝撤銷掉這個職務。皇帝思慮再三,還是駁回了大臣的請求。直到唐德宗去世,唐順宗即位的年代,貪污腐敗的朝廷採辦才被宣佈取消。

好景不長,唐憲宗即位後不久,又重新啓動了朝廷採辦的職位。"賣柴翁"的故事之後便接着有了"賣炭翁"的故事。

比"賣炭翁"更有價值的"賣柴翁",唐德宗爲什麼不允許這個故事廣爲流傳呢? 德宗皇帝,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德才兼備的明君。

這視民如子、秉公執法的賢明君主,好事傳千里,博得了百姓的擁戴和熱愛。世人只關心皇帝愛不愛百姓,卻無人瞭解皇帝背後是否真正爲百姓謀了什麼福利。江山社稷,終是皇帝的天下。

古代賣炭翁比賣炭翁更有價值 最後爲何沒有流傳下來 第6張

韓愈只知"文起八代之衰",而白居易"聽其相顧言,聞者爲悲傷"憂國愛民的赤子之心,更爲世人傳頌讚揚。

以家爲家,以國爲國,以天下爲天下。白居易筆下孤苦無依的"賣炭翁",便這樣廣爲人知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