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對面劉備打動夷陵之戰 諸葛亮爲什麼沒有進行組織

對面劉備打動夷陵之戰 諸葛亮爲什麼沒有進行組織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夷陵之戰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慘敗,導致正處於上升勢頭的蜀國戛然而止,諸葛亮的隆中路線也不再有機會實現。劉備稱帝3個月後起全國之兵伐吳,後世大多以爲劉備伐吳是意氣用事,當時趙雲就堅決反對。然而爲何面對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爲何諸葛亮沒有進行勸阻?

對面劉備打動夷陵之戰 諸葛亮爲什麼沒有進行組織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劉備對於伐吳的態度如何,是支持還是反對?夷陵之戰蜀軍慘敗之後,諸葛亮有這樣一句感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法正還在,就能勸阻劉備東征;即使不能阻止,也不會敗得這麼慘”。很明顯,諸葛亮對於劉備伐吳是反對的,之所以沒有進行勸阻,諸葛亮有三個難言之隱和一個僥倖心理。

對面劉備打動夷陵之戰 諸葛亮爲什麼沒有進行組織 第2張

一、諸葛瑾的緣故

我們都知道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大哥,早年因緣際會之下來到東吳,受到孫權的器重。所以諸葛瑾和諸葛亮兄弟兩個其實分屬不同陣營,而且諸葛瑾跟從呂蒙偷襲關羽,因功封宣城侯,呂蒙死後,以綏南將軍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守公安。從這個角度來說,關羽的死和諸葛瑾脫不開干係,而劉備是以爲關羽報仇的名義伐吳。

另一方面,面對劉備大舉來襲,孫權選擇求和,孫權授意諸葛瑾給劉備寫信。諸葛瑾本來就是代表孫權求和,如果諸葛亮在勸阻劉備伐吳,那就成了兄弟兩個聯合反對劉備發動戰爭。所以諸葛亮雖然心底裏不同意伐吳,但是無法開口勸阻劉備,這是諸葛亮的第一個難言之隱。

對面劉備打動夷陵之戰 諸葛亮爲什麼沒有進行組織 第3張

二、隆中路線沒有荊州不能成行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的《隆中對》規劃的路線是這樣的: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劉備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老百姓自然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現在荊州被孫權奪去,隆中路線自然不能實現了。所以不論從蜀國的角度,還是從諸葛亮的規劃來說,奪回荊州都是必須要做的。

對面劉備打動夷陵之戰 諸葛亮爲什麼沒有進行組織 第4張

三、諸葛亮和劉備的微妙關係

其實曾經有歷史學家就提出過,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當然在赤壁之戰前後,是兩人的蜜月期,就像劉備對關羽、張飛所說的“如魚得水”。但是後來,二人之間好像不再那麼親密無間,尤其在入川之後,劉備有了法正的輔佐,在我感覺劉備其實是更加喜歡法正的。法正死的時候,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隨後追諡他爲翼侯,是劉備時期唯一有諡號的大臣。

對面劉備打動夷陵之戰 諸葛亮爲什麼沒有進行組織 第5張

“諸葛亮爲肱骨,法正爲謀主”說的就是這種情形。奪取益州之後,法正在外掌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權(蜀郡下轄成都縣),在內爲劉備出謀劃策, 這一時期劉備集團的軍事行動都是以法正爲主要參謀,諸葛亮主要負責後勤、內政。所以在伐吳這件事情上,如果法正不死,法正的話語權比諸葛亮要多,所以在夷陵之戰後諸葛亮纔會有那句感嘆。

對面劉備打動夷陵之戰 諸葛亮爲什麼沒有進行組織 第6張

四、諸葛亮認爲劉備有可能取勝

站在整個集團利益考量,諸葛亮肯定是希望劉備能夠重新奪回荊州的,所以諸葛亮存有“僥倖心理”,認爲劉備有可能取勝:一是吳國背盟在先,蜀國佔有大義;二是蜀國處於長江上流,居高臨下有優勢;三是劉備剛剛稱帝,士氣正盛。誰也不能確定劉備此戰必敗,即使是諸葛亮也認爲劉備有可能取勝,所以這也是諸葛亮沒有勸阻的另一個原因。

對面劉備打動夷陵之戰 諸葛亮爲什麼沒有進行組織 第7張

後世有很多人指責諸葛亮不勸阻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甚至指責諸葛亮在關羽失荊州時就存在錯誤。諸葛亮再有智慧,他也是個凡人,不是神,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他也有難言之隱。而且劉備纔是主,諸葛亮只是臣,劉備纔是決策者,對於諸葛亮我認爲實在不能過多苛責。

參考:《三國志》、呂思勉《三國史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