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這種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

古代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這種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女性醫療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古時候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有很深的涵義。這句話不僅是說男女在身體和空間上都有所隔離,我國古代男女有別、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同時也在說古代女性由於生理因素,住宿條件陰暗,極易染病,加上遭受種種社會束縛,難以獲得醫療救助,呈現出"紅顏薄命"現象,所以纔會出現"不醫一婦人"的說法,醫療有限,水平也有限。

古代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這種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

坐堂行醫

一、古代女性的分娩生育醫護

自古以來,中國的婦科醫療文化永遠與女性的生育功能聯繫在一起。而在中國古代封建思想與性別隔離的社會環境下,女性的分娩生育其實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古代醫學不發達,更沒有今天的醫院一說。絕大部分家庭的的產婦,分娩都是在自己家裏進行。

女性的分娩與接生離不開穩婆、產婆與女性醫療從業者。李貞德、樑其姿主編的《婦女與社會》中論述了關於前近代中國的女性醫療從業者的產生與演變,主要包括"三姑六婆"的演變,女醫角色的改變以及對女醫的控制,以及她們出現的原因,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世人對其形象的評價。

中國傳統社會裏的女性分娩與接生地點多在自己家中,一般都是在親屬、產婆及女醫等有生產經驗的婦人協助下完成。但由於女性醫者的醫術缺陷,以及女性醫者數量之少,極大部分還是由一些有過生產經驗的產婆來負責。中國古代的產婆早在周朝就已經出現,那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專門幫助產婦分娩生育的人,後來我們在各種書籍以及影視資料上都可以找到,說明產婆這個角色對於古代女性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這種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古代產婦分娩生育,一般都是在用稻草、麥秸等一類革秸做成的草墊子上進行,並且是坐在上面分娩。東漢許慎對《淮南子·本經》"刳諫者,剔孕婦"的註釋中即言:"孕婦,妊身就草之婦也。"說明那時候,民間婦女生育就是坐在草上進行。採用坐姿,可以使產婦分娩順利,接生婆可以着手接生。坐草上是代替布、紙等一類物質,因爲古代的紙張,布等資源有限,只有大戶人家才用得起,另外草墊子還可以防止羊水、污血等污染產房。

二、 古代女性的醫療困難

女性在生理上的特殊性,決定了女性存在經、帶、胎、產四大問題。這些問題與自身的其他疾病結合,會把本來的疾病複雜化。而且古代醫療水平的不發達,對於女性醫療知識更是欠缺,導致古代女性的婦科病,不能根治,且容易反覆。因此,女性的婦科病在古代是極爲難治的一類疾病。

古代封建儒家文化下的女性以男性爲軸心生活,從思想觀念到具體實踐,都處於依附地位。古代女性的地位是依靠丈夫和兒子的社會地位和價值來衡量,她們的家庭地位在大多數家庭都是極度不平等的。相夫教子,幹農活,做家務,彷彿這些纔是古代女性的價值所在。

古代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這種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3張

所以當她們需要醫療時,實際上是得不到幫助的。一是由於不敢聲張,二是因爲女醫缺乏,即使請了醫生,也沒有足夠的醫術知識,而且由於懸絲診脈等這種要求極爲嚴格的規定,讓女性的醫療困難大大增加,造成"紅顏薄命"的狀況。

三、 造成古代女性醫療困狀的原因

1、女性醫者人員稀少

古代中國受儒家倫理的影響,強調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的性別隔離制度,女患者的醫療遭受了特別大的障礙。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女性患病都是不請醫生的,而且她們的分娩生育任務也主要是產婆、女巫醫等來從事。而這類的"醫婆",實際上是"不識文字,不辨方脈,不能名藥物,不習於炮煉烹煮之用"的,她們並沒有專門醫療的知識,她們憑藉的,都是"經驗"罷了。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因爲封建禮教思想的限制與影響,男女有別,從事醫療這一領域的女性相較男性醫者來說非常少。

男醫生給女子看病有很多不便,有些疾病女患者一般難以向男醫生啓齒,所以還得有女醫生。對女醫生則可以傾訴隱私。歷史上的中國女醫可謂廖若星辰,屈指可數。施永連在《我國古代女醫趣談》一文中介紹了我國古代歷史上幾位著名的女醫者,有西漢時期的義妁、晉代"鮑仙姑"、明代談允賢、宋代的張小娘子。她們有的出生在醫學世家,有的經人傳授醫學,有的是從夫行醫。可以看出,古代女性醫者主要是受到家庭環境和偶然性因素的影響。

古代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這種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4張

由於社會環境和性別的影響,大多數的女性學醫只能選擇接受家庭教育,有很少的機會通過從師或進學的方式學習醫學知識。另外女性即使接受過醫療教育,具有專業知識的女醫也無法做到和男醫生一樣隨處應診,其行醫的醫療對象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只能將女性或兒童是她們的主要治療對象。這樣更加促使了古代女子學醫人員的減少。

2、 對男醫生的特殊規定

由於古代女性醫者人員稀少,所以必要時刻,或者說大部分時候還是會請男醫生來看病。但是男性就診醫生必須帶着手套,而且女性患者也必須戴着面紗,或是隔着簾子只露手腕。她們會要求男性醫生保持距離,必要時刻也只是簡單的讓醫生看看而已。號脈的時候她們躺在閨房裏,整個身體都在布的後面,只露出一隻手來,而且手上也會搭一條紗布,禁止男醫生肢體觸碰。這就說明,古代男醫生爲女子看病,是有多麼的困難。

由於對男性醫生的諸多要求,使得古代男醫生們在診斷時做出相應的調整手段。懸絲診脈就是其中的一種的調整醫術。所謂懸絲診脈之法,又稱引線診脈。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用這個方法,可以巧妙避開這些問題。他們把絲線的一頭搭在女性患者的手腕上,另一頭則由醫生掌握,他們憑藉着從懸絲傳來的手感來感受脈象,實行間接把脈,診斷疾病。

古代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這種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5張

懸絲診脈

《西遊記》六十八回《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爲三折肱》就有懸絲之法,紫金國王因相思成病,招募名醫,孫悟空應聘出診。這種方法雖然巧妙,但是對於男性醫者的醫術要求非常之高,一般醫生很少具備如此高超的醫術,所以女性患者的醫治率又大大降低。

3、古代醫療的低水平與專業知識的缺乏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鬚鐲 勇晴雯病補雀金裘》中講敘晴雯感染風寒,先後得到王太醫等人診斷,但是結果很是失望,不僅僅下藥藥量不對,惹得晴雯痛罵"只會騙人的錢,一劑好藥也不給人吃",最後又"着氣",竟一病不起。賈府是國公府,看病請的醫生肯定差不了。因此,我們可以從這裏看出,古代醫療不僅水平不發達,還時常會伴有誤診的現象。

我國古代研究醫學很早,女性疾病已很早起步,但在古代封建社會的影響下,發展尚不成體系,醫著很少,直到宋代才略有起色。

宋朝醫學家陳自明的《婦人大全良方》著作中總結歸納了婦女一生中不同時期的各類疾病,並博引南宋前四十多部醫著中有關婦人之病症方藥,列舉三十餘位醫家於女科證治的驗案,結合其家傳祕方及多年臨證經驗,按婦女生理、病理特點,分門列病,按證樓析,先論後方,是我國古代一部影響較大、內容豐富的綜合性婦女產科著作。

古代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這種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6張

除此之外,也許還有關於女性疾病專業知識的記述,但數量還是少的,再加上封建禮教的思想禁錮,研究學習女性疾病專業知識的人就更少了,因而,古代女性疾病的知識研究發展也就十分緩慢。

4、封建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平對待

《周禮》是對貴族行爲方式的規範約束,並不具有貶低女性地位的意思,但是根據時代的演變,才導致了男女差距的形成。古代家庭成功的標誌是男人"封妻廕子,光耀門楣",等到隋唐以後科舉考取,大量寒門學子登堂入室,發達做官,改變命運。古代的家庭中,有男人做了大官,便會使整個家族興盛,女子也會隨之地位提升。

《紅樓夢》裏一個賈政做官,支撐起一個龐大的"賈府"就是典型案例。但是古代很少有聽說女子做官,去光耀家族的,古代女子該做的無非就是相夫教子罷了。"三從四德"、"納妾休妻"等等古代社會廣爲詬病的社會現實,使得古代女性只能"保守",從而導致了古代出現女性有病不敢說,看病不好意思說的情況。

古代醫生常說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 這種說法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7張

賈政

四、總結

"寧醫十男子,不醫一婦人",古代女性醫療水平是相當低的。普通的生病當然是很好治癒,國家政府也會有相應政策,但是涉及到女性專門疾病的醫療,政府就沒有保障了。在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女醫也相對較少。古代女性接受文化教育機會少,對於專業女性醫療知識更是少之又少。其次是受社會倫理影響,當時的女子"足不出戶",社會上"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親"等原因,使得女性患者有病不敢說,看病不好意思說,因而纔有了"紅顏薄命"這一說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