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此次戰役把日本打服了三百年,也爲王朝衰弱埋下隱患

此次戰役把日本打服了三百年,也爲王朝衰弱埋下隱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明朝時期,日本正處於戰國時期,四分五裂內亂不止,1590年豐臣秀吉通過武力征戰,結束了日本近百年的內亂,將日本統一,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一方面爲了安撫國內武裝勢力和地主階級的貪慾,一方面自信心的膨脹,慾望使然的豐臣秀吉將目光投向了東亞大陸,爲了開疆拓土,攫取更大的領土.他妄圖通過朝鮮進攻明朝,遭到朝鮮王朝的拒絕,從而引發了我國稱之爲的”朝鮮之役”。

此次戰役把日本打服了三百年,也爲王朝衰弱埋下隱患

豐臣秀吉劇照

彼時的朝鮮處於李氏王朝,國內軍備鬆弛,官員內鬥,腐敗不堪,黨派之爭不斷,民不聊生。

當時的大明王朝,正是經過張居正經過一系列的經濟政治的改革,經濟實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國力尚算充實,呈現一片中興的景象。但是也要面對北方的蒙古和女真族的騷擾。

此次戰役把日本打服了三百年,也爲王朝衰弱埋下隱患 第2張

明神宗

朝鮮之役分爲兩個階段,前後經歷了七年時間,雙方前後投入兵力幾十萬。1592年日本發動軍隊20萬侵入朝鮮,由於朝鮮長達百年未曾用兵,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防禦,日本軍隊勢如破竹,一個月的時間就攻陷了朝鮮的京城,朝鮮國王李昖外逃。朝鮮在此期間不斷嚮明王朝求援,神宗皇帝餘大臣們商討的結果是“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不久就派李如鬆率領遼東鐵騎和戚家軍等四萬餘人,馳援朝鮮。由於前期情報失誤,對日本的兵力情況和部署情況並不熟悉,再加上和朝鮮關於軍隊指揮權方面的爭議,致使前期戰鬥比較被動。直到明軍第二批增援部隊到達朝鮮,明軍總人數達到了七萬人,發動了平壤之戰,日軍潰敗,明軍取得了平壤大捷。在其後的大小戰役中雙方互有勝負,尤其是朝鮮的李舜臣在海上獲得了大勝,奪取了制海權,從而切斷了日本的海上補給線,日本不得不回到談判桌上,雙方協議休戰。

此次戰役把日本打服了三百年,也爲王朝衰弱埋下隱患 第3張

朝鮮之役

1593至1595年雙方一直處於議和狀態。但是好景不長,1596年4月賊心不死的豐臣秀吉再次出兵侵佔朝鮮,而腐敗不堪的朝鮮中了日本的離間計,將李舜臣打入大牢,剝奪了他的戰功,日軍獲得了海上的補給線,調動將近十五萬的大軍進入朝鮮。在朝鮮的請求下,明軍再次給了日軍迎頭痛擊,取得了稷山大捷。朝鮮重新啓用李舜臣,在鳴樑海戰中大敗日本海軍。雙方交戰正酣,而此時日本傳來豐臣秀吉去世的消息,日軍受到很大影響,士氣低落,厭戰情緒蔓延,最終撤離了朝鮮。至此長達7年的朝鮮之役結束。

此次戰役把日本打服了三百年,也爲王朝衰弱埋下隱患 第4張

鳴樑海戰劇照

這場戰爭對交戰的三方都有深遠的影響,日本由於豐臣秀吉的窮兵黷武,在其死後,日本進入了德川家康的時代;而此次戰役是大明王朝對外戰爭最輝煌的一次,也因此走上了盛極而衰;朝鮮更是有亡國之憂,其實力大傷。從此之後東亞的政治局面得以維繫,日本在三百年間未再動兵,迎來了和平時期。但是也有史學家說朝鮮之役將明王朝的國庫損耗殆盡,精銳的遼東鐵騎也損失慘重,直接加速了明王朝的覆滅。對這些觀點不知道您有什麼觀點?可在下方評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