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都鐸王朝是如何滅亡的?揭祕都鐸王朝的滅亡原因

都鐸王朝是如何滅亡的?揭祕都鐸王朝的滅亡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歐洲大陸的衆多國家中,英法之間因百年戰爭(1337-1453年)剛剛以英國的失敗而告終,兩者的世仇狀態還沒有結束;德國國內政治上四分五裂,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日趨下降;只有西班牙在收復失地的過程中,建立了強大的王權,1492年西班牙收復阿拉伯人控制的格蘭納達,西班牙的統一進程最終完成,成爲大陸上的一大強國。亨利七世的目光首先轉向西班牙。早在1489年,亨利七世就計劃亞瑟與西班牙國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白拉的女兒阿拉岡的凱瑟琳訂婚。1501年完婚,但1502年3月16歲的亞瑟死於肺結核。爲保住與西班牙的聯盟,亨利王子在接替了太子位的同時,按照亨利七世的旨意,也接了與西班牙的凱瑟琳的這門親事。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亨利王子登基,是爲亨利八世。登基6個月後,亨利八世與凱瑟琳在格林威治結婚。

都鐸王朝是如何滅亡的?揭祕都鐸王朝的滅亡原因

作爲一場政治聯姻,國內政局的發展和國際局勢的變化都對它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首先,這場婚姻到1527年,凱瑟琳雖然先後生了5個孩子,但只有瑪麗公主(生於1516年)活了下來,此時凱瑟琳已年逾40,不可能再生育了。爲了確保都鐸王朝的王位,亨利需要男性繼承人。這場婚姻的危機產生了。其次,亨利的婚姻是奠定在英國與西班牙政治聯盟的基礎上的,這一政治聯盟失去了意義,這場婚姻便沒了約束力。這場婚姻之初確實給英國帶來了榮耀和富強。1513年,亨利八世以保護教皇爲名,聯合西班牙對法國開戰,“踢馬刺之戰”使法國人在須臾之間倉遑敗北。法國的盟友蘇格蘭的軍隊也在英國北部的夫羅登被打敗。這大大激發了亨利八世左右歐洲政局的野心。1518年,亨利八世主持了調解歐洲各大國之間關係的倫敦會議,簽訂了標榜維護和平的《倫敦條約》;1521年,亨利八世主持調解法國與西班牙戰爭的加來會議。之後,亨利八世又曾兩次推薦其國務大臣沃爾西爲羅馬教皇,雖以失敗而告終,但足見其野心之大了。無奈時勢變化太快。1519年西班牙的國王查理一世當選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號稱查理五世,成爲大半個西歐的主人,可英國的對外政策仍試圖聯合西班牙征服法國。從1522年起,亨利連年派兵入侵法國並向查理五世提供軍費開支以求支援。事與願違,亨利八世一無所獲,反讓查理五世掌握了處理歐洲事務的主動權。查理五世在意大利戰爭中大敗法軍,把教皇也控制在了手中,英國完全被擱置於一邊。在這一國際背景下,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婚姻危機更進一步加劇了,最終導致1527年“離婚案”的正式提出,並引發了英國的宗教改革運動。

亨利在與凱瑟琳的離異過程中,便已四處搜尋如意的新皇后了。曾經在法國宮廷學習過的安妮·博琳最先中選。這場婚姻的結果便是伊麗莎白的誕生。這對一心想要一個男性繼承人的亨利八世來說,可謂一個沉重的打擊。不久便離開了安妮。很快,亨利在約翰·西摩爵士家中,與爵士頗有姿色的女兒簡.西摩相遇,一見鍾情。1537年10月12日,簡在漢普頓宮生下一男孩後幾天便去世了。她所生男孩就是後來登上王位的愛德華六世。

亨利八世的第四次婚姻又是一次政治聯姻。爲了尋求德國新教諸侯的支持以對付法國國王弗蘭西斯一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聯合入侵,亨利與德國克利夫斯公爵的妹妹安妮訂婚。結果,因爲安妮不能講英語,既無所長,又其醜無比,很快便離掉了。後來亨利又有過兩次婚姻。

亨利八世的6次婚姻所生子女愛德華、瑪麗、伊麗莎白,在其去世時被依次指定爲王位繼承人。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年方9歲的愛德華繼位,是爲愛德華六世。愛德華體弱多病,1553年便去世了。王位被具有堅定的天主教信仰的瑪麗繼取。

都鐸王朝是如何滅亡的?揭祕都鐸王朝的滅亡原因 第2張

1527年之後,亨利八世另尋新歡,瑪麗同凱瑟琳一起失去了寵幸。凱瑟琳的離婚和英格蘭與羅馬的決裂,更給她帶來了悲劇和災難。議會宣佈她爲私生女,迫使她放棄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在敵視和異樣的目光中長大的瑪麗,固執且意志堅強,認爲妥協就是示弱。所以,瑪麗一直緬懷自己的母親,不可避免地在所謂“國王的頭等大事”中站在她的母親一邊。1553年,瑪麗登上王位。出於個人私怨,她全力擁戴羅馬教會和其母后所屬的西班牙王室。不僅廢除了愛德華六世的改革法案,使英國重歸羅馬教會,而且不顧多方反對堅持與英國在對外經濟與政治競爭中最主要的對手西班牙的王太子腓力二世結婚。

瑪麗即位後,其擇偶問題成爲英國社會關注的熱點。議會下院主張她同約克王族的後裔德文伯爵愛德華·考特尼結婚。瑪麗堅決予以回絕。她一向同西班牙大使過從甚密,私下徵求大使的意見時,大使西蒙·雷納提出了8位候選人,瑪麗很快便選中了此時正好鰥居的西班牙王太子腓力二世。腓力二世也與瑪麗一樣有着正統的天主教信仰。1553年11月雙方便籤訂了婚約。消息一傳出,全國爲之震驚,托馬斯·懷亞特爵士策劃以武力阻止這門婚事,愛德華·考特尼在西部組織了反對瑪麗的陰謀集團,議會下院也派代表謁見瑪麗,求她不要違背民意,瑪麗皆不爲所動,仍一意孤行。1554年初,瑪麗鎮壓了各地的叛亂,夏天便迎接西班牙的腓力二世來英國完婚。腓力被稱爲國王,在瑪麗王后在世期間二人共同執政。

這場婚姻,帶來了兩大不良後果,首先是使英國捲入了得不償失的對外戰爭。瑪麗同腓力結婚是爲了保證英國信奉天主教,而腓力則是爲了確保英格蘭支持他在歐洲大陸的霸權。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腓力成了西班牙國王。接着他便把瑪麗拖進了與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戰爭。結果英國丟失了在大陸上僅存的加來一地。這成了英國的國恥,瑪麗女王遭到一片責罵。因爲加來除了作爲羊毛貿易中心而具有商業價值之外,還是黑太子和亨利四世進行的光榮的法國戰役的象徵。至此她明白了,與腓力結婚不僅沒有擡高英國的地位,反而把英國的威信降到最低點。

其次,在婚後不久,瑪麗便有被遺棄的感覺。因爲在腓力看來,除了西班牙外,他還掌握着尼德蘭、米蘭和那不勒斯及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英格蘭算得了什麼,僅是其外交政策中的一個小籌碼而已。不料,英國議會竟拒絕爲他加冕稱“英格蘭國王”。腓力對毫無結果的政治計劃是不太關心的,也有些失望,之後不久便經尼德蘭返回西班牙。從此瑪麗再也沒見過他一面。對此瑪麗有其自身的理解,認爲不美滿的婚姻是由於神的報復,是對異教徒仍在英國活動的一種懲罰。由此展開了迫害新教徒的運動。格洛斯特主教、克萊默大主教、裏德利主教和拉蒂摩爾主教相繼被活活燒死在火刑柱上。很多不願放棄新教信仰的教士和平民紛紛逃亡日內瓦或蘇黎世。復辟天主教的氣焰囂張一時。

伊麗莎白是亨利八世與安妮·博琳所生。愛德華在位時,她面臨可怕的懷疑;瑪麗在位時,她曾被關進倫敦塔。25歲登基時,國內有着尖銳的宗教矛盾,國外有着紛繁複雜的爭奪歐洲霸權的鬥爭,其婚姻問題始終受着這些政治因素的左右。

都鐸王朝是如何滅亡的?揭祕都鐸王朝的滅亡原因 第3張

亨利八世去世,愛德華體弱多病,信奉新教的人們由於懼怕天主教的復辟,都把目光投向了伊麗莎白,愛德華六世的舅父,海軍大臣托馬斯·西摩娶了亨利八世的寡妻凱塞琳·帕爾後,便向與凱瑟琳·帕爾同住的伊麗莎白求愛,以圖有朝一日由此登上王位。只是他反對其兄攝政王愛德華·西摩的陰謀敗露被殺後,此事纔算結束。

瑪麗女王時期,人們曾懷疑伊麗莎白與懷亞特有牽連,但由於沒有足夠的證據而沒有被定罪。瑪麗女王還是將其放逐到哈特菲爾德。由於瑪麗女王的身體日顯不支,最有希望繼承王位的伊麗莎白的婚姻問題成爲焦點。向她求婚者紛至沓來,其中有哈布斯堡王子薩伏伊公爵,瑞典的王子。伊麗莎白皆以“沒有結婚的打算”而予以回絕。這是明智的,她在婚姻上的任何一項選擇都有可能招致瑪麗的不滿,都會有殺身之禍。

1558年11月,伊麗莎白登基,其婚姻問題更加棘手,“假如她同英國人結婚,她的權威可能會削弱,求婚者之間也會與其互相殘殺。”而“同歐洲的某個國王結婚將會使她捲入這個國家的歐洲政策,也會使她被丈夫的敵人所仇視。”[1](P535)所以,儘管有國內外衆多的求婚者,有議會上下兩院的懇求,伊麗莎白最終沒有爲自己尋找一個終生伴侶。這決不是伊麗莎白本人的意願,而是作爲一個以民族國家利益爲重的國王所應做出的選擇。這既使英國“人民免於承擔聯姻帶來的義務”,同時又“利用未婚這個條件吸引求婚者,分化反對她的歐洲聯盟”[1](P535-536)。

從亨利七世到伊麗莎白一世,英國都鐸王朝的歷代國王的婚姻無不與政治有關,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民族國家的觀念對王室婚姻的影響是越來越深刻了。伊麗莎白女王的婚姻之所以久拖不決,民族國家的利益已漸漸引起國人的關注,國王不能捨民族與國家的利益於不顧而專視其家族利益爲要了,這不能不說是主要原因。在婚姻有可能給民族和國家的利益帶來危害時,伊麗莎白最終選擇了獨身。

終身不嫁的“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駕崩,標誌著都鐸王室絕嗣。而當時在位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的曾祖母,正是亨利八世的長姊馬格麗特·都鐸公主。因此詹姆斯根據和伊麗莎白生前的祕密約定,入繼英格蘭王位。英蘇兩國組成共主邦聯,結束兩國持續近六百年的戰爭,英倫三島進入斯圖亞特王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