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著名哲學家大衛·休謨的人物思想及理論實踐

著名哲學家大衛·休謨的人物思想及理論實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衛·休謨(David Hume,公元1711年4月26日-公元1776年8月25日),蘇格蘭不可知論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被視爲是蘇格蘭啓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雖然現代學者對於休謨的著作研究僅聚焦於其哲學思想上,但是他最先是以歷史學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在當時成爲英格蘭歷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

歷史學家們一般將休謨的哲學歸類爲徹底的懷疑主義,但一些人主張自然主義也是休謨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謨的學者經常將其分爲那些強調懷疑成分的(例如邏輯實證主義),以及那些強調自然主義成分的人。

休謨的哲學受到經驗主義者約翰·洛克和喬治·貝克萊的深刻影響,也受到一些法國作家的影響,他也吸收了各種英格蘭知識分子如艾薩克·牛頓、法蘭西斯·哈奇森、亞當·斯密等人的理論。

著名哲學家大衛·休謨的人物思想及理論實踐

人物思想

雖然休謨屬於18世紀的哲學家,他的著作中討論到的題材大多與現代哲學界的主要爭論有密切關係,這與其他同時代的哲學家相較是相當罕見的。一些休謨最具影響力的哲學思想可以歸類爲以下幾點:

因果問題

休謨不贊同大多數人都相信的只要一件事物伴隨着另一件事物而來,兩件事物之間必然存在着一種關聯,使得後者伴隨前者出現(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它在那之後而來,故必然是從此而來)的思想觀點。

休謨在《人性論》以及後來的《人類理解研究》中反駁了'因果關係'具有真實性和必然性的理論,他指出雖然我們能觀察到一件事物隨着另一件事物而來,我們並不能觀察到任何兩件事物之間的關聯。而依據他懷疑論的知識論,我們只能夠相信那些依據我們觀察所得到的知識。休謨主張我們對於因果的概念只不過是我們期待一件事物伴隨另一件事物而來的想法罷了。"我們無從得知因果之間的關係,只能得知某些事物總是會連結在一起,而這些事物在過去的經驗裏又是從不曾分開過的。我們並不能看透連結這些事物背後的理性爲何,我們只能觀察到這些事物的本身,並且發現這些事物總是透過一種經常的連結而被我們在想像中歸類。"(Hume, 1740: 93)也因此我們不能說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關連。

休謨在這裏提出了"經常連結"(constant conjunction)這個詞,經常連結代表當我們看到某件事物總是"造成"另一事物時,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一件事物總是與另一件事物"經常連結"。因此,我們並沒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確造成另一件事物,兩件事物在未來也不一定會一直"互相連結"(Popkin & Stroll, 1993: 268)。我們之所以相信因果關係並非因爲因果關係是自然的本質,而是因爲我們所養成的心理習慣和人性所造成的(Popkin & Stroll, 1993: 272)。

休謨提出的這個說法有力駁斥了因果關係理論,在休謨之後的一些哲學家如伯特蘭·羅素還完全拋棄了因果關係的概念,只將其視爲一種迷信。但從這裏也產生了因果的問題--我們對於因果連結的認知是從何而來的?而我們又能認知到怎麼樣的連結?這個問題後來引起德國哲學家康德的論辯。

休謨主張人類(以及其他動物)都有一種信賴因果關係的本能,這種本能則是來自我們神經系統中所養成的習慣,長期下來我們便無法移除這種習慣,但我們並沒有任何論點、也不能以演繹或歸納來證明這種習慣是正確的,就好像我們對於世界以外的地方一無所知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經常連結"的理論一般被認爲是休謨所提出的,可能有其他哲學家早在休謨之前便已提出類似的概念。

中世紀哲學家邁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的著作中便舉出了幾名同樣不相信"因果關係"的伊斯蘭哲學家,他在《迷途指津》(Guide for the Perplexed)一書裏這樣寫道:"簡而言之:我們不應該說'這個'是造成'那個'的原因。"從這些伊斯蘭哲學家的角度來看,造物主所創造出的任何東西都是獨立而不相連的,因此這些事物間並沒有一定的連結。

著名哲學家大衛·休謨的人物思想及理論實踐 第2張

歸納問題

在《人類理解論》一書中,休謨主張所有人類的思考活動都可以分爲兩種:追求"觀念的連結"(Relation of Ideas)與"實際的真相"(Matters of Fact)。前者牽涉到的是抽象的邏輯概念與數學,並且以直覺和邏輯演繹爲主;後者則是以研究現實世界的情況爲主。而爲了避免被任何我們所不知道的實際真相或在我們過去經驗中不曾察覺的事實的影響,我們必須使用歸納思考。

歸納思考的原則在於假設我們過去的行動可以作爲未來行動的可靠指導(這有時又被稱爲自然劃一原則-uniformity of nature),舉例而言,如果依據過去的經驗太陽總是從東邊升起而從西方落下,那麼歸納推理就會告訴我們太陽在未來可能還是會從東邊升起而從西方落下。但我們又要怎麼解釋我們有能力做出這樣的推論呢?休謨主張我們不可能將我們的思考能力解釋爲理性的產物,因爲理性只有可能是從兩種方式得來,而這兩者都不可能作爲我們推理思考的根基:

論證的或直覺的:這樣的思考在基本上是先驗的,我們不能以先驗的知識證明未來就會和過去一致,因爲(在邏輯上)可以思考而出的明顯事實是世界早已不是一致的了。休謨在這裏並沒有清楚分出整體上的自然劃一原則與某個"特定的"劃一原則的差異。一個哲學家或許可以主張(或許就是康德那一派)在事實上我們的確很難想像世界竟不是以"某種"形式一致運作;然而休謨在這裏所提出的關鍵是,即使是自然運作中任何"特定的"劃一原則,也都有可能在未來停止運作。因此我們不能將歸納思考根基在先驗的知識基礎上。

歸納的:我們也不可能訴諸於在過去使用歸納推理的成功經驗來證明歸納推理的可靠性,因爲這將會構成循環論證。

休謨接着總結道我們的思考能力並沒有一個理性的基礎,因爲沒有任何形式的理性可以證實這樣的能力。在這裏要注意的是休謨並不是在主張以下幾點:他並不是主張因爲歸納法不屬於演繹法,所以那並不理性(休謨並不是所謂的"演繹主義者")。

如同休謨在一段名爲"論懷疑主義與理性"的章節中所講到的,他主張的是如果理性沒有任何的依據就能夠構成我們的思想、如果思想是從頭到尾都是由理性所構成的,那麼我們根本不可能會相信任何東西,包括了直覺或演繹得出的任何真相在內。

除此之外,休謨並不是主張歸納法並不可行、也並不是認爲歸納法就無法達成可靠的結論,相反的,休謨主張的是這種歸納思考在事實上並不是由理性所構成的。休謨理論中的另一個重點在於:雖然休謨對於歸納法屬於理性思考的可能性抱持悲觀態度,他仍認爲歸納推理帶有相當值得注意的、也是相當神奇的預見未來的能力。爲了解決我們在瞭解歸納推理上面對的問題,休謨提出"自然"作爲解決問題的答案。自然決定了要我們期待未來的事物中會有比較多與過去類似,而"這種思考方式讓我們得以透過相同的原因推斷出可能的結果,反之亦然。這種思考方式是所有人類生存於世所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我們不能信賴我們的理性所做出的錯誤演繹,這種理性不但思考緩慢,而且打從我們出生下來在一生中都非常容易犯下錯誤"(《人類理解論》,5.2.22)。休謨的這個說法或許是在那個時代(前達爾文時代)對於人類歸納思考能力所做出最接近進化論的理論了,休謨在這裏也突顯了自己與所有無神論思想家的主要差異,完全呈現了他身爲自然主義思想家的一面。

著名哲學家大衛·休謨的人物思想及理論實踐 第3張

自我理論

休謨指出我們通常會假設現在的我們就和五年前的我們沒有兩樣,雖然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有了改變,呈現在五年前的我們和現在的我們都是同一個人。我們也會思考時光究竟可以在不改變一個人自身的情況下,改變一個人內在到什麼程度。不過休謨否認那神祕的自我與一個人所帶有的各式各樣人格之間是有所區分的。當我們開始自省時我們會發現:"除非依靠一種特定的感覺,我們從來不可能有任何的意識;人只不過是由許多不同的感覺累積而成的一個集合或一個包裹,這些感覺永遠處在一種快到無法想像的流動速度中互相交替汰換。"

很明顯的是在我們思考的過程中我們的各種思想永遠都在改變,我們的想像力可以輕易的從一個想法轉換到另一個類似的想法,而想法本身的特質便足以形成一個連結和聯想。同樣的,我們的感覺也必然會不斷的改變,改變了的感覺也會類似於之前的感覺。想像力必然是經過長時間的習慣所培養下來的思考方式,隨着空間和時間的改變而不斷想出更新的想法[15]。

值得注意的是,從休謨的角度來看,這些感覺並不屬於任何事物。相反的,休謨將人的靈魂比喻爲一個共和國,這個共和國並非依靠着什麼恆久的核心思想,而是靠着各種不同的、不斷改變、而卻又互相連結的思想才保持了其本體。也因此個人的本體是隻不過由一個人的各種個人經驗所構成的鬆散連結。

簡而言之,對休謨而言"本體"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各種感覺之間的因果關係、串連,以及彼此之間的類似。

著名哲學家大衛·休謨的人物思想及理論實踐 第4張

實踐理性

大多數人都會認爲一些行爲比其他一些行爲要來的"合理"。舉例而言,吞食鋁箔片在大多數人來看是一種很奇怪的舉動。然而休謨否認那種理性在驅動或排斥特定行爲上扮演了任何重要的角色,畢竟理性只是一種對於概念和經驗的計算罷了。

在休謨來看,真正重要的是在於我們如何感覺這些行爲。休謨的這個理論在現代被視爲是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的基本原則,主張一個行爲的合理與否應該是取決於這個行爲能否達成其預定的目標和慾望,無論這些目標慾望爲何。理性只是扮演着一種媒介和工具的身份,用於告訴我們怎麼樣的行爲才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和慾望,但理性本身永遠不能反過來指揮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目標和慾望。

也因此,如果一個人想要吞食鋁箔片,理性可以告訴那個人他應該去哪裏尋找鋁箔片,"吃鋁箔片"或是"想要吃鋁箔片"本身並沒有任何不理性的地方(當然,除非一個人有強烈的健康慾望或是感覺能力,理性纔會告訴他不應該這樣做)。不過在今天,許多人認爲休謨在這裏其實已經到達虛無主義的境界,並且指出了一個人其實可以故意的阻撓他自己的目標與慾望而不會違反理性原則("我想要吃鋁箔片,讓我把我的嘴巴捆起來")。這樣的行爲必然會顯得相當不正常,但是既然理性並沒有扮演任何角色、也不能用以評量行爲,這樣的行爲也就不會違反理性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