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揭祕:古羅馬人餐桌上的食物有多麼豐富?

揭祕:古羅馬人餐桌上的食物有多麼豐富?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古羅馬人餐桌上的食物有多麼豐富?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古羅馬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物產的種類。羅馬本地缺乏很多食物原料。例如,今天羅馬人菜單上的基本配料西紅柿和土豆,是直到美洲被發現後才傳到歐洲的。還有茄子、辣椒、玉米和火雞等也並非羅馬所產。然而即使這樣,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幾乎每天古羅馬人的餐桌上都會有豐盛的菜餚。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們的食物有哪些?

揭祕:古羅馬人餐桌上的食物有多麼豐富?

一、肉類

魚類是羅馬人餐桌上必備的食物。衆所周知,地中海盛產各種各樣的魚,有鰹魚、沙丁魚、鳳尾魚、鯖魚、烏頰魚、鯛魚、電鰻、鰨、金槍魚等。這些都在古羅馬的市場上到處可見。

對羅馬人來說,牛肉並非像今天那樣用於食用。在古羅馬,牛主要用於耕作土地。然而,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肉類。豬肉、小羊羔、山羊、雞、鵝、鴨、鴿子等禽類,還有野兔、公豬、鵪鶉、野雞、鹿、獐、畫眉等。這些都在當時供不應求。蛙和蛇也是古羅馬人特別喜好的食物。此外,鵝肝作爲一種美味也深受羅馬人的歡迎。鹹豬肉、香腸和火腿幾乎每天都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二、蔬菜

羅馬人對蔬菜的需求量非常大。因爲蔬菜一般被作爲人們的開胃菜。例如蘆筍、甜菜、捲心菜、胡蘿蔔、菜薊、洋蔥、韭菜、南瓜和黃瓜。還有一類,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烹飪的綠葉菜備受歡迎,例如生菜、豆瓣菜、苣頭菜、錦葵等;而蠶豆、羽扇豆、扁豆、豌豆則是烹飪鮮美的湯的重要輔料。此外,蘑菇等塊菌類食物也像今天一樣備受歡迎。但是,由於這類食物並非古羅馬所盛產,因此顯得異常珍貴,有人寧願送人金銀,也不願意送人蘑菇。

三、奶酪

奶酪在古羅馬倒是一種較多見的食品。奶酪主要是由山羊或綿羊的奶製成。在羅馬共和時期,這是羅馬人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直至帝國時期,也一直頗受鄉村地區和平民們歡迎的營養品。在那時,奶酪通常還被作爲送禮佳品。人們還可以將奶酪、水和磨成細粉的小麥混合製成香甜的蛋糕。

揭祕:古羅馬人餐桌上的食物有多麼豐富? 第2張

四、水果和乾果

各種各樣的水果則在晚餐之後被端上餐桌。羅馬人通常都喜歡蘋果、梨、石榴、柑橘、李子、藍莓和桑葚。從公元前1世紀,櫻桃也從黑海地區傳入羅馬;到了公元1世紀,桃和杏也相繼傳入。當然,最受羅馬人瘋狂喜愛的是生長在地中海地區的無花果和葡萄。香瓜和西瓜是夏天最能解渴的水果。冬天,人們則享用核桃、榛子、杏仁和松子,還有來自巴勒斯坦地區和埃塞俄比亞的棗子。最後,地中海盛產的最典型是橄欖,它既是古羅馬人的開胃菜,又在羅馬人晚餐最後作爲水果被供應。

五、穀物

羅馬人也經常食用各種穀物。他們會製作調味湯和開胃的麥片粥,當然他們也會吃麪包和蛋糕。由於當時的製作工藝還有限,很多穀物並不會被過度加工,因而它們的營養程度要遠遠高於今天。羅馬人擅長製作各種麪包,白麪包、黑麪包、蓬鬆麪包和專供旅遊的麪包幹。麪包上通常會撒上茴香、芹菜、香菜來增加麪包的香味。

六、葡萄酒

葡萄酒是羅馬人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在古羅馬,葡萄酒的生產對羅馬農業也說是基礎產業。葡萄種植遍佈羅馬帝國各地。當然,葡萄種植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羅馬人更喜歡將葡萄種成樹,就像野生葡萄一樣。當然,羅馬人使用奴隸種植和採摘。在坎帕尼亞區,葡萄長得異常高大。它們沿着榆樹或慄樹生長,因爲它們既結實又易於修剪。在夏末時節,葡萄成熟後,奴隸們將葡萄放入大桶中用腳壓碎。也有的葡萄繼續留在樹上,直到曬成葡萄乾,以後製成葡萄乾酒。當然,奴隸的腳要被仔細檢查確保不能有任何傷口。至關重要的是,爲了不破壞葡萄酒的香味,不能放入任何東西,這樣釀製的葡萄酒纔是純淨的——這也是緣於宗教上的需要。同樣的道理,未修剪的葡萄園附近也不能懸掛任何東西。

古羅馬人還會貯藏一些未發酵的葡萄汁,用來作爲烹製其它食物的原料。它們比葡萄酒更甜,更醇美。例如,酵母也是由它們製成的。它們被放入封口且不透水的土罐中,埋入地下,以保持恆溫。

七、烹飪方法

羅馬人最初的食物只是簡單地被煮熟、烤熟或炸熟。到了帝國時期,烹飪得到了長足地發展,烹製的方法也逐漸豐富,包括煮、凍、烤三種,還分化出了麪包的烤制和點心的製作。烹調已經被視爲一種藝術而變得精妙絕倫。當時,用牛奶和蜂蜜烹製食物已經逐漸變得很平常,富於想象力的食譜開始廣爲流傳。根據保存在古文獻中的食譜,羅馬人在菜餚中大量使用香料(特別是花椒)和蜂蜜。

應該說,羅馬人對食物的加工和烹製粗獷而又精細。例如,羅馬人常常將豬飼養到肥得沒有人幫助就站不起來時才宰殺、洗淨,剁下豬腿,剩下的帶骨肉切成二十餘斤的大塊,然後將它們整塊地用盆醃演、煙燻而成。

在加圖的《農業志》中記載了豬腿的醃製方法,每個大腿要用半鬥鹽,放在缸中醃製二十餘天后,取出風乾,先後抹上油和油醋混合物。食用時,或整塊或略爲切割後烤制即成。可以說,豬肉的烹調加工是十分粗獷的。而對於葡萄酒、橄欖油和麪包、甜餅、粥品等的加工烹調則很精細。

在加圖的《農業志》和瓦羅的《論農業》中,對葡萄酒、橄欖油的加工的每一個環節都做了詳細記載和論述。要通過集中人力、抓緊時間分類採摘和分工壓榨、過濾、裝壇、貯存等。可見,其加工製作十分精細。

加圖的《農業志》還記載和論述了各種麪包和祭餅、餅乾、油炸餅、甜乳餅等餅類的烹飪方法。據說羅馬人還發現一種產自高盧和西班牙,通過提取在啤酒發酵時產生的泡沫而製成的酵母,如果添加這種酵母可以使麪包變得更加酥軟和美味。

八、奴隸勞動

羅馬作爲古代世界典型的奴隸制社會,奴隸沒有作爲人的權利,他們被稱爲“會說話的工具”。奴隸屬於主人的財產,並可以作爲商品進行買賣或贈送,沒有任何權利,連其子女也屬於主人。羅馬進入共和末期後,由於不斷對外侵略和擴張,許多戰俘都淪爲奴隸,因此奴隸的數量飛速增加。

據統計,到公元前1世紀,羅馬城有150萬人口,其中奴隸就佔了90萬。因此,古羅馬社會在各個方面對奴隸的使用是毫不吝嗇的。在家庭事務中也同樣如此,幾乎每一個羅馬家庭都有幾十甚至數百個奴隸供主人使用。李維婭——一位據說生活還比較節儉的貴族夫人就有50多種職業的家僕,其中光與舉辦家庭宴會工作有關的奴隸就有“運水的奴隸、製作麪包的奴隸、發送邀請的奴隸、主管祭神的奴隸、炊事管理員、磨製工、佈置餐桌的奴隸、侍婢”等。

由此我們可以充分了解,羅馬晚宴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由奴隸來完成。從食物的準備、烹飪等廚房和餐廳裏的一切工作都完全由奴隸包攬了,而主人所要做的就是發號施令。

此外,我們知道主人通過邀請賓客參加家宴的形式向衆人顯示其地位和財富,因此,那些在廚藝出色或有特殊技能的奴隸越來越受到主人的賞識。比如,能爲主人烹製美食的奴隸,它們的地位不再低賤,有的人甚至價格不菲。佩特羅紐斯里曾對一個備受青睞的廚師這樣描述:“放眼當今,身份最高者非他莫屬,只要你想得出來,他就能幫你把豬乳房變成魚,把動物肥脂變成鴿子,把火腿變成山鶉,把豬蹄變成雞。”

甚至有的奴隸在廚房裏烹飪美食的時候還專門配備有多名助手,通常也由奴隸擔任。經過努力,他們還能成爲職業廚師,在烹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被各家富豪輪流僱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