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納粹德國經濟的騰飛:容克貴族大資本家的扶持

納粹德國經濟的騰飛:容克貴族大資本家的扶持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促使納粹黨走上前臺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經濟。

納粹黨的全稱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在這個名稱中,出現了“社會主義”和“工人黨”字樣,許多讀者望文生義地認爲,納粹黨是一個無產階級的政黨,代表着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的利益,在納粹黨的統治中,必然傾向於推行一個公有制的社會主義路線。

納粹黨非但不是想象中的無產階級政黨,也不可能實行公有制,而且,它與堅持公有制的德國共產黨以及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勢不兩立、水火不容,是一個極右翼政黨。

納粹黨在活動初期是小資產階級的——或者說是試圖代表中產階級利益的政黨,進入奪權階段又與德國的大資產階級勾搭成奸——是真正的“封建餘孽”。

德國社會主義有着多種形態,一種是以盧森堡、李卜克內西爲代表的激進的無產階級政黨,即德國共產黨,這一政黨的目標是積極推行公有制、消滅私有制,最終在德國實施無產階級專政和實現共產主義。德國共產黨與德國社會民主黨的主要政治差異體現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鬥爭方式上,德共主張通過激烈的暴力革命,而社民黨則採取議會道路,試圖通過議會獲得執政權,對德國社會進行改造,尊崇法律,手段溫和,具有一定妥協性。

納粹德國經濟的騰飛:容克貴族大資本家的扶持

在這樣一種“社會主義”形態之外,還有一種被稱爲“普魯士社會主義”的形態,這種“社會主義”並不反對私有制,但反對資本壟斷和自由競爭,強化國家對經濟行爲的干預,這是一種非常“德國式”的社會主義,它具有強烈的福利主義意味——福利主義正是德國在三十年戰爭中被提倡並發展起來的一種經濟形態。納粹黨早期正是這種“普魯士社會主義”的重要繼承者。這使得納粹黨在它初創階段,由毫不起眼的“德國工人黨”,經過希特勒改造,一下吸引了大批德國羣衆追捧。

從納粹黨的社會成員結構中可以看出,真正屬於無產階級主力羣體的“工人階級”數量始終沒有超過三分之一,而各種身份的中產階級的人數則超過了一半以上,所以,有學者說納粹黨是在“向中產階級求愛”。

納粹黨的政治許諾和意識形態,在它的“二十五條綱領”中有着明確體現,但是,當納粹黨面臨奪權的時候,這個綱領失去了它的現實意義——如果希特勒得不到德國大資本家的支持,就很難在德國政壇立足,更談不上獲取德國政權。因此,納粹黨採取了一條現實主義的路徑:投靠大資本家。

爲獲得德國大資本家的政治支持,在奪權之前,希特勒即與他們進行了頻繁接觸。1932年1月27日,希特勒出席了在杜塞爾多夫舉行的由300名資本家參加的經濟會議,他在會議上表態:“我們要下定無情的決心,徹底剷除德國的馬克思主義。”資本家們則以高額的競選費用予以回報。1932年11月11日,由德國50位大銀行家、工業家聯名寫信給興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爲政府總理。

納粹掌權後,德國出現了高度的國家資本主義化,一方面,希特勒不僅沒有放棄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反而更加強化,通過國家對市政建設和軍備上的大規模投資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和提高就業率。另一方面,私有化也進一步得到了加強,相比魏瑪時期,第三帝國的經濟出現了一股“再私有化”的浪潮,國家資本除在交通等少數領域內保持主導作用和絕對優勢外,全面退出了金融、工業、商業、原材料等經濟領域。

爲回報大資本家的支持,國家資本退出以後的空白沒有令中小企業、手工業者得益,而是由原本就具有壟斷性質的托拉斯全面接受,變成更大規模的壟斷托拉斯。“德國經濟總委員會”裏的成員全部由壟斷資本家和納粹官員組成。1931年由國家控制着70%的銀行和大多數股份公司,經過“再私有化”後僅保留了帝國銀行,通過1937年的《股份公司改革法》,股份公司從9148個減少到5418個,10萬帝國馬克以下股本的股份公司予以淘汰,關閉了70萬家工商手工業。而德國著名的大企業如法本、大衆、西門子等公司,則在二戰中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戰備資源,成爲戰爭的幫兇。

納粹黨名義上嫁給了中產階級,結果卻滾到了大資本家的婚牀上。

中國讀者對“極左”深惡痛絕,可謂深受其害,但對“極右”政治形態是什麼往往不甚了了。所謂極右思想,產生於法國革命左派誕生之後並與左翼思想相對立的一種思想傾向,它最核心觀點是主張經濟上的絕對私有制,觀念上的極端保守主義。由於擔心自由主義和民主運動不能確保財產的私有化,因此在政治上傾向於採取獨裁和極權統治,進而體現出反自由和反民主的特徵。德國歷史自有其特定歷程,極右翼思潮直到二戰前的德國顯得尤爲宏大,併產生了一大批極右思想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