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聖旨上真的是用“奉天承運”開頭的嗎?

揭祕聖旨上真的是用“奉天承運”開頭的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代聖旨非常考究,是“江寧織造”專供皇宮頒發聖旨而織成的提花錦緞,存世聖旨兩端大多織有兩條五爪靈動的升降銀龍,卷首“奉天誥命”四個篆體字端莊古樸。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首創皇帝制度,後來明太祖朱元璋爲了加強中央集權,他的詔書開頭首次出現“奉天承運”,從此這種格式被廣泛使用。奉天承運的意思是:奉:遵照,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於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權神授。哦,原來中國古代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源於秦朝,明朝開始正式使用。

揭祕聖旨上真的是用“奉天承運”開頭的嗎?

網絡配圖

這樣的格式雛形從這裏可以知道!秦朝和其以前的朝代不同,它不像春秋戰國一樣用“天命”的說法統治其臣民。秦的“奉天”是靠“五德”運行中的“水德”的“當運”。後來的封建社會的皇帝兼用這兩種虛構,自稱爲“奉天承運皇帝”,因此秦朝可以說是“奉天承運”一語的理論源頭。“奉天”是說“奉天命”,“承運”是說承“五德”的運行。唐朝詔令分爲冊書、制書、慰勞制書、發日敕、敕旨、論事敕書、敕牒七種形式,一般由中書省(多爲中書舍人)起草,門下省審覈頒行,門下省的審覈頒行有嚴格的規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則稱揚德澤,褒美功業,復奏而施行之。小事則署而頒之。” 故而其所頒行的制書之首往往是“門下”兩字,如《肅宗命皇太子監國制》開頭就是“門下,天下之本……”。而天命所歸的話往往見於皇帝的即位詔令中,如德宗即位冊文有“昊天有命,皇王受之。” 肅宗即位赦稱:“朕聞聖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時……” 順宗即位赦稱:“朕纂承天序……”,這也可以看做後世“奉天承運”的雛形。元朝爲蒙古族統治的封建王朝。漢文詔書使用“上天眷命皇帝聖旨”起頭,蒙文詔書則使用“長生天的氣力裏,大福廕的祐助裏皇帝聖旨”。

原來這個詞使用在帝王詔書上是從這個時候……奉天承運這個詞真正使用在帝王詔書上,卻是從明朝開始。明太祖初,定大朝會正殿爲奉天殿,在皇帝所執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與臣下誥敕命中必首稱“奉天承運皇帝”,後相沿成爲皇帝在重大場合所頒詔書中的套語。以“奉天承運”一詞加於“皇帝”之上,以此來凸顯皇帝的合法性和神聖性以及皇權的至高無上。明太祖制定”奉天承運”一語,雖源於秦朝時期的君權神授理論,但直接繼承於元朝詔書的起頭語,史載“上以元時詔書首語必曰‘上天眷命’,其意謂天之眷佑人主,故能若此,未盡謙卑奉順之意,命易爲‘奉天承運’,庶見人主奉若天命,言動皆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

揭祕聖旨上真的是用“奉天承運”開頭的嗎? 第2張

網絡配圖

原來你一直都讀錯了! 另外,現代很多人將其讀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是錯誤的。正確讀法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在書寫時,由古代有“平擡”的書寫習慣,所以“天”和“皇帝”須換行頂頭書寫,以示尊敬。餘繼登《典故紀聞》卷一記載太祖嘗言:“見人言動皆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因而其詔書的開頭就是“奉天承運”。明代禮儀明文規定,親王,羣臣上表箋,都得有“皇天眷命,統馭萬方”,“承天受命,君師宇內”等字樣,節日朝賀須用“奉天永昌”,皇帝郊祀稱自己爲“嗣天子臣”,其使用的音樂頭一句就是“荷蒙天地兮,君主華夷。” 皇帝結婚的納采制詞首句也是“朕承天序”,皇帝的寶璽則有“皇帝奉天之寶”,“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等等。這些與“奉天承運”一樣,都是君權神授理論的體現。聖旨的結尾並不都是古裝劇裏的“欽此”二字。

有的聖旨並沒有專門的結束詞,說完就算;有的聖旨會選擇其他的語氣助詞來表示結束,比如“於兮”;還有的聖旨結束詞比較長,比如清朝的很多聖旨都是以“佈告天下鹹使聞知”或“佈告中外鹹使聞知”結尾。而到了清朝,更加是將這個套語用到了極致。清承明制,其詔書多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中間詔示內容,最後一般以“佈告天下鹹使聞知”或“佈告中外鹹使聞知”結尾。詔書以外,清代還有制辭(即制書)其開頭一般是“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云云。

揭祕聖旨上真的是用“奉天承運”開頭的嗎? 第3張

網絡配圖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用法在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朝鮮、越南等國也在使用。朝鮮王朝過去長期是中國明朝和清朝的屬國,沒有資格使用“詔”、“敕”等稱謂。但是甲午戰爭以後,朝鮮獲得獨立,改國號稱“大韓帝國”。大韓帝國在重大場合所頒的詔書亦沿用了中國明清皇帝使用的“奉天承運”的說法。而另一國家——越南阮朝雖也對中國稱臣,但其內部自稱皇帝,因而詔敕也採用了“奉天承運”的說法,不過將其改爲了“承天興運”而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