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晏嬰二桃殺三士的故事:三士指的是誰?

晏嬰二桃殺三士的故事:三士指的是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面壁記

徐嬋菲

漢代樂府詩中有一首無名氏寫的《梁父吟》,詩是這樣的:

步出齊東門,遙望蕩陰裏。裏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爲此謀,相國齊晏子。

詩中提到的“二桃殺三士”是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的故事。

“二桃殺三士”爲《晏子春秋·諫下篇》所記,講的是齊國謀臣晏嬰用計誅除齊國三個壯士的故事。西漢人將此故事繪於墓中,表現了西漢人對智慧人物的喜愛。

晏嬰二桃殺三士的故事:三士指的是誰?

春秋時期,齊國齊景公身邊有三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這三人號稱“齊國三傑”,他們個個英勇無比,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但他們卻恃功自傲。齊國相國晏嬰擔心“三傑”爲勢力日趨強大的田氏效勞而危害國家,屢次建議景公除掉“三傑”,然景公很爲難。齊景公說:“這三個人,既沒人抓得住,也沒人殺得了。”晏嬰說:“主公可以派人送兩個桃子給他們,就說:給最勇敢的兩個人。”

公孫接一見使者送來兩顆桃子,立刻仰天長嘆道:“晏嬰是個智者,一定是他出的主意,讓主公叫我們三人爭功火併。我雖然能看破他的陰謀,但如果不敢接受桃子,也算不上勇士了。”於是他對田開疆和古冶子說:“三個人兩顆桃,只好各擺功勞了。我陪主公出去打獵,第一次殺死一頭野豬,第二次殺死一頭老虎。我大概有資格吃一顆桃子吧?”於是他拿了一顆桃子。田開疆說:“我率領軍隊兩次打敗進攻齊國的敵人。我大概更有資格吃一顆桃子吧?”於是他也拿了一顆桃子。古冶子不緊不慢地說:“我曾經爲主公駕着馬車渡河,一頭巨黿咬住了左邊那匹馬,把馬車拖向河心。我不會游泳,只好猛吸一口氣跳下馬車,在河底走了一百步,終於把巨黿殺死,救主公脫了險。難道我不比二位更有資格吃一顆桃子嗎?”說着站起來拔出了劍。公孫接說:“我的勇敢不如你,功勞也不如你。我居功恃勇,毫不謙讓地拿了一顆桃子,是貪功的小人。但我不是懦夫,敢做敢當。”說完交出桃子,拔出劍自殺了。田開疆也一聲不響地交出桃子,拔劍自殺。古冶子看着兩具屍體和兩顆桃子說:“我們三人本來親如兄弟,現在爲了爭這兩顆桃子,你們兩人都被我逼得自殺了。我如果獨活,是不仁;我自吹自擂而羞辱勇士,是不義;悔恨自己做錯了事還不肯死,就是不勇。”他把兩顆桃子放在兩具屍身上,也舉劍自殺。使者回宮向齊景公報告:“三個人都死了!”齊景公下令爲他們厚葬。

這個故事在當時以及後來的秦漢時期一定是廣爲流傳的,因爲我們在漢代的畫像材料中經常能夠看到表現這個故事的畫面。在洛陽的一座西漢壁畫墓中就有一幅二桃殺三士壁畫。畫面中有8個人物,從左到右依次是2名侍衛、齊景公、晏嬰、齊景公的使者、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壁畫中3個武士刻畫得最生動傳神,表現了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位猛士橫劍嗔目,爭功奪桃的場景。三人手中都握有一柄長劍,更加突出了畫面氣氛的緊張感,很好地烘托出了故事的氛圍。它表現的正是3人論功取桃的景象。史書記載,晏嬰身材短小,畫中那個個子矮小的人就是晏嬰。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爲這個故事是稱讚足智多謀的晏嬰的,但從這首《梁父吟》詩中,我們看出作者對晏嬰的態度充滿了不滿和譏諷,並對三士的死給以極大的同情。

西漢後期,許多體現儒家倡導的“忠孝節義、仁勇智信”思想的歷史故事題材的畫像出現在墓葬中。把這類故事裝飾在墓中的目的是爲了標榜墓主人是個具有這些優秀品質的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