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早年刁難過朱元璋的劉德,他最後的下場如何?

早年刁難過朱元璋的劉德,他最後的下場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子"指的是皇帝,這是古代最尊貴的一個身份;"布衣"指的是平民百姓,是組成社會底層的一個龐大羣體。看上去,天子和布衣之間似乎有着巨大的鴻溝,但實際上,我國古代有着不少可以被稱爲"布衣天子"的皇帝,他們出身貧寒,卻最終榮登大寶。

在衆多的布衣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可謂是最勵志的一個,他出過家、要過飯,在年幼的時候甚至還要靠放牛維持生計。

早年刁難過朱元璋的劉德,他最後的下場如何?

據說,當年僱傭朱元璋的人名叫劉德,但正如魏忠賢既不忠也不賢一樣,這個劉德也沒有什麼高尚的品德。作爲窮人家的孩子,朱元璋沒少受劉德的欺壓和侮辱,而相傳朱元璋當了皇帝后,還曾回到家鄉見過劉德一面。那麼,當年對朱元璋非常刻薄嚴苛的劉德最後是什麼下場呢?此事說來或許會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我們知道,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的朱元璋最早因爲父母文化的限制和當地的習俗被叫做"朱重八"。童年時代,爲了能夠吃上點飯,替家中分擔些壓力,朱元璋被送到了當地一個叫劉德的人那裏放牛。

在封建時期,這些牧童名義上只是放牛,實際上還要承擔許多髒活累活,不但如此,他們還經常會被打罵和欺負,生活十分不易。

早年刁難過朱元璋的劉德,他最後的下場如何? 第2張

在劉德家,年幼的朱元璋算是吃盡了苦頭,但爲了不像村裏很多人一樣被餓死,他只好咬牙堅持。

如果說他當時有一個最恨的人,那麼無疑就是仗着家中有屋有田就橫行霸道的劉德了。當時的劉德自己生活奢靡,但對下人卻非常吝嗇,幾乎是到了一毛不拔的地步。甚至,當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都因災荒去世後,劉德都不願意分出一點土地爲他們下葬。

在古代,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被譽爲百善之首,劉德的吝嗇讓朱元璋難以盡孝,這當然會令後者懷恨在心。朱元璋連活下去都很困難,自然沒有力量對劉德進行報復,無奈之下,他選擇了前往皇覺寺出家,這纔有了後面參加義軍,直至建立明朝的故事。

離開家鄉二十五年後,朱元璋成爲了一國之君,爲了祭奠親人,他回到了童年時期生活的濠州。這次,朱元璋乘坐的是龍輦,身邊密密麻麻圍着衛隊,或許可以說是衣錦還鄉的最高境界了。聽說當上皇帝的重八回來了,原本與他相識或不相識的鄉親們全都放下了農活趕來一睹龍顏,這當中就有已經是一個老頭的劉德。

回到故土,朱元璋腦海中頓時浮現出許多畫面,其中一幕就是當年劉德面對自己的苦苦懇求卻不爲所動。想到這裏,他當即命衛兵前去尋找他,想要"敘敘舊"。沒過多久,劉德被帶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已經一把年紀的他全然看不出當年的囂張跋扈,只是跪伏在聖駕面前,渾身顫抖恐懼。

對於當朝皇帝的殺伐果斷,百姓們都是有所耳聞的,作爲靠打仗贏得天下的皇帝,朱元璋所殺的人不可勝數,而當年劉德曾那樣欺辱他,所以人們都認爲其必死無疑。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卻平淡地說道:"爾之所爲,亦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爲天子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年劉德的行爲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朱元璋只是他所僱傭的牧童,其父母的死根本和自己沒啥關係,自己沒有幫忙的義務。聽到此言,劉德如蒙大赦,連忙磕頭感謝皇恩。據說,朱元璋還賞賜了劉德田地,以報答當初他給自己飯吃,讓自己免於餓死的恩情。

筆者認爲,朱元璋之所以放過劉德,大體有兩種可能的原因。第一,朱元璋當也已經四十歲,經歷了許多大風大浪的他更加認清了人性和社會的殘酷,因此對劉德的恨意也就逐漸被消磨掉了。如今,看到劉德已經上了年紀,他也就不怎麼忍心與其計較了。第二,作爲帝王,朱元璋要重視自己一舉一動可能帶來的影響,如果因爲當年的私仇就將劉德處死或重罰,那麼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就會進一步惡化。

相反,如果不處罰劉德,甚至對其以禮相待,那麼不但能夠向天下顯示自己的仁慈和寬宏大量,還能夠順便倡導一下尊重老者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作爲統治者,朱元璋自然會把握住這樣的機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