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魏徵爲什麼敢多次惹怒唐太宗?

魏徵爲什麼敢多次惹怒唐太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徵爲什麼敢多次惹怒唐太宗?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唐太宗手下大臣衆多,但像魏徵那樣敢於直諫的人不多,連秦王府的舊臣長孫無忌,房玄齡都不太敢犯言直諫,每次唐太宗讓手下大臣提意見,長孫無忌總是說,皇上太聖明瞭,我沒有意見。

然而魏徵卻是個例外,只要唐太宗犯一點小錯誤,他便會激烈地進行批評。

當時有些大臣都覺得魏徵實在太過分,但是太宗卻用“娬媚”一詞來形容魏徵。

以至於後來有人告發魏徵謀反,太宗卻說魏徵之前是李建成的人,既然我用了他,就要相信他,於是他都沒有調查謀反案是否屬實,便將告密者斬殺。

這就是李世民的用人之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魏徵的犯言直諫和唐太宗的大度,讓他們成爲中國歷史上君臣之楷模,後世不少人視之爲榜樣,比如宋仁宗趙禎、明成祖朱棣等,甚至後來歷朝歷代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時代也有類似於像魏徵、唐太宗這樣的君臣。

然而,殊不知李世民在玄武門之前脾氣並不太好,比較暴躁,玄武門之變後他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能夠無數次容忍魏徵多次無底線的指責,是什麼改變了李世民,他爲什麼能夠容忍魏徵的多次以下犯上,魏徵又爲什麼如此膽大包天?

魏徵爲什麼敢多次惹怒唐太宗?

直臣襯托明君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君,他開創的“貞觀之治”雖然不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但卻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治清明、爲政寬容、對外開放的時代。

殊不知李世民能夠取得“貞觀之治”的成就,跟玄武門事件有着密切的聯繫。

當時李世民果敢英武,殺兄逼父,並將李元吉、李建成的子嗣趕盡殺絕,這些行爲跟當年隋煬帝弒兄逼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一位殘忍的主似乎跟後來賢明的唐太宗有些格格不入。

這是爲何?

李世民登基以後,他非常擔心殺兄逼父的行爲會給自己留下千古罵名,怕人家罵他是昏君暴君。

所以他要變得豁達大度,善於用人和納諫,立志成爲一位明君,只有賢明之君的美名才能洗刷玄武門之變給他帶來的負面影響。

所謂“父慈則子孝,君明則臣直”,李世民想要成爲一代賢君,自然離不開真臣。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像魏徵那樣敢於直諫,來自秦王府的大部分舊臣對李世民還算比較恭敬。

很多小夥伴可能認爲李世民一定非常賞識魏徵的才華,所以非常喜歡他。

其實不然,實際上唐太宗並不喜歡魏徵,甚至曾經對魏徵起過殺心,後來還是長孫皇后以“君明則臣直”來勸誡唐太宗,魏徵才化險爲夷。

從某種程度上講,李世民對魏徵一直在忍,他爲了名留青史才無限度的忍耐。

一次突厥進犯唐朝,李世勣將其擊退,並想一舉殲滅之,魏徵勸誡太宗不要窮兵黷武,太宗採納了他的建議,結果突厥元氣恢復以後,又迎兵南下進攻唐朝。

李世勣卻說當初要是皇上聽我的,哪有今天這事兒,太宗皇帝卻說,當初我知道魏徵的提議不可取,但是我不想爲此堵塞言路。

可見唐朝也是一個非常民主的國家,當然這跟李世民立志成爲一代明君也有關。

不過一位脾氣暴躁的人能夠忍耐十幾年也不容易。

所以玄武門之變後,我們看到是一位痛改前非、洗心革面的唐太宗。

這也是長孫無忌等秦王府舊臣不敢犯言直諫的主要原因。

明君塑造諫臣

秦王府舊臣不敢違逆李世民,爲什麼魏徵卻如此大膽,這跟魏徵六次改換門庭有關。

魏徵最開始在隋朝官員元寶藏的手下擔任書記官一職,此時魏徵屬於隋朝的官員,後來元寶藏想投靠瓦崗的李密,便讓魏徵給李密寫一封奏疏,這封奏疏讓李密大爲讚賞,他覺得魏徵是一位難得的人才,於是召見了魏徵。

可惜的是,魏徵給李密獻上了問鼎天下的十條計策,李密都沒有采納,後來瓦崗軍與宇文化及交戰傷了元氣,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李密不聽魏徵的建議執意與王世充展開決戰,最終導致瓦崗軍戰敗。

瓦崗軍瓦解後,魏徵跟隨李密降唐,但是他並沒有得到李淵的器重,所以魏徵想立功來引起李淵的重視,於是他主動請纓去黎陽勸降瓦崗舊將徐世勣。

魏徵運氣不佳,他在黎陽還沒有來得及返回朝廷,河北的竇建德就打過來了,徐世績帶着幾百名騎兵逃亡,李神通、魏徵、同安公主等人被俘,魏徵便被竇建德拜爲起居舍人。

竇建德被李世民擊敗後,魏徵又歸降了唐朝,成爲太子李建成的謀士,這次他的運氣又太背,站錯了隊。

魏徵曾多次勸誡李建成先下手,但是李建成都沒有采納。

玄武門之變後,魏徵成爲李世民的人。

在我們印象中,魏徵一定是一位剛正不阿、頗有骨氣的人,殊不知他曾經竟然六易其主,這跟儒家倡導的忠義背道而馳。

不過話又說回來,魏徵跟唐太宗還有些相似之處,他們都特別在意自己的名聲,魏徵也害怕後人罵他背信棄義,心懷貳心。

這不難理解,後世的清朝也籠絡了不少明朝的降臣,他們有些在清王朝的建國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併成爲開國功臣。

結果乾隆繼位以後,卻把他們列入《貳臣傳》,將這些明朝降臣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魏徵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的前半生做不到盡忠死節,六易其主給他留下了不忠的污點,他也擔心會留下千古罵名,於是他要做一位直臣,以此來洗刷貳臣的罵名。

能夠成爲賢明之君是唐太宗一生的夙願,所謂君明則臣直,太宗皇帝離不開魏徵。

然而魏徵也離不開太宗,他要竭力把太宗皇帝塑造成一位明君,如此一來才能體現他的直。

所以他們君臣二人不謀而合,也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很多小夥伴可能會認爲歷史上的“貞觀之治”怎麼被說成了一場陰謀,其實評價歷史人物不要去看他們的動機是什麼,這並不重要,重要是的他們的行爲帶來了什麼的效果,有沒有政績。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說明李世民、魏徵屬於那類知恥的人,有些人做錯了事不以爲恥,反以爲榮,便成爲恬不知恥的代表人物。

古人云“上行則下效”,正是因爲魏徵君臣二人完美的配合才促使了“貞觀之治”的產生,李世民帶給我們的是一個政治非常清明的時代。

他們君臣二人的良性互動給政壇帶來了一股正氣,這就是貞觀之治的魅力所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