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太宗爲何推到魏徵墓碑?兩次樹立魏徵墓碑說明了什麼?

唐太宗爲何推到魏徵墓碑?兩次樹立魏徵墓碑說明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爲何推到魏徵墓碑?兩次樹立魏徵墓碑說明了什麼?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唐太宗。

魏徵是歷史上著名的直臣,唐太宗李世民則是史上如雷貫耳的明君 ,二人之間的君臣之情一直以來爲人所津津樂道並廣爲傳頌。鮮爲人知的是,賢臣魏徵死後,一直視他爲肱骨的唐太宗對他的態度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一向親密無間的君臣之間發生了什麼,竟讓以胸襟開闊駛得樓船、睿智聰查明辨是非著稱的李世民前後態度幾乎判若兩人?

魏徵是河北館陶人(今邢臺),自幼父母雙亡,只知讀書不善經營的他生活貧困潦倒。隋末,天下大亂,這位滿腹經綸的書生迫於遍地兵燹、生活無着的困窘,只好出家作了道士。隋大業末年,武陽郡丞元寶藏風聞小道士魏徵是個博學多才之人,於是任他爲掌文案的書吏。後元寶藏獻郡歸降瓦崗寨李密,魏徵也投筆從戎跟隨寶藏加入瓦崗軍,被李密委任爲元帥府文學參軍,也就是專管文書卷宗的文職小官。金鱗本非池中物,胸懷大志的魏徵豈是甘心一輩子做些抄抄寫寫瑣碎事情的庸人,怎奈不受重視,只好強自忍耐胸中不快,靜待時機。瓦崗軍擊敗宇文化及後,王世充率兵進剿,李密不聽魏徵勸告慘敗於王世充之手,萬般無奈之下只好率餘部投降正如日中天的原隋太原留守李淵。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魏徵隨李密一起來到長安,希望有人賞識攜拔好一展宏圖,誰知因他在瓦崗軍中職位太低,輪也難輪到他,很長時間還是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唐太宗爲何推到魏徵墓碑?兩次樹立魏徵墓碑說明了什麼?

俗話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一次,魏徵自告奮勇願赴河北勸降,被高祖批准。他來到黎陽,這裏由原瓦崗二號人物、有勇有謀聞名天下但一直遭李密排擠的徐世勣率兵把守,徐世勣被魏徵說服歸降唐朝。魏徵因說降有功漸獲重用,後被太子李建成網羅至麾下,成爲東宮中舉足輕重的謀士——任太子洗馬。

之後,“玄武門事件”突然發生,李世民暗示部將尉遲敬德誅殺自己的親兄弟太子建成、齊王元吉 。“ 玄武門之變 ” 疑似乃一場事先精心策劃的宮廷政變,史家卻往往輕描淡寫,語焉不詳,一筆帶過,大多認爲是一起“良幣取代劣幣”的大好事, 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以此事件爲起點,也就是說沒有“玄武門事變”便沒有大唐盛世。身爲太子洗馬的魏徵捲入了建成、元吉與李世民的鬥爭,氣局宏闊的李世民因早就暗自佩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因他是建成心腹而怪罪於他,而且還予以重用,委任他爲諫官,並經常命他進內廷詢問自己的政事得失。感激涕零的魏徵認爲自己的人生即將翻開新的篇章,他將唐太宗視爲知己之主,他傾心吐膽,竭誠輔佐,達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地步。魏徵天性耿直,往往據理力爭,從不唯唯諾諾,委曲求全,看太宗臉色說事。唐太宗再英明偉大,也是一個人,人性的弱點他全有,有時他聽得不是滋味,表情不悅拉長了臉,魏徵愣裝沒看見還是照直說下去,叫太宗好不尷尬,一時下不了臺階。唐太宗自有過人之處,不但不記魏徵的仇,不給他穿小鞋,還逢人便誇他說:“都說魏徵舉止粗魯,我看這正是他率真可愛的地方”!魏徵勸諫時大膽直言, 且言辭激烈,不管不顧,李世民從諫如流,聞過則喜,成了千古傳揚的政壇佳話。當然,不以忠良論功過,魏徵極言直諫的底線是對皇權的絕對忠誠,否則李世民怎會如此容忍如此器重他?

不可否認的是,魏徵爲相期間,爲唐朝以及中國歷史上著名盛世“貞觀之治”作出了很大貢獻。貞觀七年,爲表彰魏徵的功績,太宗下詔封魏徵爲鄭國公。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因病去世。唐太宗聞訊萬分悲痛,親自去他府上吊唁,在封建皇權時代的古代中國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禮遇,足見在太宗心目中魏徵之重要。唐太宗親自撰寫碑文,心中對這位骨鯁之臣思念不已,感懷落淚,他對左右說:“人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歿,朕亡一鏡矣”!將直言不諱的諍臣魏徵比作一面光可鑑人的銅鏡,評價不可謂不高,此發自肺腑之言後成爲流傳千古之名言。

然而,誰也料不到的、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就在魏徵死後不久發生了。話說魏徵在病中曾經向唐太宗舉薦過時任中書侍郎和吏部尚書的杜正倫與侯君集二人,說二人有經天緯地之才,是宰相一職的不二人選。可是魏徵死後,杜正倫就因有罪而被罷免,侯君集更是因爲參與謀反而被梟首。李世民因魏徵是推薦二人的伯樂,開始懷疑魏徵這位他一直認爲忠貞不二的老實人有結黨營私的圖謀或嫌疑。

唐太宗爲何推到魏徵墓碑?兩次樹立魏徵墓碑說明了什麼? 第2張

杜侯事件過去不久,太宗又獲知魏徵曾經把預備呈給自己的諫議拿給身爲史官的褚遂良閱覽。這不是想青史留名、博取清譽是什麼?想不到自己一向倚重,被視作心底無私的賢臣魏徵竟是個沽名釣譽之輩,唐太宗越想心中越不高興。杜侯二人的事是否與魏徵有關,因斯人已去,難於求證。即使魏徵想博得大名,將諫書給史官看也屬小節瑕疵無傷大雅,但似有道德潔癖的唐太宗卻不這樣想,可謂疑心生暗鬼。早前唐太宗已經同意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的兒子魏書玉,此時卻頗爲後悔,於是下旨解除婚約。之後他愈想愈不是滋味,心頭一把無明業火按捺不住,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竟然親手將魏徵墓碑砸毀。 中國人講究人死爲大,是所謂蓋棺定論也,太宗砸碑之舉措使魏徵雖蓋棺卻無法定論,被他一同砸毀的還有二人結下的終身友誼。

那麼看似關係密切的君臣二人爲何會在陰陽兩隔之後反目翻臉呢?

忌憚魏徵

魏徵是降臣,以敢諫而聞名。李世明是一代明君,以從諫如流而著稱。這二人的關係很微妙,並不像外界看到的那般和諧,只是各取所需而已。李世明作爲帝王,愛聽恭維話和好大喜功也是比較正常的。

唐太宗得到一隻鷂鷹,很高興地逗玩。得知魏徵進宮,慌忙將鳥藏在懷中。魏徵發現後,故意扯了很久的淡才離去。鷂鷹被悶死了,唐太宗卻長舒了一口氣。他寧願失去樂子,也不敢讓魏徵說他玩物喪志。

唐太宗想進秦嶺打獵,準備妥當後卻遲遲不出發。魏徵詢問此事,唐太宗回答:“我是有過這個想法,但又怕你直言勸諫,所以就不想去了。”

魏徵有時讓唐太宗很丟面子。他對魏徵說:“你在大殿上當着百官的面應付一下,私下再提意見不行嗎?”魏徵說:“不可以,陛下這不是稷、契對待堯、舜的態度”。有次,魏徵直諫搞的唐太宗很丟臉,他回宮後氣憤的說:“魏徵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朕早晚殺卻此田舍漢。”

唐太宗很是忌憚口無遮攔的魏徵。

妄測帝心

魏徵請求唐太宗讓他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唐太宗詢問有何區別?魏徵答:“自己收穫好名聲,侍奉君主成爲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爲良臣。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爲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爲忠臣。”

換句話說:魏徵如果因直諫被殺,就是忠臣,李世民就是暴君。魏徵如果因直諫收穫美名,成爲良臣,李世民就是明君。只有太宗容忍他的直諫,君臣二人才能雙贏。

唐太宗爲何推到魏徵墓碑?兩次樹立魏徵墓碑說明了什麼? 第3張

魏徵自以爲對帝王心理拿捏的很準,得到了免死金牌。卻不知唐太宗卻因被套路而內心氣憤,這也是魏徵死後受辱的深層原因。

集團利益衝突

唐朝的史官連司馬遷這個太監都不如,魏徵將自己直諫奏疏的底稿交給史官,犯了李世民的大忌諱。魏徵是山東世族的代表,這和李世民的關隴集團是有矛盾的。

雙方的關係很微妙,山東世族瞧不起關隴集團,而關隴集團也一直打壓山東世族,甚至想利用他們對戰高麗。魏徵自小遭受戰亂之苦,他反覆勸說唐太宗要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不要對高麗用兵。在唐太宗看來,魏徵是在保護山東世族大家。後來,唐太宗一直找機會削弱山東世族。

魏徵不知是想自保,還是想證明自己的清白,竟將勸誡李世民的奏疏底稿全交給史官,這樣就算是死,也能青史留名了。

唐太宗親筆爲魏徵書寫墓碑,又親自下令推倒。魏徵死後第二年,唐太宗終於出兵高麗,結果卻是慘敗。悔恨交加的唐太宗想起魏徵,如果魏徵在世,肯定會反對他出兵高麗,那就不會發生這場勞民傷財而徒勞無功的戰爭。此刻,所有的悔恨都轉化成對魏徵的思念。

還沒回到京城,唐太宗下急詔,命京城的官員爲魏徵重新樹墓,回京後馬上召見和獎賞魏徵的遺孀和孩子們。唐太宗在魏徵死後的態度很值得玩味,但是其作爲也不愧是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