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吳三桂爲什麼和大清決裂?背後原因是什麼?

吳三桂爲什麼和大清決裂?背後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吳三桂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1644年,在吳三桂的帶領下,清軍入關。清軍入關之後,由於本身人數太少,所以不得不依靠當地的漢人軍隊來維護自己的統治。而且在之後打敗李自成、張獻忠、南明的時候也都是漢人軍隊一馬當先,幫助清朝統一了中國。當然,清朝在入關之後對這些立下汗馬功勞的漢人給予了優待。其中,最主要的三個漢人都被封王。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這些人不僅被封王,而且鎮守南方,手裏都有自己的軍隊。可以說儼然是一方諸侯。不過,誰都沒想到的是,在康熙時期,這三藩開始作亂,其中最主要的是吳三桂。當時吳三桂爲什麼和大清決裂呢,到底發生了什麼?

1673年4月28日,平南王尚可喜,主動上書康熙。說自己年紀大了,該退休了。想要朝廷撤了自己的領地吧。其實尚可喜這樣說只是一個試探,看一下朝廷的反映。這時候其他兩個王一看,那也表示一下吧,吳三桂先上,之後耿精忠再上書。這時出現三藩同時上書說撤藩。其實,大家都是試探而已。沒想到的是,康熙當時竟然全部批了。這下這些人懵了,我只是客氣一下,沒想到你居然真的同意了。而且更尷尬的是,尚可喜呈上去之後立刻跑回老家了,這樣吳三桂很尷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最後大家只能一起造反了,其中吳三桂爲主力。畢竟吳三桂財大氣粗,手下衆多。這也可以說是吳三桂和清朝決裂的原因,畢竟你動了他的根基了。那麼,康熙當時決定撤藩對嗎?

當尚可喜上書請求撤藩的時候,大臣們對這件事都開始討論了。大家覺得無非就是以下幾種解決辦法。第一種就是,不能撤藩,畢竟當年皇太極在位的時候就說了允許你們永遠鎮守邊疆。第二種就是把這三個王爺請到北京,然後趁機收了他們軍權。第三種就是等待三藩去世之後,再開始撤藩。第四種就是統一尚可喜的撤藩請求,其他兩個不同意。第四種是不同意尚可喜的請求,統一其他兩個的撤藩請求。

吳三桂爲什麼和大清決裂?背後原因是什麼?

我們看一下這五種方法,第一種肯定不可取,這種不現實。第二種可以說還算行得通。皇帝可以找個藉口把他們帶到北京來。收了兵權之後,即使下面的人造反,危害也不會大。第三種也還可以,畢竟這三個人年齡都大了。都活不了幾年,他們去世之後再撤的話就省事得多。第四種和第五種絕對行得通。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從中瓦解了三藩。至少和自己對抗的人變少了。

吳三桂爲什麼和大清決裂?背後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可惜的是,康熙皇帝力排衆議,決定撤藩,而且全部撤了。最後導致了出現八年的三藩之亂,給清朝的統治造成了很大沖擊。尤其是對老百姓帶來了很大傷害。如果康熙皇帝採用上面後四條建議其中一條,都不會帶來這麼大的危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