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吳三桂背叛明朝又背叛清朝,結局身敗名裂

吳三桂背叛明朝又背叛清朝,結局身敗名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三桂的故事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都知道這吳三桂是明朝的叛徒,曾經一怒爲紅顏,不過是不是真的爲紅顏,這個說法其實還有待可究,但是他無疑是在清兵入關之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後來本該是罪臣的吳三桂卻因爲大清的尷尬局面成爲了大清不得不中用的重臣了,他被派至雲南鎮守邊疆,與尚可喜和耿繼茂三人形成了三藩,勢力日漸增長,慾望和野心也在慢慢地滋長,一次次地挑釁着康熙帝的底線,但是由於目前大清局勢不穩,康熙帝沒有足夠抵抗三藩的實力,於是任由他們爲非作亂,剋制住自己的怒火。

吳三桂背叛明朝又背叛清朝,結局身敗名裂

但是人的底線終究是有極限的,本來對於吳三桂等人的所作所爲就已經憤怒到極致的康熙帝,在吳三桂又發生了一件更爲不能忍的事情之後終於是決定要撤藩。當時在雙方都僵持不下的時候,這吳三桂竟然又起了他那本來早在多年前就應該有的愛國激情,其實那時關於反清復明的這個口號已然是慢慢消退了,但是吳三桂卻又厚顏無恥的重新舉起了旗幟。這樣的舉動徹底惹怒了康熙帝,他此舉無非就是在告訴大清自己即將要徹底脫離清廷的控制,也就是所謂的造反了。這令康熙帝又怎麼能咽的下這口氣,本來就算他沒有如此舉動也是要撤藩的,只不過是他的舉動加劇了康熙帝的步伐而已。

雖然說康熙帝很清楚三藩的勢力以及此刻時機並不算很妥當,但是我認爲無論是誰都沒有辦法能夠容忍一隻老虎在慢慢地變壯大,因爲繼續養虎爲患的話,遲早是會被這隻老虎吞沒的。於是除掉三藩刻不容緩,而在康熙帝的腦海裏已然開始形成了撤藩的一系列動作,只等機會立即撤掉三藩。我認爲此時的吳三桂又開始了反清復明無非就是想要徹底改變命運,他早已不願意再臣服於別人,他的野心之大路人皆知,而且他也很清楚康熙帝雖然年輕,但是卻很有政治手段,當初除掉鰲拜之事他也是記憶猶新,所以要想扳倒康熙帝就要在他還未能有實力與自己對抗的時候。

吳三桂背叛明朝又背叛清朝,結局身敗名裂 第2張

而此時的康熙帝呢對於三藩已經是必除之心了,他在削藩之前就已經知道要想徹底地撤藩就一定要先削弱他們的勢力,於是便在開始逐漸地徹底清掃三藩周邊的勢力。而吳三桂等人看到康熙帝此舉以後自然是有所忌憚的,於是便對康熙帝進行了一番試探。由尚可喜出面請求辭官回老家,此舉無非就是試探下皇帝的心裏想法,卻不想康熙帝馬上就批准了他的請求,並且撤掉了他的爵位。三藩的利益綁在一起,看到這樣的局面,吳三桂不免覺得有脣亡齒寒的意味,他此時也很明白皇帝的用意,所以爲了自己的利益他在雲南起兵造反了。

在吳三桂發起反兵之後,康熙帝迅速地調動軍力攻打吳三桂,雙發勢均力敵,這一仗打了足足八年,可算是曠日持久了,一方是年僅二十歲的少年天子,另一方是老謀深算身經百戰的吳三桂,僵持了這麼多年的戰役無疑不表現了康熙帝的鎮定,小小年紀絲毫不懼怕,展現出來的是勇氣和智慧,這足可表明康熙帝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而這場戰役卻是註定了吳三桂的失敗,他所有的一切都不能與這位少年天子相比,這場戰役毫無疑問會是吳三桂生命的終結。康熙十七年,大概是察覺到了自己的命數已盡,吳三桂竟然迫不及待地要嘗一嘗做皇帝的滋味,全然不顧自己的大軍是否會勝利。

吳三桂背叛明朝又背叛清朝,結局身敗名裂 第3張

但是他只做了幾天的皇帝就在大軍連連失利中抑鬱而終了,在他死後叛軍沒有了首領便亂作一團很快就被清軍剿滅了,至此三藩之亂也就算是平定了,而那吳三桂也算是在死前做了一回皇帝圓了自己的夙願。縱觀這次事件的全部,其實完全可以看出吳三桂的失敗是註定的,他與少年天子相比本就是一個年邁的老頭了,無論是從軍事作戰能力還是各方面都沒辦法與之抗衡,更何況他提出的反清復明的這個口號也着實是可笑,在當時老百姓都普遍接受了清政府的統治,而且導致大明江山破敗的罪魁禍首就是他本人,他又憑什麼以這樣的口號來發動造反,所以說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而且三藩之中本來就是各懷鬼胎,其他兩人心裏是如何應對的也是可想而知的,在對戰的八年時間裏,不僅難敵清軍而且還內訌不斷,形勢越來越不利,其他的二人很快就降清了,只剩吳三桂一個人又能有多少勝算,更何況康熙帝的軍事才能不容置疑,這也是吳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後人對吳三桂的評價都不好,我想如果他沒有第二次的叛變的話估計還不至於會這樣,第一次背叛大明他得到了大清的厚待,然而第二次的叛變卻是他的一大敗筆,不過這也都是他自己基於野心作祟而導致的下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