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清朝做什麼官職能夠升任知府呢?

揭祕:清朝做什麼官職能夠升任知府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知府作爲清朝地方府級行政區官員,位居四品,連接省與州縣,屬於地方官中不可或缺的職位。清朝歷代皇帝對知府都極爲重視,他們甚至會親自挑選知府,希望能選出一批優秀合格的官員,協助朝廷治理地方。

事實上,在清朝大部分時期,對地方官的重視,都遠遠大於京官。京官事務因循守舊,可以按規例辦事,地方官需要面臨各種錯綜複雜的情況。

揭祕:清朝做什麼官職能夠升任知府呢?

經驗再豐富的官員,也不敢說自己能完全應對地方上的種種突發情況。所以,朝廷會想辦法提高知府羣體的素質,而最直接的辦法,莫過於提高知府的選拔門檻,讓有能力的人擔任這一職位。

清朝的時候,知府來源渠道較爲多種。首先是那些表現優異的官員,有機會升任知府。跟選任知縣不同,知縣可能是舉人、進士,也可能直接花錢買來的知縣職位。知府必須從現任官員中挑選,他們更有從政經驗。

揭祕:清朝做什麼官職能夠升任知府呢? 第2張

瞭解現任官員素質如何,考覈結果是通常用來評判的標準。清朝官員中,京官每三年一次考覈,稱爲京察;地方官每三年一次考覈,稱爲大計。考覈後根據官員表現情況給出相應評價。

對於京官來說,如果在考覈中得到“一等”評價,就會被引見到皇帝面前,由皇帝進行考覈。皇帝考覈後,會把一部分合格者的名單圈出,把這些人再召來考覈一次,只有被皇帝認同的京官,纔會被調到地方擔任知府。當然,並非所有京官都在挑選名單內。

揭祕:清朝做什麼官職能夠升任知府呢? 第3張

按照規例,清朝只在部院的郎中、員外、主事,都察院的御史、給事中,翰林院的編修、檢討、庶吉事中挑選。這些人各有本事。郎中、員外、主事,這些人負責部院具體事務,對朝廷政務較爲了解。

都察院專門負責監察官員,需要官員有很好的品德能力要求。編修、檢討、庶吉士都是進士經過選拔後纔可進入,屬於朝廷培養高級官員的職位。

當然,知府人選不會只挑選他們。一方面過於單一,沒有辦法滿足知府這一複雜職位要求的人員素質。另一面則是僅靠京察合格的官員,無法填補知府空缺。所以,清朝會在那些資歷深厚的官員中進行選拔,挑出足夠合適的人選。

不同官員的資歷要求不同。比如郎中需要滿兩年資歷,纔可以挑選爲知府。給事中、御史則要滿三年。挑選的過程中,也會考慮到官員在科舉上的排名。

清朝將科舉視爲正途,那些在科舉取得好成績的官員,更有升遷的機會。反之,如果沒有科舉成績的官員,即便有很高的官職,也可能遭到同僚嘲笑。

挑選知府時,也是如此。比如那些花錢買官得到郎中職位的官員,需要三年纔有資格挑選爲知府,比科舉出身的同僚多一年。根據史料統計的結果,也驗證清朝重視科舉的事實。

清朝知府中,科舉正途出身的官員最多,而這些官員中,進士數量最多,其次是舉人。而且,清朝有規定,如果是省會城市的知府,保舉選拔時要選擇科舉正途出身的官員,否則將來被保舉的官員一旦出事,保舉他的人也要受到連帶懲罰。

當然,無論是什麼出身的官員,都要符合一定標準。按照規定,必須是那些平時表現出色,能夠擔當重任的官員,纔會被下放到地方擔任知府。

這些主要還是京官外放知府的渠道。對於地方官來說,它們要升任知府,同樣要經過考覈。一般情況下,只有同知和直隸州知州可以擔任知府,且必須滿三年才能擔任。

同知是知州的輔佐官,直隸州跟府在編制上屬於同級別。所以,這兩個官職跟知府實際相差不大。

于成龍就是從同知任上被提拔爲知府。到後來的時候,清朝改規制,只要直隸州知州跟同治才堪大用,可以不用拘泥於年限。如果地方知府實在缺人,還會從散州知州跟知縣中挑選,擴大挑選範圍。

不過,相比較於京官來說,地方官選拔知府的渠道還是較少。所以清朝知府中,從京官挑選知府的人選比地方官佔比更大。

這些屬於正常渠道提拔的官員。如果只按照這個標準提拔的話,那些有能力卻不符合標準的官員可能無法出頭,得到重用。

順治年間朝廷下詔,允許部分高級官員舉薦知府人選。乾隆年間規定,舉薦的方式可以是明薦,也可以是祕密保舉。這可以進一步擴大知府人選。

當然,保舉的知府也並非全無標準,仍要經過相應考覈。一些特殊情況下,皇帝也會違例打破一般規制,提拔一些官員擔任知府。所以,總體而言,清朝爲保證知府羣體的多樣,其選拔渠道還是比較多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