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戰車配置到底是什麼樣的 戰車的威力很大嗎

古代戰車配置到底是什麼樣的 戰車的威力很大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戰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對於先秦歷史有所瞭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從商周至戰國初期的主要作戰形式就是車站。可以說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之下,作戰兵刃基本以青銅器爲主,而在個體力量相差不大的情況之下,速度就決定了兵刃的殺傷力,因此配備了戰馬的戰車在當時威力時巨大的。戰車配置戰車上有一名弓手爲車左,是主要作戰成員,一名馭手負責駕車,一名持矛者爲車右。在戰車被逼停的情況下負責近戰,車上配備盾牌以及其他備用武器,一般來說自由貴族子弟纔有資格配戰車。一乘戰車的配置除了車上這三名甲士外,還包括72名隨行步卒,25人的後勤人員。戰車爲何被淘汰?我們知道一乘戰車其實指的是個百人隊伍,故而千乘之國就是軍隊人數達到10萬人以上的國家,以當時各諸侯國的人口,千乘者都是大國。

古代戰車配置到底是什麼樣的 戰車的威力很大嗎

那爲何這些千乘大國後來都棄用了戰車呢原來當時各國約架也都在平原,後來隨着戰爭開始利用地形,常常在不適宜戰車行動的地方作戰,車戰才逐漸被歷史所淘汰。齊桓公在助燕伐戎的時候,在伏龍山安營將戰車連接起來,作爲臨時的屏障,山戎兵馬衝擊數次都不能突破,要知道當時諸侯們的主要作戰區域是在平原地區,作戰形式以陣地戰居多,作戰理念是君子戰,雙方約定好了,擺好了陣勢再打,所以戰車的優勢明顯,但是一離開平原和少數民族打的時候,戰車的優勢可就微乎其微了。比如還是齊桓公駐助燕伐戎的時候,在追擊密盧發兵孤竹國的時候,經過一道山口戰車就過不去了。

而且不管上山還是下山,都還要士兵們擡着戰車,真的是笨重不便。相比之下騎兵就靈活得多,機動性也更好。其次,駕馭的進步迫使戰車淘汰。最初被馴養的馬是首先跟馬車結合起來推廣使用的,馬車這種形式開始於夏發展於商西周時成熟,春秋時達到鼎盛。周武王率300戰車閥紂,時間短效率高,一定程度上講是戰車起了關鍵的作用。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就發現原來騎馬的機動性更強,應用更加靈活,加上對騎馬技術的間接掌握,比如戰國時兵書《六韜》中就記載有訓練騎兵的方法,逐漸形成規模代替的戰車。隨着禮樂崩潰的加劇,春秋時期奴隸制達到巔峯,社會幾千年的發展留下了很多思想文化,不少都在這個時期成熟,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古代戰車配置到底是什麼樣的 戰車的威力很大嗎 第2張

周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道德觀念來約束人們的行爲的,但是隨着思想的解放和各種思潮的涌現,戰爭也變得更加靈活多樣起來,以勝利爲目的慢慢超過了仁義的約束,守舊幾乎必敗。事物在發展,戰車的配置也是一樣的,人數由10來個到100多個也是一個發展的歷程。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後來戰車使用的次數就開始減少了,在清朝以後更是很快變成了次要的位置,再之後就幾乎被淘汰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