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1644年,是驚心動魄的一年:那年4月,一個薄暮塵起的傍晚,在枹鼓不絕聲中,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決意獻城。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

從此,關外的清軍長驅直入,攻入京師,享國近300年的漢民族政權,就此滅亡了。漢族中國人,也迎來了268年的異族政權。以大屠殺立威,靠奴化民衆精神施行高壓統治,這個治國理念是貫徹滿清始終的,並且作爲偉大傳統被繼承了下來。

只是,有一個問題是需要釐清的:如果吳三桂不獻出山海關,清軍就永遠無法踏足中原,進而奪取政權麼?

答案顯然不是的。他在死守山海關,骨頭埋在那裏,也無濟於事,根本改變不了明亡、清立的即成事實。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 第2張

一者,早在崇禎17年3月,也就是吳三桂放棄抵抗的月前,當天良未泯的他準備馳援京城時,才走到半路,帝京就已經被李自成攻下,崇禎也已吊死,大明等於宣告傾覆。明之亡,首先是其內肌體已潰爛,是先亡在內部,清坐收漁翁之利。

其二,更爲重要的是,從當時情勢看,吳三桂鎮守的山海關,只是清軍入關最近的路線,而非唯一的路徑。在此之前,滿清已有5次,從西面大舉入內,攻打明朝。比如,1629年皇太極由熱河攻陷薊州,並且使反間計除掉了袁崇煥;1638年多爾袞、嶽託分別從青山關、牆子嶺進入 河北,攻佔1府3州57縣,史稱擄男女50餘萬而歸。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 第3張

也就是說,當年的山海關,或者就是長城,其實都並非是唯一能抵擋八旗兵勇的屏障。滿清大軍一度糾結在山海關,其實質,無非是清軍想速戰速決,同時在那觀望局勢而已。

而吳三桂,有些人說他一人決定了3個王朝的歷史,未免誇大其詞。正確的說法,當是沒有吳三桂的賣主求榮,清軍不大可能在短時內突入中原,損兵折將不會在少。吳確實是他們入關的頭等功臣。

在這場關內外的戰役中,山海關的作用,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至少它的失守與否,不是勝負決定因素,連關鍵都說不上。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 第4張

從實例上看,約300年後的人民解放戰爭,也遭遇上了類似境況,是繞過山海關照樣奪取勝利的。當時遼瀋戰役結束後,國民黨在山海關放了一個軍的兵力,解放軍也並非自山海關儒關,而是取當初皇太極差不多趨同的路線,由熱河通過西面的冷口關、喜峯口,橫跨長城,順利挺近華北的。

而那會,國民黨山海關守軍發現華北野戰軍是從熱河入關,也是驚慌失措,害怕被包抄,趕緊撤退天津。1948年與1644年,是隔了304年之遙,但是地形、局勢並沒差異多少,以今推古,我們多少可以臆測當初明清對壘局面,甚至還有吳三桂的處境問題。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 第5張

且實際上,我們還知道的是,崇禎吊死煤山之後,如果不是吳三桂突然放棄抵抗投降,滿清的王公大臣會議,其決議本就是採納另一個人渣洪承疇的主張,不走山海關,輕裝簡從,儘可能迅速地西經薊州、密雲直抵京城,然後將李自成大軍包圍殲滅的。

只是出征第六天,多爾袞意外遇到吳三桂派遣的乞降密使,才改變了主意,在更便利的山海關,一決雌雄勝負。這些狀況,王霜州先生的那篇《細說清軍入關之戰》已經說得很明白,本文也參考他很多意見。

所以說,吳三桂這個人,說是“漢奸”沒問題,說他是亂世魔鬼都差不多,爲一己榮華富貴,大肆屠殺同胞與同志,後半生走的就是“屠夫之路”。但是,明亡的責任他確實一個人揹負不起。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 第6張

更爲重要的是,我一直認爲,凡事“物必先自腐而後蟲生”,明亡首先是自己實在潰爛的不行了,沒有李自成也必有李他成,沒有滿清也會有滿濁蜂擁而上。明後期,是徹底失去民心了。民心一關能守,萬夫莫敵;不然一千個巍巍峨峨的山海關又如何,照樣潰於蟻穴。這是漢人賈誼《過秦論》第一段就搞清了的。

明亡的悲劇,首先該檢討、該反省的是自身。當權者治國無方、爲官者貪腐成蠹、機制上視民如敵、既得利者作威作福、連知識分子也都沒有了良知,士大夫們突破底線地不要臉。朱門酒臭,路皆餓殍,幸福感只存在於權勢階層,這樣的國度早晚要亡,不亡也沒天理。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死守山海關,明朝還能延續嗎? 第7張

明亡的賬,該主要算在大明自己身上。滿清也好,吳三桂也罷,他們只是大明崩塌的最後推手。他們只是殘暴,該受永遠的譴責,而非推翻朱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