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魏延的重門戰術非常奏效,爲何之後卻放棄這個戰術呢?

魏延的重門戰術非常奏效,爲何之後卻放棄這個戰術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魏延,估計大家都會很熟悉。這哥們是《三國演義》後期,諸葛亮手上碩果僅存的大將。不過,這麼個人也在諸葛亮死後,因爲搞不清反沒反的原因就被馬岱給斬了。那麼,魏延作爲蜀漢後期第一猛將,到底有沒有點真材實料呢?還真的有,他的這個策略如果蜀國貫徹執行,三國將大大延長。

魏延的重門戰術非常奏效,爲何之後卻放棄這個戰術呢?

魏延是劉備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他是劉備的部下,算是老資格。這裏面就要說說我們的羅貫中同志,非要強行加戲把魏延寫成韓玄的部下。魏延一路跟着劉備打打殺殺,終於在劉備攻打益州時候混出了頭。由於作戰勇敢,成爲了牙門將。而後,在劉備進漢中王時候,力壓五虎上將成爲蜀國重鎮漢中太守,掌管漢中民政軍政。這裏各位看官不要噴,雖然歷史沒有五虎上將,好歹趙雲的資格也是比魏延老的。看來,劉備還是看不上趙雲,後來多虧諸葛丞相,趙雲才能位列五虎上將。不然,這第五虎羅貫中就給了魏延了。能把漢中給了魏延,那魏延肯定也是有點本事的。魏延放話了:“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爲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爲大王吞之!”這口氣很大啊,曹操來了我都擋得住,要是個偏師,直接就幫主公你滅了。這個魏延爲啥有這麼大的自信的,這個勇氣不是梁靜茹給的,是他從軍多年的經驗。

魏延的策略學名就叫重門戰術,通俗叫法就是虛內守外。由於漢中與關中中間隔着秦嶺,使得蜀中像個大保險箱。在東吳保護側翼安全的前提下,想要進入蜀中必須穿過秦嶺。而秦嶺險峻,只有幾條山谷可以通行。魏延就是以重兵守住各個關隘,如此魏軍進攻漢中,最後由於運輸困難,糧食吃完就必須退兵。這個計策,蜀國一直都貫徹執行了下來。在曹真攻打漢中時候,諸葛亮就是派兵在子午谷堵住魏軍,又趕上連日大雨,最後魏軍糧食吃完後不得不撤兵。此戰術如果一直執行,蜀國至少不會這麼快就滅亡。理想是豐滿的,現實確是骨感的。諸葛亮死後,情況就變了。

接替諸葛亮的是姜維大將軍,姜維可是諸葛亮最器重的將領。不過,在防禦漢中的問題上,姜維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見解。姜維認爲這種戰術“只可禦敵,不獲大利”,要想獲得大勝就必須“斂兵聚谷”。這個方針就是關門打狗策略。利用漢中大保險箱地形,退守漢樂二城,敵軍攻城,再封住山谷,就可克敵制勝。這個方法看起來很完美,實際姜維太高看蜀軍的戰鬥力了。蜀軍自諸葛亮時代開始,單兵戰鬥力就無法與魏軍相比。諸葛亮靠治軍使得蜀軍整體戰鬥力得到提升,可以與魏軍相抗衡。在姜維時期,如果採用這個策略,不可避免的蜀軍就要與魏軍進行野戰,蜀國兵力匱乏,戰力又差。姜維的計策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而歷史也給了姜維響亮的耳光。

魏延的重門戰術非常奏效,爲何之後卻放棄這個戰術呢? 第2張

在鍾會進攻漢中的戰役中,鍾會根本不理會蜀軍的策略,分兵包圍漢樂二城,然後就揮軍進攻益州。漢中的蜀軍只得望成都興嘆,最後繳械投降。不過,姜維的計策也是限於當時形勢所迫。此時蜀國內政不穩,戰和不定,姜維領兵人數較少,也只能採取此種策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