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經濟中心南移,開封爲什麼能勝出呢?

古代經濟中心南移,開封爲什麼能勝出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北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1926年1月2日,金國的東路統帥完顏宗望在今北京密雲附近擊敗宋軍,大宋的整個北線防禦全線崩潰,估計是完顏宗望也不會想到,在這個月底31日就能包圍大宋的東京汴梁城。

其實,只要完顏宗望攻破中山(今河北定州),到達東京汴梁不過就是10天的路程。

在開封圍城戰未果之後,完顏宗望只能率領大軍撤退,然而由於宋金之間談判崩潰,1926年秋天金兵再次伐宋。

11月20日,完顏宗望從真定出發,於12月10日到達東京汴梁,相比於上一次29天的行軍路線,這一次明顯是“輕車熟路”,僅僅用了20天的時間。

這一次,大宋王朝就沒有上一次的好運了,金兵俘虜了徽欽二宗,在搶劫一空後,大搖大擺地北上而歸。

可以說,北宋定都開封是一個極爲錯誤的定都行爲,在北方喪失幽雲十六州的情況下,開封北面沒有任何天險,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如入無人之境。

那麼,北宋又爲何要定都開封呢?而不去定都更有軍事戰略價值的長安和洛陽呢?

相比於北宋都城開封,長安、洛陽地理位置有哪些優勢?

中國古代著名的都城,其實就那麼幾個,長安、洛陽、南京、北京,而北京是在元朝之後纔開始定都,在元朝之前,北京是一個很偏僻的地方。

南京雖然被稱爲六朝古都,其實地理位置很偏僻,沒有產生過一個大一統的朝代,相比之下,開封作爲八朝古都,也沒有產生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在開封定都扎堆是在五代時期,平均每個朝代的壽命只有十幾年時間。

主要原因就是,開封地理位置太差,由於開封地處黃河以南,而黃河又不具備防守,一旦北方的遊牧民族突破燕山防線,就可以直奔開封。

然而,對於北宋來說,最大的悲劇就是,沒有收復幽雲十六州,北方缺乏天然屏障,在靖康之恥之前,大宋與遼國的多次軍事衝突都能看得出開封不足守。

仁宗時期,樞密副使富弼在總結宋朝對西夏作戰屢戰屢敗的時候,就提出建都開封是拖累的論斷,認爲開封“所謂八面受敵,乃自古一戰場耳”,北宋滅亡後,很多人史學家都認爲靖康之恥的發生,就是因爲北宋定都在開封。

當時很多有識之士都認識到這個問題,從而提出自己的建議,北宋名臣范仲淹曾經說過:“洛陽險固,而汴爲四戰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陽。”

秦觀也曾經表示:“臣聞世之議者 ,皆以謂天下之形勢莫如雍(長安),其次莫如周(洛陽),至於樑(開封),則天下之衝而已,非形勢之地也。”

古代經濟中心南移,開封爲什麼能勝出呢?

可以說,長安、洛陽都是上千年的古都,長安建都1200年,是秦朝、漢朝、唐朝等大一統政權安身立命之本。長安之所以盛產大一統政權,自然與長安所在關中地區有很大關係。

關中地區較爲封閉,想出容易,想進困難,戰國時期關東六國奈何不了秦國,從軍事角度來說,主要就是很難打進關中。

洛陽號稱建都1500年,地理位置也是得天獨厚,“洛陽坐擁山川之險,四周羣山環繞,東有成皋,西有崤函,北通幽燕,南對伊闕;同時又有黃河天險,足以抵禦北方的威脅”。

可以說,長安、洛陽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的,可以長期定都的王都,爲何北宋沒有定都這裏呢?

北宋爲何沒有學習漢、唐,將都城定在長安和洛陽?

中國古代歷史,按照時間段可以劃分爲上古史和中古史,以及近古史,其中中古史就是秦朝建立之後到宋朝建立之前。

這段時間恰恰大多數王朝都以長安、洛陽爲都城,這表現了中國古代的東西政治走向,也就是當時的朝代統一,大多數都是自西向東完成統一,因此,長安、洛陽的地理位置很好。

然而,這種政治生態在唐朝時期發現了變化。

以長安來說,主要是依靠關中地區千里之地的土地來作爲給養,在隋唐之前尚可,因爲人口較少,關中平原的糧食就夠用。

然而從唐朝開始,長安的人口越來越多,這就需要從關東向關內運送糧食,在魏晉南北朝後,隨着生產工具的南遷,南方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全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

古代經濟中心南移,開封爲什麼能勝出呢? 第2張

因此,從江南地區向關中運輸糧食,已經成爲常態,然而在交通工具並不發達的古代,運糧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即使是大唐盛世也很難解決這個問題。

爲了應對這個問題,早在隋煬帝時期就開始營建東都洛陽,並且修建運河,使得洛陽可以與大運河相通,爲的就是運糧方便,降低成本。

在唐高宗時期,經常搬到洛陽去,到武則天稱帝的時候,則以洛陽爲神都,一方面爲了擺脫長安的守舊勢力,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解決糧食的問題。

可以說,在唐朝時期,長安作爲都城在糧食安全上存在很大隱患,因此,帝王都積極開拓洛陽爲東都,洛陽的地位逐漸上升。

然而安史之亂後,長安被毀,洛陽飽受戰火,經歷唐朝後期到五代的軍閥混戰,最終就是徹底摧毀了關中的經濟基礎

即使想要定都洛陽,其實也面臨黃河改道後,運糧成本增加的困難。

相對於長安、洛陽來說,開封雖然軍事地位不足,但是運糧成本低,按照北宋的運糧路線,糧食從南方走水路,過揚州,經過通濟渠就可以運到開封,十分方便。

以宋朝的國力,如果學習唐朝定都長安或者洛陽,那麼糧食肯定是供應不上的。

當然,能夠遷都到洛陽,也是北宋一直嘗試的,在朝堂之上爭論很久,最後到趙匡胤去世後也沒能解決這個現狀。

趙光義北伐失敗,致使北宋在定都問題上處於被動

其實,相對於漢、唐來說,北宋又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北宋他壓根就不是一個大一統的政權,由於無法收復幽雲十六州,就導致大宋北面沒有防禦屏障。

除此之外,宋朝開國時期的統治根基並不穩固,秦朝、漢朝和唐朝,其實都是以關中爲根據地,然後一統天下後順理成章定都長安的。

宋代並不是這樣的,由於安史之亂後長安和洛陽已經遭受重創,根本也不具備統一的政權,北宋最終能夠統一除幽雲十六州外的地盤,完全是以中原爲根基。

在北宋初期說遷都到長安或者洛陽,其實都是不現實的事情,當時西部好多地區已經落入其他民族之手,比如北宋時期就在河西走廊崛起的西夏政權,距離關中是一步之遙,如果北宋定都長安,即使不面對糧食問題,也要遭受西夏的侵擾。

北宋唯一一次能夠遷都的機會,其實就是趙光義北伐擊敗遼國後,收復幽雲十六州,這樣宋朝將會有更大的主動性,遷到長安是不現實了,遷到洛陽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趙光義北伐時候,最終的結果就是,兩次大規模北伐遼國都沒能成功,最後含恨而死,從此之後,宋朝就陷入“談遼色變”的境地,宋朝對遼國的外交政策由進攻轉爲防守。

這個時候,如果北宋放棄汴梁,那麼意味着北方將無險可守,等於將中原拱手讓人,爲此北宋開始在開封大量養兵,將開封打造一個強大的人工軍事要塞。

根據史料記載,趙匡胤開國時,開封只有20萬禁軍,然而到趙光義時期,擴充到了66萬,到宋仁宗時期,直接擴充到125萬。

大量的軍隊,自然需要更多的糧食補給,漕運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了,這使得宋朝更不能輕易遷都。

可以說,趙光義文采武功於一身,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北伐收復幽雲十六州。

史論縱橫說:

總結起來,北宋建都開封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宋代的危機,而這種危機的不斷髮展,反而使得建都開封形勢更加險峻。

當然,宋朝也一直在加強對開封的防禦工事,到北宋末年的時候,開封已經形成大宋最北部最堅固的軍事城堡,頗有點明朝建都北京時,“天子守國門”的氣魄。

從這個角度來說,定都開封是不得已而爲之的辦法,靖康之亂的發生實際上也不是因爲開封城不堅,而是因爲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等等因素導致的。

與其說北宋亡於定都位置不佳,亡於金人過於強大,不如說亡於大宋自己。

唐玄宗時期,正處於大唐盛世,長安城又是何等的堅固,結果安史之亂髮生的時候,唐玄宗直接棄城而逃,當統治者對自己的軍隊不自信時,再堅固的城牆也抵擋不了崩塌的內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