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盤點中國古代六大古都,它們爲何能成爲帝國中心?

盤點中國古代六大古都,它們爲何能成爲帝國中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古代六大古都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公元前202年2月,漢王劉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後,建立漢朝,定都洛陽。

劉邦對洛陽很滿意,當年跟着他起事的將士們也很高興。這些人都是山東(崤山以東)人,洛陽離老家近,無論從其勢力範圍,還是從衣錦還鄉的角度衡量,此地作爲都城,都是最佳選擇。

然而3個月後,一個叫婁敬(他也是山東人)的小人物來到洛陽城,面奏劉邦,勸說他遷都關中。

這惹得那些既得利益者大不高興,他們紛紛勸阻劉邦,理由是:洛陽是天下的中心,大吉大利;而關中是亡秦之都,很不吉利。

大約1500年後,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猶豫了很久,最終定都南京。這跟他手下的謀臣良將多爲南方人有關。

其實,他心中理想的都城不是南京,而是長安或洛陽。他曾派皇太子朱標巡視西北及洛陽,研究遷都的可能性。

但從歷史大趨勢看,即便沒有朱標的暴斃,遷都長安或洛陽亦無可能實現。

燕王朱棣後來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得皇位,幾經曲折,把都城遷到了他的根據地——北京。這纔算爲大明王朝確定了延續200多年基業的政治中心。

1、長安:中華帝國前半段的絕對核心

婁敬是用一大通美化長安的說辭說服劉邦的。張良在其中“添油加醋”。

劉邦起初定都洛陽,內心深處有依循東周都城舊例的意思。

婁敬於是重點拿東周的衰落說事兒。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歷史離劉邦的時代不算久遠,周天子雖處天下之中,天下諸侯卻沒有一個甩他。爲什麼?

婁敬說:“非其(周天子)德薄也,而形勢弱也。”

他緊接着話鋒一轉說,相比洛陽,長安的形勢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具體說來:

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爲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張良也說,關中不僅土地肥沃,農業發達,最關鍵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阻三面而守衛京師,獨以—面朝東,對各諸侯國起着相當大的震懾作用。

劉邦決定聽從他們的“忽悠”,遷都長安。他頭腦一發熱,也沒去細想:關中“形勢”這麼好,秦朝怎麼會二世而亡呢?

在以後歷朝歷代的定都之爭中,我們可以經常聽到某地形勢險要,適於定都之類的話。這些地方包括長安、洛陽(對,主張定都洛陽的人也說洛陽險要)、南京、北京等等。

歷史讀多了,就知道,這不過是謀臣們慫恿帝王的話術罷了。

形勢再險要,地勢再虎踞龍蟠,守城還得靠人,難道靠石頭?一個王朝到了末路,曾經固若金湯的都城不也說破就破,有的一破還好幾次呢。

不管後話如何,當時還好劉邦聽了婁敬、張良的話,這纔有了中華帝國前半段唯一的超級都城——長安的誕生。

秦始皇統一六合,定都關中,不過是本地人順勢而爲。劉邦選擇關中,是外來政權對關中的認可,對長安的意義不言而喻。此後,隋唐兩代,仍舊定都長安,是兩代的發家都有賴於關隴集團的撐腰,自然離不開他們的龍興之地。

唐朝沒必要像西漢初年一樣離開政治根據地,另擇新都,根本上還是由他們的敵人決定的。

漢、唐兩個大一統帝國,邊患均來自西北,前有匈奴,後有突厥。長安作爲都城,戍邊功能比起中原地區的城市強大得多。

而且,帝都直抵前線,極大的危機感倒逼定都於此的朝代均崇尚武力,力圖開疆拓土,前有漢武帝,後有唐太宗。

在漢唐成就霸業的極盛時期,隨着帝國版圖的西擴,原本偏居西北的長安亦漸居中央,成爲名副其實的帝國中心。

盤點中國古代六大古都,它們爲何能成爲帝國中心?

2、雙中心:帝國都城的東移與反覆

從西周到唐末,中國的主要都城,除了長安,就是洛陽。

與西漢的開創者劉邦一樣,東漢光武帝劉秀也面臨着定都何處的二選一難題:

長安,還是洛陽?

劉秀集團的主力來自南陽、河北豪族,比起長安,定都洛陽離這兩大政治根據地更近。

一般而言,統治集團都力圖將首都定在與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據地不遠的地方。周、秦、隋、唐如此,遼、金、元、清亦如此。在明朝,明太祖選擇南京,明成祖選擇北京;中華民國時期,袁世凱選擇北京,蔣介石選擇南京,同樣如此。

相比之下,漢高祖劉邦的不同尋常即在這裏。他爲了成就更大的霸業,寧願舍近逐遠,離開洛陽去了長安。

唐代以前,中華帝國的外部敵人主要來自西北邊境。所以,一個進取的王朝,更偏向於定都靠近前線的長安,而一個守成的王朝,則會選擇相對遠離前線的洛陽。

劉秀不似劉邦,決定了東漢不如西漢。

東漢國力遠不如西漢,打匈奴,打羌,都很困難,只能建都洛陽,尋求自保。以後定都於此的西晉、曹魏都是如此。

不過,洛陽確實有它獨特的優勢——糧食。

洛陽在地理位置上地處天下之中,四通八達,在糧食供應上有基本的保障。各地區朝貢的調集,商貿上的往來,都非常便利。

因此之故,定都長安的隋唐兩代,從未放棄營建洛陽,呈現政治雙中心的格局。

唐代多任天子都曾從關中逃荒,像乞丐一樣就食洛陽。

根據全漢升的統計,唐玄宗執政頭二十五年裏,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呆在洛陽,而每次去洛陽都是因爲糧食問題。

這實際上反映了經濟重心東移之後,洛陽的漕運優勢遠勝於長安。

但還有一個問題:偌大中國,從西周到唐代兩千年,定都爲什麼非長安即洛陽,難道沒有第三處選擇嗎?

歷史學家周振鶴對此有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他說:

因爲古代從整個統一王朝的疆域而言,主要部分是在黃河與長江流域。而且從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一直到唐代,文化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這正是中國早期首都必選在黃河流域的基本原因。在黃河流域最適宜建都的地方,除西安、洛陽之外,我們的確至今不能想出有第三處。

由於兩地建都的時間都很長,還形成了強大的歷史慣性,帝王們選擇都城時,都會不自覺地先考慮歷史傳統。

盤點中國古代六大古都,它們爲何能成爲帝國中心? 第2張

3、開封:都城東西/南北變遷的過渡

中國三千年來的都城變遷,用兩條線就能劃出個大概:

第一條,從周朝至北宋,都城大體平行分佈在渭河及黃河中游的東西走向,沿着西安、洛陽、開封一線,呈東西向波動遷移。

第二條,從北宋至今,都城主要建立在開封、杭州、南京和北京四地,大體沿京杭大運河,呈南北向分佈。

不難看出,這兩條都城分佈線以開封爲交點。開封作爲北宋都城,是中國都城變遷由東西橫軸轉向南北縱軸的過渡。

安史之亂徹底改變中國。此前北方經濟優於南方,此後南方經濟實現逆襲。

對於仍然定都長安的晚唐而言,運河控制權決定了王朝的存亡。一些跋扈的藩鎮動輒切斷汴渠漕運,對中央進行經濟封鎖。最危急的時候,揚州的三萬石大米終於運到長安,皇帝對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活矣!”

長期戰亂、氣候劇變以及運河經濟崛起,種種因素決定帝國前半段兩大都城,雙雙衰落,且再無迴光返照之日。

在爭奪運河的過程中,汴州(即開封)脫穎而出。它控制着汴河到黃河的入口,是運河的一個關鍵點。控制它,就可以截留漕運的財富。

公元907年,軍閥朱溫以汴州爲基地,滅了唐朝,建立後梁,拉開五代十國的序幕。

五代時期,北方政權除後唐定都洛陽,其他四個王朝均定都開封。

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北宋,仍以開封爲都。但與歷代開國君主一樣,他也有傳統都城情結,曾有遷都長安之意,因遭趙光義等人反對而作罷。

但很多人認爲,定都開封是北宋最大的失策,更有甚者將其與北宋的滅亡聯繫起來。

事實果真如此嗎?

經濟方面,與長安、洛陽在唐後期走下坡路相反,開封城在隋唐五代時期卻處於上升期。

開封因大運河而繁榮,地處中原腹地,黃金水道交錯,每年漕糧定額600萬石,足以保障百萬人口的生存以及王朝的運轉。而同爲百萬人口的唐長安城,由於路途遙遠艱險,一般每年漕運量僅100萬石左右,還曾因缺糧引發禁軍騷亂事件。

軍事方面,隨着西方突厥族的滅亡及北方契丹族的崛起,國家的防禦重點,從西北轉向正北或東北。

這時,如果定都長安或洛陽,京師本身雖然有山河之固,但由於國都偏西,並不利於整個國家抵禦外族。

北宋定都開封,客觀上無山川可憑恃,所以用主觀努力進行彌補:

一是在京城四周構築防禦設施,把開封建成一座軍事堡壘;

二是宋太宗兩次發動收復幽燕的軍事行動,企圖奪回長城防線,可惜均以失敗告終。

但不管如何,開封確實只能是北宋最好的帝都選擇了。

4、在南方:經濟中心≠最佳都城

唐代以後,中國政治地理格局,徹底由東西對立轉向南北對峙。

在唐之前,以東西對立爲主,關中地區憑藉地理優勢,輪番上演武王滅殷、秦始皇翦滅山東六國、劉邦戰勝項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北周吞併北齊等歷史進程。

唐以後,以南北對峙爲主,如五代與十國、契丹與北宋、金與南宋、蒙古族與南宋、明與蒙古及滿族、清與南明等。

南宋是北宋滅亡後,宋室南遷在江南建立的政權。都城臨安(杭州)成爲中國古代相對統一政權下最南端的都城,同時也是經濟中心與政治中心合一的典型。

但南宋是偏安政權,都城實現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合一併不奇怪。如果是大一統王朝,這種現象則可能是一種禁忌。

在中國歷史上,就統一政權而言,國都建在全國經濟最富庶地區的例子並不多見,數得上號的,可能只有東漢、西晉定都洛陽,明初定都南京等。

漢唐時期的長安,其實並非帝國的經濟中心。關中雖然富庶,但漢朝的經濟中心在河北、河南一帶,隋唐以後更往南轉移。

東晉名相王導說過,古之帝王不以豐儉移都。

出於穩定國勢和向外發展的需要,以並不十分富裕的地區作爲都城,是一種常態。這樣才能保持經濟與文化的流動性,避免畸輕畸重,有利於整個國家的協調發展。

這麼說來,即便再給南宋十個岳飛,也不可能收復中原。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分析,從南宋定都富庶之地的那一刻起,就埋下了日後蒙難的種子。

盤點中國古代六大古都,它們爲何能成爲帝國中心? 第3張

5、北京:中華帝國後半段的絕對核心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必須分離,這是一條不成文的定都法則。但是,政治中心與軍事重心必須重疊,這是另一條不成文的定都法則。

歷代君王都謹守不違。稍有差池,就是血淋林的教訓。

政治中心與軍事重心一旦分離,身處軍事重心的統帥若心懷異志,起兵相向,處在政治中心的帝王們就權柄堪憂。

這種事,歷史上發生過好幾次,比如唐安史之亂、明靖難之役等。

歷史學家譚其驤曾精闢地提出,國都選址要兼顧內製與外拓,服從全局,審時度勢,縝密考慮每一地區國防地理位置的得與失、優與劣。

自1153年金海陵王定都中都(今北京)之後,北京就成爲中國北方乃至全國的首都,歷經元、明、清,迄今860多年,沒有第二座城市可與之比肩。

放在中國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也只有唐朝之前的長安能與之媲美。

爲什麼?用譚其驤的理論進行分析,不難看出北京作爲帝都的優勢:

一是在南北對立格局中,北方處於絕對優勢,都城必須在北方;

二是唐宋以後,東北地區及蒙古高原的少數民族陸續興起,致使地處東北、蒙古高原和中原三大地區樞紐位置的北京城成長爲全國首都。

還有一個經濟原因,北京處於京杭大運河頂端,交通便利,易於吸收南方財富與漕糧。

保守估算,從明成祖遷都北京起,至蔣介石定都南京止,北京連續做了500年的首都。期間,儘管有遷都之議,但從無遷都之實。

縱觀歷史,選對一個國都,對於帝國的強弱盛衰,具有無形的影響力。

帝都定後,天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