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古代“舉人”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揭祕:古代“舉人”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古代無數寒門士子人心心念唸的夢想。科舉制自隋朝開創後,無疑是封建王朝最偉大的政治發明。在科舉制之前,朝廷需要的人才是怎麼來的呢?除了父業子承外,舉孝廉也是一種渠道。

然而,“舉孝廉,父別居”;“舉孝廉,濁如泥”等俗語,也說明察舉制並不能讓人才流入朝廷。自隋文帝一統天下後,他爲吸引天下讀書人來爲朝廷效力,發明了通過考試就能做官的方式,名爲科舉制。唐代,科舉制的運行制度愈加完備,“學而優則仕”成爲人們共識。自此雖然歷朝歷代政權更迭,但科舉制一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廢除。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讀書往往被古人被視爲一件大事,稍微富裕一些的農民家庭常會爲孩子僱一名塾師來授課,以期一朝光耀祖宗門楣。重視到了什麼程度呢?父親考試考不上,兒子接着考,兒子考不上,孫子接着考。明代清官海瑞就是父親一直考,直到海瑞考中後才罷休的。

科舉制一共分爲四級。從易到難層層篩選,在全國範圍內優中選優,其實也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容易。

揭祕:古代“舉人”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第一級是院試。

由各省學政主持,考場一般設置在各地縣府。參加者名爲童生(儒生),三年之內可考兩次,考中者名爲秀才(生員)。

考中秀才後一般來說雖不能爲官也是可以享受一些特權的,比如說免稅、免徭役、見官免跪拜、犯事不用刑等。

這其實已經是了不得了,因爲同時代的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目不識丁,聽見衙門裏的“威武”都會唬得連忙下跪。秀才在鄉鎮裏也算數的上名的人尖兒了。

第二級是鄉試(秋闈)。

皇帝會特派官員來負責鄉試,考場設在京城和各省省會。參加者爲秀才(生員),通過考試後就被稱爲“舉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是有做官的資格的,如范進中舉後,那些報喜的隨從,都一個勁兒的喊“舉人老爺”,一向看不起他的老岳父,也一個勁兒的誇自家女婿是天上文曲星下凡。這說明舉人真的已經十分難得了,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說舉人就是祖墳冒青煙了。

舉人一般在地方上任職,偶爾有遞補的機會會升任到縣裏。在今天可能相當於縣委書記。

第三級是會試(春闈)。

皇帝派欽察大臣來負責會試。考場設在京城。參加者都是舉人。通過考試後,稱“貢士”。考試第一名稱“會元”。

第四級是殿試。

主考人是皇帝,考場設在皇宮。參加者爲貢士。

在會試同年四月開始殿試。到這一階段,基本上也是全國各個省份拔尖的人才互相摩擦了,畢竟實力不行的早就被篩下去了。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錄取三名,分別爲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所有及第的人都可以直接授官,稱爲“天子門生”。皇帝會從這些人中選人入翰林院,作爲未來內閣大臣的候選人。

揭祕:古代“舉人”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第2張

一般來說,進士外出做官最低是地方縣裏,而地方縣裏也是舉人要花十幾年的時光才能爬上來的。在當地知府做一知州,相當於今天的市委書記。有才華的人再升任布政使或巡撫,這便是省級官員了。還有一些人會進入六部,甚至會進入內閣成爲大學士。這一切,進士出身只是最低要求,想要升官畢竟還得能力加持。

結語

而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後收入微薄,甚至還買不起房子。范進中舉後都有人送四進的房子,面積大又寬敞還有僕從。而研究生呢?研究生畢業後能有“舉人”的待遇嗎?

不久之前,中傳研究生跳樓的新聞在我耳邊默默迴響。總之,古代能中舉人,做官也罷、繼續考也罷,都能活得很好。而今天,研究生的學歷貶值速度超乎想象,所以說,今天的研究生也根本無法和古代舉人相比。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