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在真實的歷史中,宋朝官員的俸祿標準是怎麼樣的?

在真實的歷史中,宋朝官員的俸祿標準是怎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宋朝官員俸祿標準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在熱播電視劇《清平樂》裏有這樣一幕:

范仲淹被貶黜時,曾經與晏殊進行過一番談話。談話時,范仲淹主動提到自己的俸祿,說:“我官位不高,一年的俸祿卻有三十萬錢。一畝中等土質的田地,豐年可得一斛粟,賣三百錢,三十萬錢便是千畝田地一年收入,其中尤需天時地利人之辛勤勞力。我若不盡己責,無功而食,那我與天之螟、民之螣,有何分別啊?”

在真實的歷史中,宋朝官員的俸祿標準是怎麼樣的?

顯而易見,范仲淹這不是在炫耀,而是表達自己要勤勉工作、愛民如子,纔對得起朝廷發放的這份俸祿。

在宋朝,1000錢等於1貫,1貫約等於1兩銀子。這就是說,范仲淹一年的俸祿約爲300兩銀子。

不過,影視劇畢竟不是正史,所提供的俸祿數據只能作爲參考。那麼,在真實歷史裏,宋朝官員的俸祿標準是怎麼樣呢?

宋朝對官員實行九品十八級的制度,最高爲正一品,最低爲從九品。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宋朝正一品包括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太尉、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他們的年俸爲1440兩銀子。從一品爲尚書左右僕射、樞密使,即我們通常所稱的宰相,他們的年俸爲3600兩銀子。

看到這裏,有的讀者可能不太理解,爲什麼正一品官員級別高於從一品官員,爲什麼前者的年俸遠遠低於後者呢?這是因爲,宋朝時期,所有的正一品官員,均爲加官、虛銜,不是常職,手裏沒有實際職權,因而年俸反而低於從一品官員。

在真實的歷史中,宋朝官員的俸祿標準是怎麼樣的? 第2張

在從一品以後,正二品的參知政事、門下侍郞、中書侍郎、知樞密院等官員,年俸爲2400兩銀子;從二品的六部尚書、節度使、觀文殿大學士、左右金吾衛、左右衛上將軍等官員,年俸爲720兩銀子……就連從九品的承務郎、高班、黃門內品、承節、承信等官員,年俸也能拿到約100兩銀子。

這是什麼概念呢?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們就以大家很熟悉的清朝來比較吧。宋朝最低級別的從九品官員,俸祿標準相當於清朝的四品官員(105兩銀子)。而前面的范仲淹,每年300萬錢(300兩銀子)的俸祿,比清朝的正一品文官都高——清朝正一品文官的年俸僅爲可憐的180兩銀子。

這還僅僅是年俸。宋朝官員在年俸之外,還有祿粟、綾絹綿、茶、酒、廚料、薪、蒿、炭、鹽,甚至包括餵馬的草料等實物補貼。衆所周知,官員是讀書人出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必須有差役等人員伺候着。這些差役人員,屬於“臨時工”,國家不給他們發放俸祿,但他們的衣糧、工錢等由國家發放給官員。

這樣一算的話,宋朝官員的實物補助價值會遠遠超過年俸。

不僅如此,宋朝還有一種公使錢。所謂公使錢,是各路、州、軍及刺史以上官員的特別費用,用以宴請、接待費用,類似於清朝時期的養廉銀。公使錢的數額巨大,是年俸的數倍乃至於十倍之多,如從二品的節度使每年的公使錢有2萬兩銀子,且上不封頂。公使錢由官員自行掌握,如果沒有用完的話,可以裝進官員的荷包。只要不被言官彈劾,它就是官員的合法收入。

不過,1044年,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使用公使錢爲打了勝仗的將士們舉行慶功宴,遭到言官彈劾,被貶斥到嶽州當知州。滕子京在嶽州重新了岳陽樓後,請范仲淹寫出了名傳千古的《岳陽樓記》。

在真實的歷史中,宋朝官員的俸祿標準是怎麼樣的? 第3張

官員雖然不種田,可朝廷會給他們分配一塊田地——職田。從宋真宗時期開始,宋朝恢復了職田制度,授予地方官員一定面積的職田。兩京、大藩府的職田最高,有40頃,約2萬多畝。就連偏遠地區的小縣縣令,都有7頃田地,約4600多畝。官員將職田租給佃農耕種,每年坐享其成,也是一筆豐厚的收入。

宋朝的朝廷對官員很體貼,“愛屋及烏”之下,連他們的家屬都照料得無微不至。官員到地方上做官,是不能攜帶家屬的。期間,家屬的贍養費和米、面、肉等生活用品,一律由國家財政承擔。這樣一來,官員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了。

最後,我們姑且以宋朝名臣包拯爲例,來看他一年的收入水平吧。

嘉祐元年(1056年)12月,包拯被任命爲權知開封府,開封是北宋的都城,權知開封府屬於副職,但由於開封府牧、尹不常置,因此包拯是事實上的開封一把手。“開封有個包青天”,說的就是包拯權知開封府期間的事情。

當年,包拯的俸祿,加上公使錢、職田收入等,約有20856兩銀子。此外,包拯還領到了2180石大米、180石小麥、10匹綾、34匹絹、2匹羅、100兩綿、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乾草……

包拯爲什麼不怕土豪劣紳?因爲他比一般的富豪闊綽多了。兜裏有錢,說話就是硬氣。

在宋朝,像包拯這樣級別的官員還有很多。高薪制度,讓官員很高興,可對國家財政形成了沉重的負擔。如果經濟形勢欣欣向榮,倒還不是多大的問題;一旦經濟形勢下跌,問題就越來越大了。宋仁宗爲什麼要啓用范仲淹實施“慶曆新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國家財政囊中羞澀,快要發不起官員的工資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