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區區一個宦官爲何能權傾朝野陷害大臣呢?

古代區區一個宦官爲何能權傾朝野陷害大臣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宦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太監。古時帝王需要人手充實皇宮,照顧自己和后妃們的起居,又怕他們對后妃照顧得太過分,就割去這些人的SZQ,造就了本不是女人,後來也說不上是男人的太監。

一方面由於身體的殘疾,太監在人羣中飽受歧視,非常可憐。可是另一方面,有些太監因爲接近皇帝,漸漸就有了超越一般人的威勢,非常驕橫。更有不少太監竊據了行政大權,覆雨翻雲,隻手遮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就是所謂的宦官專政。

古代區區一個宦官爲何能權傾朝野陷害大臣呢?

由於身體殘疾,飽嘗白眼,又沒有子孫,隨及喪失了天倫之樂和下半身的希望,所以絕大多數太監有些變態的心理。這表現爲外忍而內猜、刻毒而無情,只注重物質的享樂,而沒有能力體驗精神生活的愉悅。又因爲太監多是貧苦人家的子弟,因爲實在沒辦法才辱及先人入宮去做太監,所以很難受到完整的教育。而他們自小就脫離俗世,長期困於深宮之中,所以他們熟悉的不過是勾心鬥角的所謂的宮廷政治,對社會基本上沒有了解。更可怕的是由於耳濡目染的盡是人與人誣害相鬥的醜惡事情,很少有太監還能在心中保留着判斷是非善惡的道德準繩。所以他們做事多是出於私慾,誰對我好便是好人,誰反對我便是壞人,而非出於公心,更難有從天下蒼生的角度做出長遠的考量和規劃。

古代區區一個宦官爲何能權傾朝野陷害大臣呢? 第2張

所以中國古代凡有太監專權干政,都受到世人的唾罵和指責,這不能說是沒有道理。既然太監的社會地位如此低下,在人們眼中是如此不堪,那麼宦官專政的權力又是如何得到的呢?當然是皇帝給的,皇帝總要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保持自身的神祕,讓人難以揣測,讓人在他面前倍感壓力。可是皇帝有血有肉也需要夥伴,這樣的夥伴自然是與他同長於深宮、朝夕相對、形影不離的太監。尤其是東漢中後期皇帝多是幼年登基,大權遂旁落於太后手中,太后一個婦道人家,不得不依靠父兄來支撐局面。久而久之,外戚權重朝野,人們只知有外戚而不知有皇帝,這叫漸漸長大成人,名爲天下之主,而實爲外戚傀儡的皇帝情何以堪?不得已之下,皇帝只有聯合宦官重奪大權,皇帝倚重宦官,則羣臣奏事莫不要經過宦官之手,這就是宦官權力的來由。

雖然宦官專權的根子都在皇權專制,但歷代的宦官專權卻各有特點。比如漢代的宦官多是因爲皇帝爲了對付外戚而有意扶植,明代的宦官專政,則多是因爲皇帝怠慢政事而致大權遺落在宦官手中。漢、明兩朝的宦官專政情況雖嚴重,後果也可怕。但若追本溯源,則可發現,只要皇帝強勢一點,對朝政多花一些心思,多與大臣親近,諸葛亮的說法是親賢臣、遠小人,則可杜絕宦官與權力的那絲聯繫。比如明朝崇禎帝一道聖旨就叫魏忠賢,死無葬身之地。最猖狂的要數唐朝的宦官,安史之亂後,宦官李輔國因爲扶持肅宗登位有功,漸漸掌握軍權。李輔國以後的宦官更加囂張跋扈,自魚朝恩開始,竟掌控了當時中央禁軍的神策軍,以至於皇帝成了包圍在宦官和他們領導的軍隊中的籠中小鳥,稍有差池則被宦官隨意廢除。

到了這一步,國家之興亡,宗廟之斷續,已不問可知。這也許也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