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一生勤勉執政,崇禎皇帝的一生有多可悲?

一生勤勉執政,崇禎皇帝的一生有多可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歷史上風雲人物輩出,崇禎皇帝的故事大家聽過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崇禎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不算南明),但崇禎皇帝並不算是一個“合格”的亡國之君;因爲崇禎皇帝與歷史上其他的亡國之君不一樣,他不貪色、不昏庸、不暴戾,甚至嚴格來說,他還算是一個明君。他17歲繼承哥哥天啓皇帝朱由檢的帝位,按理說,成爲皇帝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但年輕的崇禎皇帝,並沒有歡喜,因爲他接手的是一個風雨飄搖、支離破碎的帝國。

當時的大明王朝,內憂外患,外有遼東的女真人虎視眈眈,內有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而且朝中的東林黨和閹黨還鬥得不可開交;總之吧,崇禎皇帝所接手的絕對不是什麼美差,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而崇禎皇帝爲了守住祖宗留下的基業,那也是殫精竭慮,據史料記載,崇禎皇帝二十多歲時,就已生白髮,而且還長出了魚尾紋。

按理說,崇禎皇帝如此勤勉執政,應該算是一個好皇帝,爲何就不能阻止大明王朝的滅亡呢?其實,崇禎皇帝雖然是一個勤勉的皇帝,但他的勤勉卻是用錯了方向,比起他的哥哥朱由校,他的帝王之術差的實在是太遠了,他不僅沒有治國之謀,而且還沒有任人之術,除此之外,他的性格上也是有缺陷的,他嚴苛、猜忌、多疑,這對帝王而言可是非常致命的。

一生勤勉執政,崇禎皇帝的一生有多可悲?

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累積換了十七個刑部尚書和五十個內閣首輔,平均一年換一個刑部尚書和三個內閣首輔,這個頻率堪稱古代帝王之最了;崇禎皇帝此舉導致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爲國效力了。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好培植私人勢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監;這和當初天啓皇帝朱由校給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臨終囑託何其相似?

天啓皇帝朱由校雖然長時間不上朝,朝中大小事宜都交由太監魏忠賢去操辦,但魏忠賢只不過是朱由校的棋子而已,在本質上而言,朱由校是刻意利用魏忠賢組建閹黨去平衡朝中勢力,東林黨那羣人,能力還是有的,畢竟都是精英階級;但東林黨人抱團極爲嚴重,而且都是一羣自私自利的“僞君子”,如果想用他們,就必須時刻打壓他們。

總體來說,天啓皇帝朱由校在位時期,朝中的大小勢力平衡的相對來說還是很不錯的,有魏忠賢這把“刀”在,東林黨人也只好乖乖聽話了,凡是不聽話的,都被魏忠賢除掉了。在天啓皇帝朱由校去世前還給弟弟朱由檢說要好好重用魏忠賢,但朱由檢並沒有聽哥哥的話,上位不到一個月,便把魏忠賢及其黨羽連根拔除,這下東林黨可就一家獨大了。

當然,大明王朝的滅亡,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天災;大明王朝的末年,簡直是華夏曆史上最多災多難的時候,小冰川時期的到來,導致連年大旱,大批百姓成爲流民;而那些掌握大量資源的大家族卻趁機屯糧,過着奢華的生活,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莫過於此;這種情況極大的刺激了貧苦百姓,所以這些人紛紛加入到農民起義軍中,這也是爲何李自成幾次被打敗,又很快恢復實力的關鍵。

一生勤勉執政,崇禎皇帝的一生有多可悲? 第2張

說到這裏,還要說一個明王朝滅亡的關鍵原因,崇禎皇帝雖然對兇暴,但卻又想表現出一副很仁慈的模樣,所以李自成多次被俘,但崇禎皇帝從未想過殺掉李自成以絕後患,反而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而李自成的反心也是極爲堅定,從未感恩戴德,只要有機會,就會跑出去扯大旗繼續造反;而明王朝就是在這樣的反覆矛盾中,消耗掉了最後一絲元氣,最終被李自成攻入京城,大明王朝就此滅亡。

崇禎皇帝的一生,真的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他是一個勤勉的皇帝,甚至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頻繁的更換重臣,以至於朝綱不穩,除掉閹黨以至於朝中勢力失衡,冤殺袁崇煥自廢武功,屢放農民起義軍首領以至於最終亡國。有人說,崇禎皇帝是生不逢時,這其實太擡舉他了,就事論事而言,崇禎皇帝的一生,堪稱“昏庸”,這比不作爲更可怕,明王朝的滅亡,崇禎皇帝自身要負大部分的責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