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中有哪些地位比較高呢?

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中有哪些地位比較高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軍擊敗商紂王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疆域,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但如何牢固控制天下的大片領土,成了周武王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於是,他採用分封制的策略,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一個個諸侯國的建立,鞏固了周朝對於天下的佔據,它們對周王室也起到拱衛的作用。

對於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齊國、魯國、鄭國、宋國、楚國、晉國、燕國、衛國等諸侯國。不過,如果要說周武王滅商之後地位最高的諸侯,則不是姜子牙建立的齊國,也不是周公旦受封的魯國,而是周武王設立的“三監”。周武王消滅商朝後,把商紂之子武庚封於商都,藉以控制商朝後人。在此基礎上,周武王姬發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爲侯,監督武庚,這三個諸侯,被統稱爲“三監”。

首先,周武王姬發消滅商朝後,封商紂王之子武庚於商都,並將商的王畿分爲衛 、鄘 、邶 3 個封區 ,分別由武王弟管叔(東衛管叔鮮)、蔡叔(南鄘蔡叔度)、霍叔(北邶霍叔處)去佔據,以監視武庚,稱爲三監。對周武王來說,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爲西周初期,殷商王室還擁有比較強大的實力,很可能會掀翻剛剛建立的西周。基於此,三監所在的三個諸侯,可謂被周武王賦予重任。換而言之,在西周初期,三監的地位,可謂在齊國、魯國、衛國、鄭國、晉國等諸侯國之上。

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中有哪些地位比較高呢?

管叔,一作關叔,姬姓,名鮮,周武王姬發之弟。姬鮮被封於管(今河南鄭州),爲“三監”之一,史稱管叔鮮。

《逸周書·大匡解》及相關史料中關於管叔的史料,說明管叔是兼王官與地方諸侯雙重身份,也即管叔不僅是一方諸侯,還在周王室擔任一定的官職,這和東周初期的鄭國、衛國比較類似。其中,就鄭莊公來說,正是利用這一雙重身份,從而在春秋初期率先爭霸。與此相對應的是,就本文所要說的管叔來說,被周武王姬發所冊封,而且相當於方伯的重要諸侯,也即是西周冊封的諸侯之長。

同時,管叔作爲“三監”之首,實際上是周初第一位被授予方伯地位的重要諸侯,其擁有率軍征伐和平叛的大權。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周公旦攝政。對此,三監之首的管叔鮮自然是非常不服氣,於是唆使武庚等發動叛亂。結果,周公平定叛亂後,管叔鮮被殺,管國被廢。

蔡叔,周初三監之一。本名姬度,世稱蔡叔度,是周文王的第五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武王姬發消滅商朝後,蔡叔被封於蔡(今河南上蔡)。周成王這位君主即位後,蔡叔與其兄管叔挾紂王子武庚叛亂,被周公旦平定。在此背景下,蔡叔被放逐。後其子姬胡又被封於蔡,爲蔡國和蔡姓的始祖。春秋時,蔡國經常受到楚國的侵擾。公元前531年,楚國滅蔡國。三年後,蔡平侯復國,遷都新蔡(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

公元前506年,蔡國隨吳國伐楚,並攻入楚國郢都。公元前493年,蔡國由於受到楚國的逼迫,在吳國的幫助下,蔡昭侯遷都於州來(今安徽鳳臺縣),稱爲下蔡。公元前447年,蔡國被楚國所滅。由此,非常明顯的是,相對於管叔,蔡叔不僅沒有被殺,其所在的諸侯國還得以保存下來,成爲春秋時期頗有存在感的諸侯國。

霍叔:姬姓,名處,西周霍國的第一任國君,也是霍姓的始祖。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將他的同胞兄弟、也是周文王第八個兒子叔處分封在霍地,並建立了霍國。霍叔處和管叔鮮與蔡叔度,共同負責監督被封於宋國的紂王之子武庚,史稱“三監”,具有很高的權力。對此,在筆者看來,商朝和周朝交替之際,三監執掌征伐,具有很大的權力,也直接關係到周朝的安危。然而周成王時期,由於管叔和蔡叔勾結,商紂王之子武庚叛亂,霍叔自然也被牽連其中。等到周公姬旦平定叛亂後,霍叔處被降爲庶人。不過霍國並沒有破滅,而由霍叔處的兒子繼任霍國的君主。

西周分封的諸侯國中有哪些地位比較高呢? 第2張

公元前661年,也即春秋時期,霍國傳至姬求爲霍伯,“姬求”認爲從前周成王對其祖先霍叔處安置不當,遂自稱霍公,史稱霍哀公,變伯爵爲公爵。晉獻公得知姬求自稱霍公後,心中不平,於是出兵消滅霍國,至於霍國的後人,於是以國號作爲自己的姓氏。總的來說,周武王姬發消滅商朝後,三監是地位最高的三個諸侯國,甚至連齊國、魯國都難以相提並論。不過,等到周公平定商朝後人的叛亂後,三監的地位自然相對下滑,也即周王室不太需要三監來監督殷商後人了。在此背景下,不僅管國被廢除,蔡國和霍國,自然也成爲春秋戰國時期的小國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