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清朝國庫被盜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在清朝的諸位皇帝中,道光皇帝絕對是其中最節儉的一位,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吝嗇。道光皇帝不但對自己吝嗇,對待大臣們同樣如此。在歷史上,常年穿着帶有補丁的龍袍上朝的皇帝,恐怕也就僅此一位了。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道光皇帝身爲富有四海的皇帝,卻還能保持着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這是非常難得的。在道光皇帝的眼中,錢財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不過,讓向來看重錢財的道光皇帝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道光二十三年發生的一起戶部虧空案,居然令大清朝的國庫名存實亡,損失達到900餘萬兩。

道光年間京城共有10處庫房,清朝大部分的布匹錢糧幾乎都存在這裏。在這10處大庫中,存放現銀和值錢物品的共有三處,分別是皇宮中的內庫、內務府的府庫以及戶部的國庫。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第2張

皇宮裏的內庫存放的現銀主要是供清朝皇室應急的銀兩,大約有120餘萬兩的白銀。這些白銀都是50兩一個的大銀錠,封庫之後除非遇到皇室大難,否則不會輕易開啓庫房。所以,雖然內庫的盤查次數很少,但是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庫房,在道光二十三年的那場虧空案中,內庫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失。

內務府的府庫還有一個名稱叫銀庫,不過內務府的這個庫房裏並不存放現銀,其中存放的大多數都是皇帝用來賞賜的古玩玉器,而且這個庫房規模也比較小,非常的好管理。反倒是戶部的清朝國庫,雖然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措施,但是最終卻在道光二十三年爆發的那場失竊案中被搬了個底朝天。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第3張

在古代,戶部裏的銀庫乃是朝廷的命脈。這個銀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國庫,銀庫的安全對於朝廷來說乃是頭等大事。清朝爲了確保銀庫的安全,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措施,並且由戶部侍郎直接管轄。爲了防止管轄銀庫的大臣監守自盜,朝廷規定除了搬運銀兩的庫兵之外,任何大臣都不得進入銀庫。這些出入銀庫搬運銀兩的庫兵,也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可就是在如此嚴格的管理之下,銀庫最後還是被盜了,而且損失數額達到了驚人的900多萬兩。那麼,清朝銀庫裏的這些錢,究竟是怎麼丟的?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第4張

清朝對銀庫的看管還是非常嚴格的 ,除了搬運銀兩的庫兵,任何人都不得進入銀庫。但是這樣也就造成了一個隱患,就是萬一銀庫真失竊的話,要是庫兵們不說,那就誰也別想發現。那麼,既然是這樣的話,道光皇帝最後又是如何得知這件事情的呢?說起來,還是怪這些庫兵們太過貪心。

在當時看守銀庫的庫兵中,有一個名叫張誠保的庫兵,他的哥哥張享智是“萬泰銀號”的老闆,一直想爲兒子張利鴻捐一個“知州”的官。雖然這個散州“知州”僅僅跟一個“知縣”差不多,但是也花了張家一萬多兩銀子,一共裝滿了11個袋子。在當年的農曆十一月初二,張家人擡着這11袋銀子去戶部入庫,結果卻牽扯出了清朝最大的國庫失竊案。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第5張

在戶部幫張享智入庫的庫兵正是其弟張誠保,他在過秤的時候趁旁人不注意,瞞報了4袋銀子,共4100兩。但是等到他想把這4袋銀子夾帶出去的時候卻被其他的庫兵發現,於是只好分給這些庫兵400兩的封口費,剩餘銀兩被運回了“萬泰銀號”。等到第二天時,前一日沒有當班的其他庫兵聽到還有這等好事,於是蜂擁來到張享智家裏以告官相威脅,想要從張家再分到一些銀兩,但是卻被張家人罵了出來。

沒分到錢自覺吃了大虧的庫兵們當然咽不下這口氣了,竟然真的去衙門把張家給告了。正是因爲這幫貪心的庫兵,最終牽扯出了清朝最大的一樁戶部虧空案。據史書記載:“道光二十三年,庫吏分銀不均,內自攻訐,其事不能覆蔽,達於天庭”,出了這麼一件大事,下面的大臣們也不敢隱瞞,立馬就報告給了道光皇帝。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第6張

道光皇帝向來節儉,得知戶部銀庫失竊的消息,說不肉痛那是不可能的。而且,道光皇帝可不笨,他立刻就想到了“此等積慣舞弊之人恐盜用已不止此一次”,於是下令刑部對此案徹查。

經過刑部的查證後發現,戶部庫銀虧空非常嚴重,大清朝國庫可以說是名存實亡。按照戶部歷年賬冊上的記載,銀庫中至少應有白銀1200餘萬兩的結餘。可是經過刑部實地查證後發現,戶部的銀庫此時實際庫存尚不足300萬兩,也就是說銀庫裏有900餘萬兩的白銀被盜。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第7張

當時清朝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四千餘萬兩,和雍正時期的朝廷收入根本沒法比,甚至連乾隆時期都大大不如。別看道光皇帝節衣縮食,實際上清朝一年的收入除去朝廷的各種開支後,不但剩不下幾兩銀子,往往還需要從庫銀中支取。現在一下子丟了這麼多銀子,簡直是要了道光皇帝的老命。

而且,因爲銀庫失竊案的時間跨度非常長,很多京官暗地裏也都牽扯到其中。並且,在這數十年中很多相關的大臣要麼病逝要麼告老還鄉,那些庫兵在得知事情敗露後也都紛紛逃亡。以至於刑部查到最後,也沒能查清楚究竟有多少人蔘與其中,最後只好抓回來一些庫兵向道光皇帝交差。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第8張

其實,在此之前戶部虧空早已經顯露過端倪。例如道光九年,就發生過“戶部庫兵吞帑案”,這個“帑”是帑幣的意思,指的就是國庫裏的錢財。後來在道光十二年,又發生過“戶部庫兵戴雲峯舞弊案”。但是這些案件都沒能引起朝廷的重視,而且負責徹查案件的大臣害怕牽連引起連鎖反應,最終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至於戶部虧空的漏洞越來越大。

戶部銀庫中失竊的那些銀子,肯定是庫兵們往外搬運出來的,那些負責監管銀庫的大臣們對此肯定是知情的,並且肯定也在其中分了一杯羹。有意思的是,庫兵們進出銀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他們又是如何把銀子偷運出來的呢?在刑部的嚴厲審問之下,這些被抓住的庫兵最終交代了其中的祕密。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第9張

原來,庫兵們之所以能夠悄悄把庫房中的銀子偷偷運出來,是因爲他們用了一個旁人絕對想不到的辦法。每當夏天他們進入銀庫工作時,會偷偷把羊腸、豬皮等物塞進體內帶入庫房。出來時則把夾帶的銀兩放入豬皮或者羊腸中,再塞入體內偷偷帶出來。到了冬天時,則把銀兩藏在大水壺中偷偷帶出來,因爲冬天溫度低,銀子和水一起被凍結在壺底,因此很難被發現。就這樣,大清朝的國庫在庫兵們這種螞蟻搬家式的偷竊下,逐漸被搬運一空。

清朝連庫兵進入國庫都是光身子進光身子出 國庫爲什麼還會丟失900多萬兩 第10張

道光皇帝其實挺可憐的,一輩子勤儉節約,連龍袍上都是補丁,可是最後卻連自己的國庫被人搬空了都不知道。縱觀他的一生,能夠時刻保持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也確實非常值得人欽佩。但是,對於一國之主的皇帝來說,除了勵精圖治以外,想要依靠個人的勤儉節約令國家富強,顯然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雖然道光皇帝一生兢兢業業,但是清朝依然難以避免地走向了沒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