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清朝男子一律要留辮子,那光頭的和尚怎麼辦?

清朝男子一律要留辮子,那光頭的和尚怎麼辦?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滿人在入關前是一個處於東北的漁獵民族,東北的部落大多定居在在山林之中,生活條件非常苛刻。由於經常在山林之中活動,所以蓄髮的話很容易被樹枝鉤掛,而且他們生活條件苛刻,頭髮長容易生蝨子。所以從後金開始,這些漁獵民族通常都會將頭髮剃光,只留一部分編成辮子,滿人也繼承了這一傳統。

清朝在入關時,爲了鞏固滿人的統治地位,同時甄別出可能威脅到滿族統治的漢人,曾經以“留髮不留頭”爲手段推行過兩次“剃髮令”,要求漢人百姓將頭髮剃成滿人的樣子。在第一次推行時,由於漢人百姓反抗激烈,同時南方戰事也尚未平定,只能作罷。等到南京、揚州等南方大城市都已經被清軍攻陷的時候,清朝統治者覺得大局已定,便開始推行第二次“剃髮令”。伴隨着剃髮令的實施,大量的漢人無辜百姓被清軍屠殺。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看清宮戲,男人的頭髮普遍都是剃了個陰陽頭,同時留着一條長長的辮子。

清朝男子一律要留辮子,那光頭的和尚怎麼辦?

縱觀整個清朝,清政府規定的髮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清初,政府要求百姓們留“鼠尾辮”,只能在頭頂留一塊銅錢大小區域長頭髮,並且還要將頭髮紮成小辮。中期,剃髮標準有所鬆動,變成了“蛇尾辮”,蛇尾辮留髮的區域擴大至五、六個銅錢,留髮後編成小辮垂在腦後。清朝後期,百姓通常留的就是我們在清宮劇中常見的“牛尾辮”了。

在這樣的政策下,如果一個人沒有頭髮,那應該怎麼辦?現在科技發達了,禿頂這個問題依舊困擾着許多人。當年滿清入關時禿頂的人肯定不在少數,那這批人滿清是怎麼處理的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清朝不同時期可以看到不同的處理方式。

“剃髮令”在清朝前期得到了嚴格的執行,大量無辜百姓因爲沒有按規定留髮型而慘遭殺害。順治年間有個叫胡俊甫的村民,因爲久病在牀而沒有剃頭,被當地官員上報後慘遭殺害。此時清政府規定,沒有頭髮的人需要由鄉鄰作證,再由里長領着這人去衙門開證明。此後如果遇到有人詢問時,需要請鄉鄰作證,同時把證明拿出來。

清朝男子一律要留辮子,那光頭的和尚怎麼辦? 第2張

從清朝中期開始,對髮型的管控就大幅度下降了。這個時候滿清已經不像初年那樣,因爲頭髮肆意屠殺漢人。原因一方面是統治者漢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則是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清朝的統治相比清初已經大大穩定了。不少人的頭髮早就不像政府要求的那樣,而是剃掉前額頭髮,把後腦的頭髮紮成髮髻。這樣的頭髮和我們印象中的清朝辮子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個時候如果一個人沒有頭髮的話,基本上很少有人過問了,不過還是要把證明保留好,以備不時之需。

到了晚清,受到西方先進思想的影響,清朝民間已經有不少人主動剪去辮子了。清政府對民間的剪辮風氣,也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光緒二十四年(1898)在天津北洋硝皮公司,工人們爲了方便生產就全都剪去了辮子;黎元洪在武昌訓練新兵,鼓勵士兵剪去辮子;革命黨人秦力山剪去辮子後,走遍各省,也沒人找他麻煩。

究其原因,當時清朝高層已經在認真討論是否要剪去辮子了,康有爲曾經上書要求剪去辮子,皇族中的蔭昌、善耆、載澤、載濤也表示支持剪去辮子,其中蔭昌在德國出訪時就把辮子剪了。在此時一個人由於沒有頭髮而留不了辮子,根本就沒人管了。

清朝男子一律要留辮子,那光頭的和尚怎麼辦? 第3張

所以在清朝的不同時期,由於朝廷的態度發生改變,對待因禿頂而不能留辮子的人的做法也是不一樣的:清初最麻煩,需要去官府開證明,還要鄰里作證;中期則好一些,基本上沒有人會過問頭髮;清末,政府已經不管你有沒有辮子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