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項羽自刎,劉邦並非如釋重負,爲何在項羽墓前痛哭?

項羽自刎,劉邦並非如釋重負,爲何在項羽墓前痛哭?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項羽自刎,劉邦並非如釋重負,爲何在項羽墓前痛哭?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約於前202年年初),史稱楚漢爭霸。天下大勢,本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必定有一番龍爭虎鬥。

項羽自刎,劉邦並非如釋重負,爲何在項羽墓前痛哭?

項氏家族原是楚國舊貴族的代表,可謂是貴族世家,項羽由於出身高貴,本人性格也具有貴族特徵:優柔寡斷,信守誠義,尊重禮儀。其爺爺項燕是楚國有名的將軍,受衆人敬仰,項羽小時候非常渴望能成爲爺爺那樣有名的將士,但是他幼時性格頑皮不愛讀書,學習能力差,因此在他棄文從武要學劍沒有取得成功。但項羽沒有因此放棄,項羽的叔父,也就是後來項羽一直跟隨着一起打天下的項梁,盡心盡力的教授項羽劍法和兵法,可惜的是項羽對兵法只學個皮毛,有一點項羽可以拿得出手的是,他身材魁梧,力氣大無窮,戰鬥力驚人,後來在軍營中樹立自己的威信,加上自己的家族勢力,這些因素促成了項羽的實力大增,名聲大噪,在當時被稱爲西楚霸王。

項羽自刎,劉邦並非如釋重負,爲何在項羽墓前痛哭? 第2張

而劉邦卻和項羽高貴的出身相反,他出自於鄉野民間,爲人奸詐處事圓滑,不幹實事,交了一些狐朋狗友經常喝酒玩樂,但這一面又能看出劉邦善於交際,有利於後來的劉邦廣交人才能士爲他所用,同時劉邦又性格豪爽,爲一些豪傑所喜歡,因此在陳勝吳廣起義後,劉邦也能建立起自己的一些小勢力,開始他的政權爭奪之路。

項羽自刎,劉邦並非如釋重負,爲何在項羽墓前痛哭? 第3張

陳勝吳廣起義後,再也無法忍受秦國昏君暴政的各方勢力也跟着起義反抗,這也讓原本毫無交集的貴族項羽與平民劉邦湊在了一起。原先在對抗秦朝時,劉邦的勢力過於弱小,因此不得已投於項羽的叔父項梁軍下,可以說和項羽曾是抗秦兄弟,到了項羽真正滅秦時,項梁已經去世,劉邦當時也是野心勃勃,怎麼會甘願受人管控,逐漸掌握籠絡人心,奪得項梁的權利,然後和項羽分裂成兩股勢力,楚漢爭霸也由此在歷史舞臺上上演了。

項羽自刎,劉邦並非如釋重負,爲何在項羽墓前痛哭? 第4張

楚漢戰爭時期,項羽把劉邦打得抱頭鼠竄,兩人的爭鬥可謂是仇深似海,那麼按理說項羽一死,就意味着劉邦奪得了天下,應該高興纔是,爲什麼要在項羽墓前大哭一場呢?原因有三:一是劉邦和項羽本是一同抗秦,關係很好的兄弟,都是重情重義之人,不免有些可惜;二是劉邦與項羽爭鬥四年之久,對項羽這個對手很是欽佩,一時之間失去這位可敬的對手,感到痛惜非常;三是劉邦爲人陰險奸詐圓滑,在此痛哭項羽,可以收買項羽舊部下的人心,塑造重情重義的形象。真可謂是一石三鳥。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播種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