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巴比倫行動:巴格達上空80秒,以色列VS伊拉克

巴比倫行動:巴格達上空80秒,以色列VS伊拉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81年6月,以色列發起了“巴比倫行動”(一稱“歌劇院行動”,Operation Opera/Operation Babylon),意在摧毀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的奧斯拉克(Osirak)核反應堆。這場行動雖然讓以色列遭到了聯合國安理會的嚴厲譴責,但曾被衆多軍事愛好者視爲軍事史上的經典故事。 "

早在上世紀60年代,伊拉克已經開始發展核計劃。到了70年代中期,伊拉克意圖從法國與意大利購買核反應堆,但以失敗告終,其後幾經輾轉,才終於成功說服法國政府對伊拉克出售一座研究反應堆和相關實驗室。另外,1973年爆發的贖罪日戰爭結束後,大規模的石油禁運導致國際油價大幅上升,嚴重影響法國經濟,而法國有20%的石油來自伊拉克,當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爲了說服法國當局,提出了極爲優厚的條件。 "

巴比倫行動:巴格達上空80秒,以色列VS伊拉克

薩達姆提出的條件包括伊拉克將以當時市場原油價格,在未來10年內每年爲法國提供7千萬桶原油、伊拉克軍方採購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法國軍火,以及伊拉克對法國兩大汽車品牌提出各5萬輛汽車訂單等。1975年9月,薩達姆親自前往巴黎簽訂合約。1979年,在法國方面技術人員的協助下,伊拉克開始在奧斯拉克附近建造一座40兆瓦的輕水式核反應堆與一座小型試驗性質的反應堆。圖爲以色列政要梅厄夫人,曾擔任以色列總理。"

伊拉克的核計劃,讓以色列極爲不安,擔心伊拉克會由此成功發展出核武器,對以色列構成威脅。儘管當時的伊拉克已經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並宣稱他們只會將核能用於和平用途,且該核反應堆符合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規定,但法國在與伊拉克簽署的協議當中同意供應高純度,武器等級的濃縮鈾原料,而伊拉克的核反應堆能生產出可用於製作核武器的鈈。對此,以色列開始嘗試從外交途徑化解核危機。圖爲以色列政要。"

當時,擔任以色列外交部長的摩西·達揚(Moshe Dayan)先後跟意大利、法國和美國的官員談判,但以色列無法證明伊拉克將會把核反應堆用作軍事用途。1980年9月,兩伊戰爭爆發,越來越嚴峻的現實狀況迫使以色列最終下定決心要執行“巴比倫行動”。另外,以色列意外購買到了一批美國產的F-16戰鬥機,並掌握到了關於周邊阿拉伯國家防空系統的重要情報。圖最左爲以色列政要佩雷斯。"

巴比倫行動:巴格達上空80秒,以色列VS伊拉克 第2張

1980年2月,以色列空軍挑選出了12名飛行員,分批前往美國接受F-16訓練。同時,以色列的相關情報人員取得了關於伊拉克核反應堆的大量資料,包括高分辨率的衛星照片等。另外,以色列還根據整場行動計劃裏對現實狀況的分析,逐步敲定了行動的各個細節,包括以色列飛機起飛地點、選擇炸彈類型等。圖左爲以色列政要佩雷斯。 "

6月,以色列飛行員駕駛着14架戰鬥機從位於西奈半島的埃其翁空軍基地出發,其中8架F-16執行轟炸任務,6架F-15A擔任護航以及轟炸時的“阻絕戰鬥巡邏”(BARCAP)任務。此外還有兩架雙座F-15B擔任無線電通訊中繼站的工作。這批飛機分成前後3批,以離地只有數十米高的低空飛行。當天大約兩小時後,飛機進入伊拉克領空,先後分兩波轟炸核反應堆。圖爲德國前總理於1985年前來訪問以色列。"

巴比倫行動:巴格達上空80秒,以色列VS伊拉克 第3張

以色列飛機總共投下16枚炸彈,成功摧毀了目標,伊拉克核反應堆被炸得嚴重損毀,同時還有10名伊拉克軍人和1名法國技術人員死亡。1984年,法國退出了伊拉克的核重建計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