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佛和菩薩是什麼關係?哪個地位更高一些

佛和菩薩是什麼關係?哪個地位更高一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佛,是“佛陀”的簡稱,也有譯作佛馱、浮陀、浮圖、浮屠的,在梵文中,其意爲“覺者”、“知者”、“覺”。“覺”又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使衆生覺悟)和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佛教認爲,凡夫俗子,上述三項都缺,毫無覺悟可言;聲聞(聞聽佛陀言教而覺悟者)和緣覺者(因前世修行的因緣或觀十二因緣之理自行覺悟者),缺後二項;只有佛陀才俱備上述三項。小乘講的“佛”,一般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多得象恆河沙子,不可計算。比如:管過去的有七佛、燃燈佛;管未來的有彌勒佛;管東方的有藥師佛;管西方的有阿彌陀佛等。從佛身說,又有法身佛、報身佛和應身佛等。 菩薩,是“菩提薩”的略稱。在梵文中,意爲“覺有情”,“道衆生”、“道心衆生”,指成就衆生,有天上覺悟的慈悲者。按大乘佛教修行並於將來可以成就佛果位的修行者,亦稱菩薩。其修行只有“自覺”和“覺他”二品位,缺“覺行圓滿”,成就次於佛。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薩有:彌勒、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等。對大乘僧侶或居士,有時也可以尊稱爲菩薩,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也被稱作菩薩。佛是經歷了從衆生-->羅漢-->菩薩-->佛 的過程。

佛和菩薩是什麼關係?哪個地位更高一些

學術定義

【菩薩】

(術語)具名菩提薩埵 Bodhisattva,又曰菩提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爲大道心衆生,道衆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佛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衆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衆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衆。《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衆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爲道衆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衆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隋代嘉祥疏)一曰:“菩提雲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衆生,爲求果道故名道衆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爲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爲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爲衆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雲開士始士。又翻雲大道心衆生。古本翻爲高士。

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衆生。用諸佛道成就衆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雲大道心成衆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阝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佛和菩薩是什麼關係?哪個地位更高一些 第2張

①柬埔寨西部的省。西鄰泰國。面積 1.3 萬平方公里。人口 22 萬。省會菩薩。西部的豆蔻山,佔全省三分之一,森林茂密,擁有全國最大的天然保護林。北部和東部高度稍降。西部潮溼,東部稍幹。產稻、豆蔻,有捕魚、養蠶、釀酒等業。盛產大理石。丹永河橫貫,6~11 月高水位時,可以通航。金邊至曼谷的公路和鐵路通過東部地區。

②柬埔寨菩薩省會。位於丹永河下游北岸,在磅清揚的西北方。人口 1.4 萬。公路和鐵路連接金邊和馬德望。有航空站。雨季時,吃水 4 米的船隻,可自金邊起航,經洞裏薩湖至此。農、林產品和礦石的集散地。城南的丹永河是豆蔻山木材的流放渠道。

南無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大慈予人樂,大悲拔人苦,觀音菩薩在現實娑婆世界救苦救難的品格,使其成爲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永遠的信仰希冀。

南無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有三個用名,分別是文殊師利、滿殊師利與曼殊師利。文殊師利意譯“妙德”,指文殊菩薩具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滿殊尸利意譯“妙首”,因爲他所具功德居諸菩薩之首;曼殊室利意譯“妙吉祥”,稱頌其功德最勝吉祥。此外還有文殊師利法王子、曼殊室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孺童文殊菩薩等等稱號。

佛和菩薩是什麼關係?哪個地位更高一些 第3張

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他洞察紛繁世理,善於引導教化,不僅指引着芸芸衆生,而且還被喻爲三世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放鉢經》)。傳說他在過去世曾身爲七佛之師,連釋迦牟尼佛也曾得到過他的教誨,其智慧的深廣銳利,可知矣。在諸大菩薩中,文殊更被冠以“大智”的尊號,他作爲輔佐釋迦牟尼弘揚佛法的上首,被敬稱爲文殊師利法王子。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薩不爲佛教固有的教化方式所束縛,他的法門以善巧爲特色,應機開示宣揚佛法,注重第一義諦,與衆不同。他有過“仗劍迫佛”這樣令人詫異萬端的行爲,也常用突如其來的詰難,用以警醒曉喻爲表象、枝節所迷惑的有情人神。

南無地藏菩薩

釋迦牟尼佛涅盤之後、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之前,娑婆世界是一個無佛的時代,天人衆生無依無怙。爲此釋尊殷勤付囑地藏菩薩,要他以大神通力方便度化,勿令天人墮諸惡趣。因此地藏菩薩莊嚴自誓:“必盡度六道衆生,始願成佛。”這位“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的菩薩,發下並真切踐行了這樣宏大無邊、捨己度人的誓願,教導衆生敬信三寶。他愍念五濁惡世受苦衆生,應衆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他們的善根,這是佛教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

佛和菩薩是什麼關係?哪個地位更高一些 第4張

地藏菩薩於過去久遠劫,曾先後轉世爲大長者之子、婆羅門女(《地藏菩薩本願經》捲上“忉利天宮神通品”)、國王、名爲光目的女子(同經“閻浮衆生業感品”)等,他們的共通之處是發願盡未來際不可計劫,廣度六道罪苦衆生。總而言之,“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立此慈悲憐愍之廣大誓願,故有“大願”之尊稱。

據學者研究,地藏菩薩信仰在印度出現較晚,約在5、6世紀之時,並不在印度的四大菩薩(觀音、文殊、彌勒、普賢)之列。在中國,地藏信仰約興起於隋代前後,日漸興盛,乃至最後取代彌勒成爲四大菩薩之一。

南無普賢菩薩

梵名三曼多跋陀羅,又譯作遍吉菩薩,意思是身相與功德無所不在,精純高深。

佛和菩薩是什麼關係?哪個地位更高一些 第5張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行願”包括修行與誓願兩方面,換言之,普賢既有廣大誓願,又能身體力行去實踐,他曾在過去無量劫中修菩薩行、求一切智,具足無量行願示現於一切佛剎,通常又被尊稱爲大行普賢菩薩。因此,他是大乘佛教徒在實踐菩薩道的榜樣、典範。普賢、文殊兩位菩薩構成一對法門,普賢主司一切三昧(正定),文殊菩薩主司一切般若(智慧),兩者相輔相成,都是修行證道歷程中不可或缺的。

自古以來,普賢信仰便在古印度和西域地方流傳。大約在公元二、三世紀時便有傳說,稱大月氏(約當今阿富汗、巴基斯坦與中亞部分地區)的一處佛寺中有普賢菩薩像,曾有癩風病人一心一意發願祈求,普賢菩薩像以右手摩其身,病當即痊癒。中國則奉普賢菩薩爲四大菩薩之一,傳說晉代時他曾親身在四川峨眉山示現,那裏從此被奉爲普賢的道場,香火極盛,成爲普賢崇拜在中國的一大中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