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大唐帝國的西方前線:揭祕安西四鎮的重要性

大唐帝國的西方前線:揭祕安西四鎮的重要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外就沒有朋友了,更何況比陽關更遠的安西呢。然而,大唐緣何一再爲之投入重兵?

唐朝首都長安是座很大的城,外城四面各開三座城門,通達各方。面向西北的城門叫開遠門,去往河西、隴右、安西、北庭都護府的商旅、官軍、遊人、學士,都要由此踏上旅程。據說,開遠門旁曾豎有一塊里程碑,碑文由大書法家虞世南題寫,其中說道:“西去安西九幹九百里。”意思是:此處距離西疆——安西都護府九幹九百里。古人認爲,“戌人不爲萬里之行”,走上一萬多裏,就回不了家了。安西都護府距長安儘管很遠,可還沒有一萬里,放心大膽地去吧!

後人常會想象,漢唐盛世、大國威儀,是個什麼模樣。讀完這方碑文,大國氣象真是撲面而來。“安西”這個詞常出現在唐詩裏,象徵遠方、離別和夢想。比如王維膾炙人口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外就沒有朋友了,何況比陽關更遠的安西呢?又如高適的《送裴別將之安西》:“地出流沙外,天長甲子西。”它在流沙外,遠得難以描述。

那麼,唐王朝爲何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經營幾近萬里之遙的安西呢?

名詞解釋·隴右

也稱隴西,因處於隴山(即陝甘寧一帶的六盤山)以西而得名,包括今天的天水、定西、蘭州等市。歷史上,秦漢設有隴西郡,逐漸將原有的地理概念擴展開來,唐代設有隴右道,轄境“東接秦州,西逾流沙,南連蜀及吐蕃,北界朔漠”,相當於六盤山以西,青海湖以東和新疆東部等地區。

拓邊西北

這是由唐朝的立國形勢決定的。

衆所周知,唐朝立國關中地區,以長安爲都城,國之重心便不免於偏重西北。但是距離長安咫尺之近的西部,就有一個吐蕃政權。一旦沒有了河西、隴右、西域的藩屏,長安就會時刻處在吐蕃威脅之下。可以說,經營西域之成敗,關乎國運。

北庭、安西都護府就是經略西域的產物。庭州(今吉木薩爾)、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魯番)是前者的統御中心,也是唐朝經營西域的前沿根據地和天山以北的前方指揮機構:安西四鎮——龜茲、焉耆(或碎葉)、疏勒、于闐,則是安西都護府的重中之重,是天山以南的前方指揮機構。

大唐帝國的西方前線:揭祕安西四鎮的重要性

碎葉城遺址

翻開地圖,安西都護府統轄的範圍大致在蔥嶺以東、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也就是塔里木盆地及周邊的綠洲。漢朝曾大力攻略西域,爲的是“斷匈奴之右臂”,多年以後,唐朝又設立安西四鎮,同樣爲了類似的戰略目的。

唐朝剛剛建國,就面臨北方突厥的強大威脅。《北史》記載,突厥興起於阿爾泰山,曾經是柔然帝國的臣屬。北魏末年,柔然內亂,突厥取代柔然,建立了新的草原帝國。《周書-突厥傳》說,極盛時,突厥“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萬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雖然公元583年突厥分裂成東西兩個政權,可東突厥有“控弦百餘萬”,西突厥佔據西域,好像兩把鐵鉗,卡住了唐朝的脖子。貞觀四年(630年),李靖統帥10餘萬人,攻下東突厥牙帳,生擒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馬上,唐太宗就把兵鋒對準了失落已久的西域。

漢與匈奴角逐西域的經歷,爲唐朝提供了借鑑。漢文景時期,晁錯立足“匈奴不斷南下侵擾邊疆”的局勢,在《守邊勸農疏》裏提出,要“募民徙邊”,並在要點“築城屯田”。武帝即位後國力強盛,發動數次對匈奴“遠程奔襲”式的打擊。可實踐證明,到蒙古高原與匈奴主力決戰,並不能讓戰果保持長久。《漢書·西域傳》有言,西域城邦國家以農業爲主,有城郭田畜,能給匈奴提供糧食和補給。於是乎,匈奴設立僮僕都尉,收取租稅。要徹底削弱匈奴,必須打掉它的造血器官,即“斷匈奴之右臂”,必須開拓西域。唐朝前期,佔據西域的民族換成了突厥,“斷突厥之右臂”就提上日程了。

囊括西域

唐太宗的動作非常快。

貞觀四年(630年)東突厥滅亡。當年九月,伊吾(今哈密)城主就入朝覲見,並把統屬的七座城池獻出。唐朝順勢在故地設置了伊州,設置州縣,派駐官員,移民屯田,按照內地州縣制的模式治理。唐朝把觸角探入了西域。

下一個障礙是高昌國(位於今吐魯番)。高昌王麴文泰原本是親近唐朝的,但因爲一件事,引起了他的倒戈,那就是貞觀六年(632年),唐朝支持焉耆重新開通大磧路。

學者王素曾探討了大磧路的走向:“或從玉門關出發,不經過高昌,進入西域北道;或從焉耆出發,不經過高昌,直接進入玉門關、敦煌。”焉耆和高昌都在絲路要道上,兩國常爲商貿利益開戰。開通大磧路,將會直接損害高昌的貿易收入。於是麴文泰投靠西突厥,攻破焉耆,和唐朝反目。

唐朝的憤怒很快就來了。貞觀十三年(639年),名將侯君集率領騎兵過荒漠,奔襲高昌。待麴文泰聞報時,騎兵已在高昌城外飲馬了。第二年,高昌城破,唐朝在此地置西州,並在交河城設立了安西都護府,留兵鎮守,用以針對西突厥。

今天吐魯番市西郊,有一塊高聳的臺地被河流環繞,即是交河故城,自漢魏以來就是戰略要地。從交河出發,沿銀山道向西南可達焉耆,走白水澗道往西北可抵輪臺(今烏魯木齊烏拉泊古城)。正北,穿過天山是庭州,北庭都護府所在地。往東,又有大路通往伊州和玉門關。交河城正在東西通路的交點上。佔有了交河城,唐朝便獲得向西經營的跳板。

接下來的主題,便是“一路向西”的征伐,一連串的勝利。貞觀十八年(644年),攻滅焉耆: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降服龜茲…期間,即便唐太宗病逝,也未能阻擋大唐噴薄而出的國勢:顯慶二年(657年)十二月,西突厥被滅。爲統御西方大片土地,次年,安西都護府再度遷往龜茲。大唐,成爲了西域的新主人。該如何治理西域呢?這裏生活着數十個少數民族,這裏的社會經濟結構和中原完全不同。

最開始,唐太宗依處置東突厥的經驗,在西突厥故地設置了四個都督府:龜茲、毗沙、焉耆、疏勒,由安西都護府統轄。《新唐書·地理志》說,在邊疆建立都督府,任命少數民族的首領做都督和刺史。都督和剌史都是世襲的,且給予高度自治權:不用向唐朝納稅,保持原有的統治方式。都督的義務,僅限於唐朝出征時,給官軍提供糧餉和軍事支持。

大唐帝國的西方前線:揭祕安西四鎮的重要性 第2張

唐初隨着一系列戰事的勝利,安西都護府的疆域達到極致,最西與波斯接壤。然而,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也正在崛起,並迅速成爲唐朝經略西域的最大敵人。由於自然地理的原因,從青藏高原通向西域的道路,主要有兩條:其一是經過古代的勃律國,跨越帕米爾高原;其二向北穿越阿克賽欽荒漠,與今天的新藏公路略有相同,或是經由拉達克地區,翻越喀喇崑崙山口等山口與前路會合,然後西北直下塔里木盆地至葉城綠洲,或翻越崑崙山東去和田、西去葉城。

僅有都督府,是不能確保對西域的統治的。大唐還必須維持一定的軍事存在。於是,安西都護府在龜茲、焉耆、疏勒、于闐修築城堡,設立了四個軍鎮,駐紮軍隊,統稱“安西四鎮”,形成軍鎮一都督府並立的格局。

四個軍鎮位置的選取,是很講究的。龜茲,人口衆多,經濟發達,位居絲綢之路要衝,掌握龜茲,既能控制西域的經濟命脈,又便於居中震懾西域國家。于闐,有玉龍喀什、喀拉喀什兩河在這裏交匯,西漢時就有9300餘人。西出玉門關、陽關,此處是絲綢南道的必經之地。至於疏勒軍鎮,在蔥嶺腳下,控扼東西穿過蔥嶺的要道。焉耆呢,其地東連高昌、西接龜茲、南靠尉犁,不僅是唐朝進入天山以南的門戶,也是突厥南下的關口。控扼這四個要點,整個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的地區,就在唐朝的掌握之下了。

宿敵來臨

就在唐朝全力經營西域之際,它的“一生之敵”——吐蕃,正在西南方悄悄崛起。文成公主入藏大家都很熟悉,一般認爲是促進了唐蕃的經濟文化交流和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可反過來一想:大唐是當時的天朝上國,能讓公主遠嫁拉薩,吐蕃王松贊干布,肯定也是厲害的角色。

打開吐蕃帝國曆史,你能感到他的來勢洶洶:七世紀上半葉,雅隆部酋長松贊干布建立吐蕃政權,一個西部大國正在崛起。就在唐太宗打開西域大門之際,松贊干布逐一征服了本土以西和帕米爾的國家。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吐蕃策動政變,殺死了泥婆羅國王宇那孤地,把傀儡那陵提婆推上王位,控制了泥婆羅。入藏第三年,羊同國也淪爲被保護國;唐高宗時期,國相祿東贊掌握實權,向北攻滅了吐谷渾和白蘭羌,向西繼續朝蔥嶺諸國進軍。很快,位於今阿富汗東北狹長的瓦罕走廊地區的護密,也被吐蕃吞併了。

護密國的消失,改變了西域局勢。當時從吐蕃進入西域,有一條重要通道:經勃律到達護密,然後東越蔥嶺,經朅(qie)盤陀(今塔什庫爾幹)進入疏勒,或到達朱俱波(今葉城)等地區。控制了護密,吐蕃進入西域的道路就通了。很快,唐軍就和吐蕃親密接觸;很快,安西四鎮最危險的敵人來了。

《唐會要》記載,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安西都護蘇海政在疏勒以南的平沙曠野,遭遇到了弓月部落和吐蕃的聯軍。勞師遠征將士疲憊,蘇海政不敢和聯軍作戰。他就給了吐蕃一些好處,使其退軍。不到一年,吐蕃又聯合弓月、疏勒進攻于闐;重鎮告急,安西都護高賢、西州都督崔知辯、左武衛將軍曹繼叔從龜茲和西州馳援。戰鬥慘烈,黃沙滿血,史冊只是說,于闐保住了。

唐蕃會盟

公元7紀,吐蕃崛起,並迅速成爲唐朝在西域的最大敵人。兩個政權在西域的爭鬥,持續了一百多年。爲了永歸於好,821年,唐穆宗和吐蕃贊普赤祖德贊締結合盟,823年並刻碑記事,是爲唐蕃會盟碑。至今仍立於拉薩大昭寺前。供圖/Gettylmages

七年後的咸亨元年(670年),《資治通鑑》出現一條簡短的記述:“四月二十三日,吐蕃陷我安西,罷四鎮。”血戰得來的安西,僅僅維持了12年。

唐朝再控安西,要等到長壽元年(692年)了。這年,西州都督得到一條線報:吐蕃內部分裂,酋長、大首領先後率部出走,吐谷渾也趁機叛降唐朝。他上表朝廷:這是恢復安西四鎮的最佳時機。武則天出手了。武威道總管王孝傑、阿史那忠節兩路大軍,再戰吐蕃。這一次,龜茲、疏勒、于闐、碎葉逐一收復。軍鎮重光,大軍並沒有撤走。王孝傑在四鎮留下三萬漢兵鎮守,並陸續設立了四鎮鎮守使。

大唐帝國的西方前線:揭祕安西四鎮的重要性 第3張

士兵是怎麼交流、怎樣配合作戰的?

他們以家鄉爲單位,編組爲行營

熟悉的鄉音,相似的習俗,能減輕思鄉之苦

來自五湖四海的士兵

這三萬漢兵,並不能都駐紮在四個軍鎮內。他們分散駐防于軍鎮之間的交通沿線,守衛着一個個屯城、守捉、館驛、烽燧。在帝國的邊疆,終日與風沙爲伴。這些守衛交通線的兵士都來自哪裏呢?“來自五湖四海,爲了同一個目的奔赴萬里疆場。”

在敦煌文書裏,曾發現有一封《唐景雲元年(710年)張君義告身》。張君義原來是來自沙州的白丁,在安西戍守滿四年。朝廷念及他勞苦,就提拔他做了驍騎尉。在這封“授官任命狀”上,和張君義一起列名的還有263人,他們來自唐朝內地62個州郡或地區。既有來自北方關內、河南、河東、河北、隴右道者;也有來自南方山南、江南、劍南道者;同時還有龜茲當地的授勳者。

大江南北的士兵,來到安西,是如何適應、怎麼交流、怎樣配合作戰的?他們會不會有語言障礙?出土的阿斯塔那文書顯示,士兵們以家鄉爲單位,編組爲“行營”。比如在西州,就發現有坊州營,士兵們以營爲單位集體行動。熟悉的鄉音,相似的習俗,也能減輕思鄉之苦。

一般來說,安西鎮兵服役期爲四年。開元五年(717年)五月五日,唐玄宗下了一道詔書,規定:安西鎮兵最多服役四年。他說:要抽取富戶子嗣多的人家當兵,一人當兵、家屬減免賦稅;軍鎮最多增加二至三年的服役期。自願超期服役的士兵,要增加福利待遇。話雖如此,可超期服役、滿頭白髮的老兵比比皆是。“西向輪臺萬里餘,也知鄉信日應疏”,豈止是家信難通,回不了家、埋骨異鄉的士兵更是大有人在。

正是這些普通的士兵,駐守在安西四鎮,捍衛了帝國的安寧;也是這些士兵,在安史之亂後的絕境中,用生命證明了對祖國的忠誠,直到794年後龜茲陷落。安西四鎮曾經璀璨無比,卻也褪去了榮光,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凝固成史書上幾行簡短的文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