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民國閨秀:張充和的生平簡介

民國閨秀:張充和的生平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充和(1914年--2015年6月18日),女,出生於上海,祖籍合肥,爲淮軍主將、兩廣總督署直隸總督張樹聲的曾孫女,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張充和在1949年隨夫君赴美后,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崑曲,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被譽爲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

2015年6月18日凌晨,張充和在美國去世,享年102歲。

民國閨秀:張充和的生平簡介

張充和的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乃父是民國教育家張冀牖(吉友),曾以毀家創辦蘇州樂益女校,提倡新式教育而名噪一時。張充和與三個姐姐所不同的是,在她只有11個月時便過繼給二房的奶奶當孫女。養祖母對小充和溺愛有加,自任啓蒙老師,言傳身教大家閨秀的風範。稍後,養祖母花重金延請吳昌碩的高足、考古學家朱謨欽爲塾師,悉心栽培她,還另請舉人左先生專教她吟詩填詞。張充和天資聰穎,悟性甚高,4歲會背詩,6歲識字,能誦《三字經》、《千字文》。充和如是10年,閉門苦讀《史記》、《漢書》、《左傳》、《詩經》等典籍。充和晚年一直銘感這兩位恩師爲她奠定了國學的功底。受佛教徒養祖母的影響,充和幼時極富同情心。

1930年養祖母告別人世後,16歲的充和"歸宗"回到蘇州,承歡在父親的膝下,在父親創辦的樂益女校上學,與姐妹們共同生活。四姐妹自辦起文學社團水社,弟弟們和鄰居小朋友辦了個九如社(家住九如巷)。姐弟們結伴郊遊、騎自行車、賽球。充和長期生活在閉塞的合肥,不懂玩球規則,只能當個守門員。父親是位崑曲迷,常請曲家到家中教女兒們拍曲,四姐妹成立了幔亭曲社。充和也漸漸愛上並癡迷起崑曲來,還常與大姐元和在《驚夢》中唱對手戲。

民國閨秀:張充和的生平簡介 第2張

1933年,沈從文與三姐兆和在北京結婚,張充和去參加婚禮,隨後就一直居京。

張充和雖"數學零分",仍被破格錄取爲北大學生。

那年代北大中文系名師濟濟,主任胡適,教授有錢穆、馮友蘭、聞一多、劉文典等。名師親授,使張充和受益良多。即令在北大學習期間,張充和仍不捨對崑曲的追求。三年級時張充和患肺結核,不得不休學,她無緣得到北大的學位。康復後,《中央日報》的儲安平留英,正缺人手,張充和就到副刊《貢獻》當編輯,寫散文、小品和詩詞,初露才華。

抗戰爆發,張充和隨同沈從文一家流寓西南。在昆明,沈從文幫她在教育部屬下教科書編選委員會謀得一份工作。沈從文選小說,朱自清選散文,張充和選散曲。一年後該單位解散,她又在重慶教育部下屬禮樂館工作,整理禮樂。她將整理出來的24篇禮樂用毛筆書寫,首次展示了她的書法藝術。梅貽琦的清華日記裏對此多有記載。

張充和端莊、大方又熱情,很有人緣,在人才雲集的西南科教界,她廣結師友。在重慶她結識了知名人士章士釗和沈尹默等,相互詩詞唱和,不乏風雅。張充和正式拜大

書家沈尹默爲老師,常乘送煤油的卡車到歌樂山沈宅求教。第一次到沈家,沈讓張充和寫幾個字給他看看,沈閱後,以 "明人學晉人書"評之。得力於這些名流的親炙,張充和的詩詞創作亦更上層樓。

章士釗愛才,贈詩給張充和,把她譽爲才女蔡文姬;而戲劇家焦菊隱稱她爲當代的李清照。張充和還會丹青,一次畫了幅《仕女圖》。

張充和與漢思先居加州柏克萊,後移居康涅狄格州的北港,傅漢思在耶魯大學教中國詩詞,張充和在該校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和崑曲。張充和戲說她的美國學生把學中國書法當畫畫,但在"畫"中加深了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張充和還先後在加拿大、法國和港臺的23所大學以及各學術所講授、示範演出崑曲。

爲了讓崑曲在美國傳下去,她還心傳口授,精心培養自己的幼女傅愛瑪學習崑曲。一開始,小愛瑪對崑曲沒興趣,不想學。女兒愛吃陳皮梅,她就用陳皮梅作"誘餌",唱一支曲子,給一個陳皮梅,還真的"立竿見影"。充和還教女兒吹笛子。經她的調教,傅愛瑪9歲便登臺演出。有時母女倆同時登臺演"雙簧",或你唱我吹,或我吹你唱,向美國人宣傳中國傳統文化,趣味無窮。

張充和的崑曲演出,使美國人對崑曲的優美感到震撼。尤令張充和感到欣慰的是,她有四個高足,在促成崑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爲"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一事上,立下了汗馬功勞。

民國閨秀:張充和的生平簡介 第3張

1979年她回到闊別30年的故土,之後不間斷地回國訪親問友。在蘇州九如巷老宅的小院中,面對參天的老樹和沉沉的古井尋覓她年少時的夢。

1981年4月13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部在即將落成的仿蘇州園林"明軒",舉行盛大的《金瓶梅》唱曲會--雅集緣起於普林斯頓大學的《金瓶梅》課程,邀請張充和根據古譜,以笛子伴奏的南曲方式,演唱《金瓶梅》各回裏的曲辭小令。

1986年,北京舉行紀念湯顯祖逝世370週年演出活動,她與大姐同被政府邀請。她與時齡80的元和同演對手戲《遊園驚夢》,還邀詩人卞之琳觀賞。俞平伯先生看了她的演出劇照,說這是"最蘊藉的一張"。

2004年金秋,張充和在北京舉辦旅美60年來的第一次書畫展。她那信手點染的仿古山水和自做詩,令人反覆玩味,那雋秀的隸書對聯,質樸中透出嫺雅和大氣,那崑曲工尺譜朱黑相間,饒有意趣,尤其是84歲高齡時臨唐代書法家孫過庭的《書譜》第一百通長卷,形神兼備,令人嘆止。

張充和特別愛穿旗袍,家中衣櫥裏掛得最多的是色彩、長短各異的旗袍。2004年10月與蘇州曲社的曲友們歡聚時,90歲的她面容清秀,舉止優雅,身着一襲絳紅色的絲絨旗袍,肩披一方黑色的披肩,儀態萬方地依在雕花欄杆旁,一亮嗓子,博得臺下掌聲一片。有人驚歎:這是活脫脫的最後的大家閨秀。

2015年6月17日下午一時,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張充和在美國去世,享年102歲。合肥四姐妹成爲絕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