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自由女神像簡介 銅像的由來及背景是什麼樣的

自由女神像簡介 銅像的由來及背景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全名爲“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位於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

自由女神像簡介 銅像的由來及背景是什麼樣的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徵七大洲。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塊銘牌,上面刻着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頒發的日期);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象徵着掙脫暴政的約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徵,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象徵,表達美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是美國的象徵。

1984年,美國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內涵被廣泛用於各種領域。

建造背景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又稱爲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是法國在188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週年禮物。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美國自由島的重要觀光景點。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以法國巴黎盧森堡公園的自由女神像作藍本,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爲藍本。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臘風格的服裝,所戴頭冠有象徵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

自由女神像簡介 銅像的由來及背景是什麼樣的 第2張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爲紀念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美法聯盟贈送給美國的禮物,由法國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巴托爾迪在巴黎設計並製作,歷時10餘年,於1884年5月完成,1885年6月裝箱運至紐約,1886年10月由當時的美國總統克利夫蘭親自在紐約主持揭幕儀式。

女神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徵着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爲93米,重225噸,是金屬鑄造,置於一座混凝土製的臺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自由女神像稱不上歷史古蹟,僅是一件人工塑造的藝術品。19世紀末,洲際旅行尚無空中航線,越過大洋的運輸工具只有輪船,而紐約港是美國沿海最大的港口。 作爲進出美國的大多數旅客要經過的一個港口,人們在距曼哈頓島西南角僅3公里遠小島上矗立起了這座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簡介 銅像的由來及背景是什麼樣的 第3張

由於自由女神像恰在航線的附近,進出港口的旅客都可以望見。當海輪駛入上紐約灣內時,由於海面的曲度,此時船上旅客尚不能望見紐約市內高樓,而首先映入眼簾就是這座巨大的雕像。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舉起,目視前方,姿態優美。此時,有的旅客向她招手,有的旅客給她拍照。尤其是夜間,火炬內的燈光通明,加上從小島地面射向巨像的探照燈光,使自由女神雕像更爲清晰、壯觀。同樣,當海輪駛離市區碼頭時,也要在她旁邊經過。此時,雖然距雕像較遠,但由於雕像有高大的基座,依然依稀可見。旅客中有的人向它擺手,有的大聲同她“再見”。自由女神像已成爲船舶進出紐約港的一大景觀。

建造歷程

創作

1834年巴托爾迪出生在法國的一個意大利人家庭。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酷愛雕塑藝術,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於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政變推翻第二共和國後的一天,一羣堅定的共和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工事,暮色蒼茫時,一個年輕姑娘手持熊熊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衝去,波拿巴分子的槍聲響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爾迪耳聞這一事實,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此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爲他心中自由的象徵。

自由女神像簡介 銅像的由來及背景是什麼樣的 第4張

起源

1865年,巴托爾迪在別人的提議下,決定塑造一座象徵自由的塑像,由法國人民捐款,作爲法國政府送給美國政府慶祝美國獨立100週年的禮物。

有人認爲自由女神像的設計和建造可追溯至1865年,一位在南北戰爭中支持北軍的法國學者、政治活動家拉沃拉葉在其凡爾賽附近的家中一次晚飯後的閒談中說:“如果應當建立一座雕像來紀念美國的獨立,我認爲只有我們兩國共同建造纔是天經地義的。”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在一份發佈於2000年的報告中表示,這一說法來自於1885年募款的宣傳小冊子,並不準確;建造自由女神像的構想最可能出現於1870年根據巴特勒迪自述,上述說法提到的閒談中他也在場。拉沃拉葉的想法沒有成爲正式的提議,但啓發了巴特勒迪。由於拿破崙三世的統治對思想自由的壓制,巴特勒迪沒有立刻行動,而是僅僅和拉沃拉葉進行了討論。巴特勒迪還聯繫了埃及赫迪夫伊斯梅爾帕夏,後者曾計劃在蘇伊士運河塞得港附近建造一座古埃及女性法拉欣身披長袍、高舉火炬的形象的巨型燈塔,併爲之繪製了草圖、製作了模型,最終沒有建造。和蘇伊士運河上這座燈塔類似的計劃還有羅得島太陽神銅像,這座太陽神赫利俄斯形象的古代銅像據推測超過100英尺(30米)高,同樣位於港口的入口處,爲來往的船隻提供燈光引導。

自由女神像簡介 銅像的由來及背景是什麼樣的 第5張

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中,巴特勒迪作爲陸軍少校參戰。戰爭中,拿破崙三世被俘獲並廢黜,巴特勒迪的家鄉阿爾薩斯被割讓給普魯士,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戰後巴特勒迪計劃前往美國,他和拉沃拉葉認爲當時正是和一些有影響力的美國人討論建造自由女神像的時機。1871年6月,巴特勒迪帶着拉沃拉葉的介紹信橫渡大西洋,來到美國。

巴特勒迪甫一到達紐約港便注意到了貝德羅島。他發現往來的船隻必然經過這一小島。他還得知此島是爲美國政府所有,進而欣喜的寫信給拉沃拉葉,稱此地爲“所有州共有的土地”。巴特勒迪會見了很多紐約各界名流,還拜訪了時任美國總統格蘭特,並得到其保證,認爲取得貝德羅島作爲雕像的選址不會太困難。巴特勒迪又乘火車兩次橫穿美國,會見了許多可能對雕像計劃持樂觀態度的美國人。然而,他仍認爲美法兩國公衆對這一計劃的支持程度尚不足,因此和拉沃拉葉決定繼續等待合適時機。

巴特勒迪的作品貝爾福雄獅

巴特勒迪早於1870年即爲雕像製作了第一個模型。他的一個美國藝術家朋友將其訪美期間帶去的草圖收藏於羅得島州的工作室中。巴特勒迪返回法國後繼續進行雕像的設計。他同時還參與了若干支持法國愛國精神的雕像設計,這其中包括貝爾福的標誌性雕塑貝爾福雄獅。這座長73英尺(22米)的雕像是爲了紀念普魯士對貝爾福城堡長達三個月的圍攻而建造的,表現了挑釁性的情緒,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風格。這種浪漫主義風格影響了巴特勒迪對自由女神像的設計。

自由女神像簡介 銅像的由來及背景是什麼樣的 第6張

沒過多久,巴托爾迪在一次婚禮上同一位名叫讓娜的姑娘邂逅,讓娜長得美麗端莊,儀態萬方。巴托爾迪認爲讓她來爲“照亮全球的”自由女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稱的,讓娜欣然允諾。在雕塑過程中,他們之間產生了純潔的愛情,終於結爲夫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