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府衙的通緝畫像真的能抓到人嗎?罪犯肖像畫得像不像

古代府衙的通緝畫像真的能抓到人嗎?罪犯肖像畫得像不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網上有這樣一則文章,大致內容說的就是古代府衙的逃犯肖像,和真人比起來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

既然如此,那爲什麼還能夠捉到逃犯呢?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按照原文章作者的觀點,在封建社會,一般逃犯的肖像在捉捕的過程中並不重要,只是起到一個次要輔助的作用,說白了就是聊勝於無,因爲按照當時的制度,地區與地區之間都有嚴格的交通限制,沒有正兒八經的門引證明,基本上是無法入城和出城的。

所以,逃犯只要潛逃,除了隱居深山老林之外,根本很難在沒有任何證明的前提下入城。所以,逃犯的肖像自然也就沒那麼重要了,畢竟肖像都是掛在城門,如果逃犯不通過城池的話,肖像自然無用。而如果對方腦子不夠用,真就要入城或出城的話,單憑不具備任何證明就能直接將其盤問拘捕,也根本用不着罪犯肖像。

古代府衙的通緝畫像真的能抓到人嗎?罪犯肖像畫得像不像

但是,事實的真相就真如那篇文章中說的那樣嗎?其實並非如此,真正讓我們產生古代府衙的罪犯肖像與真人不符的觀點,實際上還是受到了現代影視作品的影響。因爲在很多古裝題材的電視劇中,府衙繪製出的罪犯肖像,簡直不忍直視,所以也就不怨廣大觀衆會產生這樣充滿了偏見的觀念。那麼,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古代府衙的通緝畫像真的能抓到人嗎?罪犯肖像畫得像不像 第2張

首先,提及府衙的罪犯肖像,就不得不先說一下中國古代的繪畫問題。與西方相比,我國古代繪畫更偏向於寫意,尤其是在作畫的時候,往往喜歡運用留白的手法,爲世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和情感寄託。而西方的繪畫則偏向於寫實,運用光影空間的效果,使得畫面更加逼真。但兩種繪畫領域都各有千秋,並無高低之分。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無論寫實寫意,在對人物的繪畫上,東西方在繪畫中的人物還原度其實是很高的。就比如著名的《三才圖會》,拋卻作者本人沒有親眼見過的名人之外,但凡與其接觸過的人,落在畫面上的樣貌與本人並無差別。尤其是朝廷中存留下來的皇親國戚及臣子的肖像圖,其真實度也是可以用作考古參考的。

當然了,畢竟古代的畫師也不能完全真實地展現繪畫對象的面容,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肖像,就存在醜、俊兩幅,而根據史料的記載,偏醜的畫風似乎更加真實一些,只不過畫師在當時爲了顧及性命,需要進行美術加工而已。但從這一點上來看,古人的繪畫技術也卻非影視作品中描述的那樣低劣,反倒是極爲高超的。

而對於府衙來說,想要在當地廣大百姓中招攬一名懂得繪畫技術的畫師,難度並不高。尤其是從中央及地方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肖像來看,哪怕是追捕逃犯的肖像,其還原度也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影視作品中之所以醜化逃犯的肖像,主要也是爲了推動情節,甚至是爲整部影視劇增添一些詼諧的氣氛,切記不要當真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