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清惠端親王愛新覺羅·綿愉:愛新覺羅·顒琰的皇五子

清惠端親王愛新覺羅·綿愉:愛新覺羅·顒琰的皇五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新覺羅·綿愉(1814年-1864年),清朝皇族、大臣。清朝嘉慶帝第五子,道光帝之弟。母爲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鈕祜祿氏時爲如妃。有同母姐皇八女和皇九女慧愍固倫公主,兩姐皆早夭。被封爲惠親王,著有文集爲《愛日齋集》。

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綿愉病死,諡號端,有奕詳、奕詢等子六人。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宣宗道光帝即位,愛新覺羅·綿愉被封爲惠郡王,在內廷行走,上書房讀書。故事,親、郡王未及歲,食半俸。道光九年,命食全俸。十九年,進親王。文宗咸豐帝即位,諭:“惠親王爲朕叔父,內廷召對及宴賚賞賜宜免叩拜,章奏免書名

清惠端親王愛新覺羅·綿愉:愛新覺羅·顒琰的皇五子

咸豐三年,賜御用龍褂。

太平天國軍隊北伐至北京近郊,被任命爲奉命大將軍,頒銳捷刀,統領健銳、火器、前鋒、護軍、巡捕諸營,及察哈爾兵,哲裏木、卓索圖、昭烏達東三盟蒙古兵,與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督辦防剿。僧格林沁出駐涿州,綿愉留守京師。九月,會奏頒行銀錢鈔法。此時太平軍已至深州,請發哲裏木盟馬隊一千及熱河、古北口兵各五百赴涿州助防。復奏請發矇古兵三千,以德勒克色楞爲將,督兵進擊。

四年正月,命朝會大典外悉免叩拜。尋與恭親王奕訢、定郡王載銓疏請鑄鐵錢爲大錢輔,咸豐帝令王詳議以行。五年四月,北路肅清,行凱撤禮,交出奉命大將軍印。十二月,以鑄鐵錢有效,下宗人府議敘。八年五月,以奏保耆英,罷中正殿、雍和宮諸職任。九年,罷鐵錢局。

咸豐十年七月,英國和法國兵至天津,命至通州與僧格林沁辦防,並諭綿愉及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尚書肅順、軍機大臣等籌商交涉。

同治二年,穆宗典學,太后以綿愉行輩最尊,品行端正,命在弘德殿專司督責,並令其子奕詳、奕詢伴讀。三年十二月,薨,同治帝親臨奠,賜銀五千治喪,諡曰端,稱惠端親王。

子六,有爵者三:奕詳、奕詢、奕謨。

奕詳(1849年3月15日-1886年2月13日),惠端親王綿愉第五子,母瓜爾佳氏,其父爲瓜爾佳·桂良,惠親王系第二代。他在道光二十九年二月(1849年)出生,咸豐十年正月(1860年)受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同治三年七月(1864年)進封奉恩鎮國公,同年十二月接替父親成爲惠親王第二代,但因爲惠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郡王。光緒十二年正月(1886年),他去世,虛齡三十八歲,由長子愛新覺羅·載潤襲封惠親王系第三代,不過需遞降爲貝勒。

清惠端親王愛新覺羅·綿愉:愛新覺羅·顒琰的皇五子 第2張

奕詢,綿愉第四子。初封不入八分輔國公,進封鎮國公。卒,無子,以愉恪郡王允潖五世孫載澤爲後,襲輔國公,進鎮國公,加貝子銜。光緒末,授度支部尚書。

奕謨,清宗室,愛新覺羅氏,滿洲右翼鑲藍旗近支第一族。清仁宗嘉慶帝第五子惠端親王綿愉第六子。初封不入八分鎮國公,再進封貝子,加貝勒銜。卒,無子。光緒二十年以奕詳次子載濟爲後。載濟卒,無子。光緒二十三年以醇賢親王奕譞子載濤爲後,襲鎮國公,後歸宗。後以愉恪郡王允禑五世孫載光子溥佶爲嗣孫,襲鎮國公。曾孫毓崧,民國十六年襲輔國公。

惠親王世系

綿愉 仁宗第五子。嘉慶二十五年,封惠郡王。道光十九年,晉惠親王。同治三年,薨。諡曰端。

清惠端親王愛新覺羅·綿愉:愛新覺羅·顒琰的皇五子 第3張

奕詳 綿愉第五子。咸豐十年,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同治三年,晉鎮國公。尋襲惠郡王。十一年,加親王銜。光緒十二年,薨。諡曰敬。

載潤(1887年—1963年),字寄雲。滿族,北京人。1878年(清光緒四年)生於皇室家族。1886年承襲清代貝勒爵;1895年派在御前行走;1902年至1908年守護西陵;1909年(宣統元年)總司稽查守衛事宜。同年冬補授正黃旗漢軍都統,12月管理陸軍貴胄學堂;1910年被選爲資政院議員。民國成立後,根據當時“優待條件”清室內廷仍然存在,故自1912年至1922年間,仍在清室繼續任職。1922年12月民國政府特任爲將軍府恭威將軍。段祺瑞執政時,裁撤將軍府,任職隨之撤消。後嘗以作舊詩、讀歷史及書法自娛,對歷史及舊詩較有心得。1957年被聘爲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1963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