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文化名家 > 我的伯父梅光迪,篤學勵行,一代儒宗紹遠緒

我的伯父梅光迪,篤學勵行,一代儒宗紹遠緒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的伯父梅光迪,字覲莊,又名迪生,誕生於1890年(清光緒十二年一月二日),今南陵縣奚灘鄉西梅村(原屬宣城縣)一個清末秀才家裏,世代書香人家(遠祖,清初梅定九以天算之學卓絕於一代),家境並不富裕,過的是一般平民生活。伯父六歲時,就在先祖父執教的私塾裏(後任教於宣城崇正學堂)讀書。當時所學全是孔孟之道、四書五經,而且都得背誦,朗朗上口,誰問即答。伯父秉性聰穎,加之家教有素,他自入學以來,不但能默誦所讀過的書,而且還能吟詩作對,出口成章,使人驚歎,祖父自然十分歡欣、鍾愛,精心教養。伯父也倍加努力,進步顯著,十四、五歲時便讀完了四書五經,精於制藝文字,經童子試,曾考中秀才。

我的伯父梅光迪,篤學勵行,一代儒宗紹遠緒

“七七事變”以後,全國多數大學因實局關係而西遷,浙大一遷建德(浙江),再遷泰和(江西),三遷宜山(廣西),四遷遵義與湄潭(貴州)。在搬遷中,伯父與全校師生,歷盡艱苦,將圖書、儀器等設備,安全地轉移到後方,戰火下的絃歌不輟,學子授業日奮,伯父更加勤懇,制定教學與寫作計劃,彌留時還不忘教學,可謂以身殉講壇,愛國之情深矣!正如浙大學生自制會送的輓聯:“計涉歷贛桂險阻而來遊,卓澍清標宗師共仰;以溝通中西文化爲己任,未酬宿志有道雲亡”。

思想品質

伯父崇向人應具有嶙峋的氣節、他並引澹臺滅明爲例,子游說:“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堰之室也。” 他不僅津津樂道這種做人的道理,而且躬而行之。他處事謹慎,不逢迎獻媚,更不屑作一個隨俗沉浮的鄉愿。

抗戰八年,同事中有不少生活艱苦, 有兒女停學者,有衣食不敷者,都搖頭嘆息。校中有各種獎助金,以調節、平抑物價之飛漲,他從不肯申請,他對我伯母說:“汝我均做事,雖貧苦,不至於最苦,我申請若得,無助者又增一人矣!”伯父平生喜食豆腐,舉箸臨餐時常講:“吾校學生每日不能得一方豆腐之營養。” 心中大爲不快,食慾頓減。

伯父待人真率坦誠,毫無矯飾。他不善於辭令,但言談之中,一針見血,發人深省,約簡雋永。當他認爲義不可屈的時候,便一怒而不可遏。怒發過了,便煙消雲散。有時,他對好朋友也發怒,事情過了,覺得自己輸理,仍要好如故,毫無芥蒂存於心。他遇事直言,主持正義,實有儒者氣象,正如他說的:“吾輩處事,在開誠佈公。以君子待人,絕不弄機巧,理智情感兼而用之。世之身當共衝者,輒欲以小智小數勝人,其失敗也固宜。”(梅光迪日記1945.8.28)

王伯沆先生曾贈他“迪生守狷潔、美玉自無瑕”, 足見伯父之爲人,這兩句話他常引以爲知己之言。他“哲學之精微,文學之識力,聚集一身…..”(賀昌羣言)。他不求名,而名自歸之;不求名,所以能欣賞自己,雖處憂患,有其自得之樂。他在流離轉徏中,史記、漢書、莊子、荀子、墨子、王荊公和曾、左的政事文章,常不釋手,也確曾下過一番功夫。它具有政治家胸襟,而絕不想做一個政客。所以他在大學裏、在參政會,一般朋友認爲他“瀟灑”、“不親事務”之故。

逝後哀榮

中央大學樓光來教授說:“……先生爲學雖重視人格之修養,理智之訓練,而學以致用之意無時或忘……欲求先生之文章學問奄有東西之長,不可多得矣。” 顧立雅博士說:“就對西方之瞭解而論,中國人能勝過他的,似乎寥若晨星。”“它的英文寫作,既達且雅,比之西方著作,也毫不遜色。”

伯父逝世後,1946年1月27日,浙江大學在遵義校本部舉行“梅光迪先生追悼大會”。大會由竺可楨主持,並致悼詞。全校師生於該日上午九時前,齊聚何家巷五號教室。大門內外,皆扎有松竹門坊,綴以棉字素花;二門內有國府主席蔣公旌表“人師典範”四字;側室內,四壁懸伯父生前有照片殆遍,黨政軍學等各方唁函;院內輓聯紛陳,依次密列,或貼牆壁上、或置案頭,直到於禮堂。其中有行政院院長宋子文、教育部長朱家驊、邵力子……等輓聯,而最能刻畫出伯父梅光迪的個性、學說,以及教育、學術上貢獻的,莫過於陳布雷先生,與張其昀教授的輓聯了。

我的伯父梅光迪,篤學勵行,一代儒宗紹遠緒 第2張

陳氏挽曰:

“融合中西,時有新思囊政教;

遺忘物我,不將閒事縈心頭。”

張氏挽曰:

“知寬容而不流於虛無,知信仰而不流於獨斷,知批評而不流於憤世嫉俗之犬儒主義,此哈佛之學說,先生平素之行已教人,大體如是;

至金陵而創刊有學衡,及武林而繼起有國命,至播州而同人有思想時代之旗鼓重整,皆南雍之嗣響,吾輩今後欲質疑問難,又誰與歸。”

是日九時既逾,乃宣佈開會。伯母李今英偕子女入場時,俱掩面滴淚,全場數百女士,舉爲之酸鼻。當由竺校長主祭、黃尊生、郭斌和兩教授陪祭,全場肅立行禮如儀,並誌哀三分鐘,默畢,全體就坐,由主祭人致開會詞。竺校長沉重久久,作“梅先生死了” 一語後,嗚咽片刻,未能爲續。繼而謂先生襟懷超然,淡於名利,平生懸格至高以衡天下士,故似落落寡合,然文學造詣極深,不輕落墨,讀其歐文白璧德紀念冊一文,誠至優美,今人厚責人而躬自薄,非白壁徳與先生之所許可,曲高和寡云云。繼獻花圈,讀祭文,文曰:

惟中華民國35年1月27日,竺可楨率國立浙江大學全體同人,謹以清酌鮮花之奠,致祭於文學院院長梅光迪先生之靈曰:嗚呼先生,競與世辭。友生隕涕,薄海興悲。先生德量,如陂千頃。澄清淆濁,無損其淨。先生之學,真識所照,明霞天華。既長文院,七載殷勤。劬心瘁力,卒殞其身。遺德在人,教澤彌久。浙水黔山,同垂不朽。窮鄉困處,無以娛嬉。曠懷和氣,發我天口。玄言解頤,申蘊至理。四坐傾聽,如飲醇醴。相期異日,都講湖山。孤舟載酒,清波往還。高趣遐情,嘯傲丘壑。一瞑空棺,永辜宿約。嗚呼哀哉!

先生少時,遊學絕國。懷實歸來,思展鵬翼。一試中阻,再渡滄溟。歸值大難,國命幾領。禹甸重光,羣英驤首。如何先生?乃競不壽。爲天不慟,兼哭其私。九原有靈,庶其聽之。嗚呼哀哉!尚饗。

續鄧爽女士代伯母讀家屬祭文。一字一淚,舉座多涕淚交頤。來賓步校劉震清教育長演說,略謂梅先生不朽,吾人當善其志,發揚光大。

續報告病況及死葬經過,至爲詳盡,後教授代表及學生團體先後致辭。

未家屬答辭。由其子本修兄作言。他既登臺,與會者俱悲不自勝,及在答辭中稱及“爸爸”,場內人多至淚水縱橫,肅穆悽痛異常。追悼會於哀音裊繞中,宣告禮成散會。茲引述章益先生的輓聯,以爲本文的結束:

篤學勵行,一代儒宗紹遠緒;

春風化雨,卅年教澤留人間。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