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文化名家 > 李白一生放蕩不羈,那麼他的婚姻狀況如何呢?

李白一生放蕩不羈,那麼他的婚姻狀況如何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到唐朝詩人的婚姻愛情,人們耳熟能詳的是杜甫對於髮妻的一世愛戀,以及李商隱對愛情的忠貞不二,還有元稹對於亡妻的深深懷念。

但對於在我國文學史上擁有崇高地位的天才詩人李白的婚姻,人們就不甚瞭解了。也許是因爲他“光焰萬丈長”的詩歌太過於驚豔,也許是因爲他滿腹才華卻一生無緣功名太過悲劇,後世之人反而對他的婚姻和家庭不夠關注,導致這方面的歷史記載相對匱乏。

李白一生放蕩不羈,那麼他的婚姻狀況如何呢?

那麼,李白一生有過幾任妻子呢?他的婚姻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關於李白的婚配情況,在其友人魏顥的《李翰林集序》中記載最爲詳細:“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宋。”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李白一生中共有過兩次正式婚姻,也就是許氏夫人和宗氏夫人,還有過兩個類似於侍妾的紅顏知己。

李白的第一個夫人叫許氏,是唐高宗時的宰相安陸人許圉師的後裔。開元13年間,李白離開四川,“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他的雲遊生活。這期間,他讀到了同鄉司馬相如的文章,對楚地雲夢景色大加讚賞,於是慕名前去遊玩。

來到安陸境內時,恰逢“許相公家見招,妻以孫女”。這裏的“許相公”指的就是許圉師,他曾在唐高宗龍朔二年擔任左丞相,爲門下省一把手。不過,李白和許氏結婚的時候,許圉師已經過世50多年,早已不在人世了。

至於李白爲何會和素不相識的許氏結婚,又是何人做的媒,我們不得而知。最大的可能是許家招上門女婿,李白仰慕許家的門第和名聲,甘願入贅,企望他日實現平生抱負。

其後,李白定居安陸十年,過了一段相對平靜而閒適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酒隱安陸,蹉跎十年”。在此期間,許氏爲他生了一兒一女,女兒名平陽,兒子名叫明月奴。不過,許氏在和李白結婚不久後就去世了。

也是在安陸期間,李白“又合於劉”,從一個“合”字可以看出,這個劉氏並非李白明媒正娶,很有可能只是李白的一位情婦。但兩人之間的關係並未維繫多久,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劉氏和李白斷然“訣”別了,主動離開了李白。

李白一生放蕩不羈,那麼他的婚姻狀況如何呢? 第2張

開元末期,大約在李白三十五六歲的時候,他離開了生活十年之久的安陸,攜帶着一雙兒女來到了齊魯之地,寓居在東魯的徂徠山之竹溪,同“魯一婦人”同居在一起。在這裏,李白與孔巢父、韓準等人合稱“竹溪六逸”。

李白當時爲何會離開安陸,遠徙到東魯這麼偏遠之地,而不是去到長安,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呢?這也許和這位“魯姓婦人”有很大的關係。“魯姓婦人”還爲李白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做頗黎。

關於這段婚姻的結局,史書並未做詳細記載,有人說李白最終離開了“魯姓婦女”,也有人說這個女子大約在天寶十年去世。

後來,四十多歲的李白離開了魯地,來到江南,同道士吳筠同隱於會稽。在吳筠、賀知章等人的大力推薦下,李白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被徵召進京入職翰林供奉。

面對着突如其來的幸福,李白十分期待,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以爲“揚眉吐氣,激昂青雲”的一天終於來到了。以至於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發出了“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的感慨。

翰林供奉的職責,主要是替皇帝草擬文誥詔令之類的文件,當然偶爾也會陪同御駕巡遊。不過,這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閒職。而李白則充其量是個御用文人的角色,以滿足玄宗的享樂要求,陪皇帝喝酒,酒興之餘作一些酬唱之詩詞。

這樣的尷尬處境,和李白當初以身報國,壯志滿懷的理想相去甚遠,讓他陷入了矛盾和痛苦之中。究竟是去是留,李白十分糾結,他不願成爲唐玄宗歌舞昇平、歌功頌德的點綴,也不願輕易放棄這難得的來長安的機會。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李白遇到了他的第二任明媒正娶的妻子宗氏。宗氏夫人與許氏夫人一樣,也是宰相之後,其祖父宗楚客是武則天從姐之子,在武則天和中宗時曾三次拜相。李白與宗氏夫人在梁園結合後,繼續漫遊各地。

安史之亂爆發後,避禍於廬山的李白似乎迎來了轉機,得到了永王李璘的垂青,請他出山進入永王的幕府。後來永王兵敗,李白也受到牽連,被捕下獄。宗氏聽到消息後,爲丈夫多方奔走,啼泣求援,李白終於在衆多友人的幫助下才免於死刑,被流放夜郎,後在巫山途中遇赦。

其後,大難不死的李白就此長時間在岳陽、江夏一帶滯留,竟然再也沒有見過宗氏一面,兩人的婚姻實際上處於名存實亡的境況。

關於李白和宗氏是否育有後人,史書上並無記載,有觀點認爲,他們夫妻倆生育了一個女兒,但大多數人認爲沒有資料表明有這個女兒的存在。

關於李白和楊貴妃,民間廣爲流傳一種說法:李白之所以離開長安的原因,是因爲楊貴妃進讒。其主要依據就是李白所著的《清平調》中的第二首,說李白在此詞中,將楊玉環比作趙飛燕,有貶低侮辱之嫌。

不過,這個說法顯得極爲牽強。

李白之所以進入長安,無非是玄宗看上了他的才華,想把他作爲一個御用文人使用。所謂翰林供奉,說白了就是一個娛樂人士,靠着詩詞討皇帝歡心的人。作爲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玉環,似乎犯不着和李白這樣的人過不去。

雖然李白狂放不羈,經常高昂着頭,一副超塵脫俗的模樣。但李白也不會冒險得罪楊貴妃,這對他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一點好處都沒有。而且,《清平調》一詞是李白奉唐玄宗之命而作,寫成後玄宗愛不釋手,立即命人譜曲演唱。如果李白在詞中對楊玉環有不敬之言,難道才華出衆的玄宗看不出來?

所以,李白之所以離開長安,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的狂傲不羈,酗酒成性和放浪形骸,和楊玉環沒有任何關係。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