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

納蘭性德 〔清代〕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譯文

《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誰說花兒凋零不令人生起憐愛之情呢?當年同遊之時正是春花競放的美好時光。而今友人已去,空餘自己獨身一人。

眼前一片紅花剛剛被春雨打溼花瓣,絲絲嫩柳在煙靄中隨風搖曳。在夕陽落照前的美景令少女爲之夢斷魂銷。

賞析

詞人在筆下着力表現其傷春惜花的意緒,同時也借花寫人,“倩魂銷盡夕陽前”既是惜花之凋謝,也是傷人之辭世。

“誰道飄零不可憐”起句就將人帶進一個絢爛的暮春時節。繁花滿天,一樹樹的海棠花競相開放喧嚷嬉戲,祥寧中飄渺着生命的靈動。這悽婉的美麗令人憐愛嘆息。古人論詞的結構,妙在斷斷續續,不接而接。“誰道飄零不可憐”句,就具有如此之妙。它與下面兩句,一寫回憶,一寫現實,看似不接,實則詞意緊緊相接。一樣的飄零,不一樣的感覺。既突出瞭如今內心的悲涼,又爲描寫現在的情景作了鋪墊。

詞人一反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通常寫法,一開篇就道出了自己的感觸“誰道飄零不可憐”,可謂別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不覺眼前一亮。第二拍“舊遊時節好花天”,詞人隨即點明這是故地重遊,相似的景物自然很容易勾起人美好的回憶。但詞人並沒有描述當時的情景,只用了“好花天”三個字寫出了相同的時令和場景。可如今物是人非,怎不叫人斷腸。這裏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只寫遊覽的天氣,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自己去想象。這種寫法,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象,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

《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下片轉入寫景,“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用如煙綠柳襯雨後紅花。暈字用得極妙,既寫出了花色彩的變化,也寫出了人在花叢中的獨特感受。下片結“倩魂銷盡夕陽前”。用擬人的手法寫落花,憐惜之情溢於言表。以夕陽爲背景,顯得格外悽美。還照應了上片起句,使全詞渾然一體、餘味無窮。詞意悽絕,充溢着無可奈何的情緒。這裏詞人以生動的比喻,進一步把集合着悲涼、痛苦、傷心、悔恨,交織着絕望與希望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着人生哲理。其實銷盡的又何止是花魂。花落春去,逝去的還有美妙的時光、美好的青春年華和那轉瞬即逝的愛情,美好的東西總是短暫的。紅塵一夢,再美的綻放也是過往,終將飄零,詩詞的境界就是在剎那中見終古,在微塵中顯大千,在有限中寓無限。

此篇詞極婉媚空靈,恍惚迷離,令人蕩氣迴腸。

創作背景

這首詞爲納蘭性德在園中觀賞海棠時,面對海棠零落的場景,有感而作。龔鼎孳在康熙十二年(1673)曾任會試主考官,詞人正出其門下,是年秋,龔氏卒去;一些觀點認爲此詞作者在總體風格上大體效仿龔氏,是爲抒其悼懷龔氏之意。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