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幷州》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幷州》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幷州

黃庭堅 〔宋代〕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

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並門夜月高。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

酒船魚網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譯文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幷州》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當年,你這個品行高潔的人出任小小的吏曹,我送你,行走在長堤上,看見碧綠的春草,想到自己也穿着青袍,位居下僚。

今天,我的心情隨着汝水的春波而晃動;你的興致,想來一定是跟隨着幷州城門上的月亮,漸漸升高。

哎,這世上難道會沒有千里馬?不,只不過是人羣中找不到善於相馬的九方皋。

家鄉有船可載酒有網可捕魚,還是回去吧,我們過去遊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着落花,水深恰好一篙。

賞析

詩一二句主客並提,以彼此遠居又各不得意爲“懷”字提供豐富的內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幷州作小官。“青袍”是下級官員的服裝。歷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杜甫詩:“汀草亂青袍。”含有不被見用的意思。這裏作者說“堤草”認出自己的青袍來,不光屬思奇巧,而且以草爲有情物來反襯人的情懷難禁,效果極好。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幷州》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第2張

三四句承首聯中“各在異地”的含義,敘遙相思念之情這兩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時在平輿,地近汝水。前句寫自己,後句寫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樣都用實寫法。彷彿友人也在目前,詩人頗覺親切。

五六句承首聯中“各不得志”的含義,寫無人理解的憤懣。這兩句詩措辭自然,對仗工穩而又意在言外,顯示出詩人錘鍊語言的深厚功力。黃庭堅曾以此聯示人,並說讀這兩句可以得律詩之法。《觀林詩話》對這兩句詩從形式上加以評論,說:“杜牧之雲:‘杜若芳州翠,嚴光釣瀨喧。’此以杜與嚴爲人姓相對也。又有‘當時物議朱雲小,後代聲名白日懸’此乃以朱雲對白日,皆爲假對,雖以人姓名偶物,不爲偏枯,反爲工也。如涪翁(黃庭堅號)‘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持(當爲“得”)九方皋’,尤爲工緻。”《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二)從內容上着眼加以評論,說:“魯直(黃庭堅字)《過平輿懷李子先》詩:‘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題徐孺子祠堂》詩:‘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二詩命意絕相似,蓋嘆知音者難得耳。”足見這兩句詩受到人們的推重。

末二句寫出全詩的主旨,勸李子先也解官歸故里,與詩人同遊。其中“歸來”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緊接着又下一個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詩人猶嫌不足,同時還用水漲花落、漁船載酒構成一幅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圖畫,勸歸之意發揮得淋漓盡致。

黃庭堅作詩,最講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說:“山谷之妙,起無端,接無端,大筆如椽,轉折如龍虎,掃棄一切,獨提精要之語。每每承接處,中亙萬里,不相聯屬,非尋常意計所及。”這首詩用“幽人佐吏”開篇,以“故溪篙深”作結,很像是無首無尾,然而橫空出語,收束有力。各聯之間,首聯說官卑,頷聯寫春興,頸聯嘆九方皋之罕見,尾聯敘故溪之可遊,每聯下語也如同不知其所從來。但細味詩意,脈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爲從內容上講,詩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動”、“興高”,並不僅僅是感覺到“春波”、“夜月”的緣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於自己“佐吏曹“、“青袍”這樣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極容易作千里馬、九方皋之嘆,慨嘆之餘,希望能退隱於酒船漁網之間,也就是順理成章了。從結構上看,首聯總提,中間兩聯分議,末聯收攏,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變化,又做到了天衣無縫。

創作背景

黃庭堅在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登進士第後,被任命爲葉縣(今屬河南)尉。因爲到官誤期,受到上級官吏的譴責;縣尉職位低,俸祿也少,不足以養家,心中總是悶悶不樂。這首詩是他在熙寧四年(1071年)春天,辭去葉縣尉職務時所作,表達的便是得不到賞識欲歸湖山的心情。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