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蕭綱《春江曲》的原文是什麼?表達了怎麼樣的感情?

蕭綱《春江曲》的原文是什麼?表達了怎麼樣的感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蕭綱《春江曲》的原文是什麼?表達了怎麼樣的感情?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春江曲

客行只念路,相爭度京口。

誰知堤上人,拭淚空搖手。

古來寫送別的詩正不知有多少。或是寫送者“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詩經·邶風·燕燕》)的哀傷,或是寫行人“將去復還訣”(鮑照《代東門行》)的留戀,或是如“悽悽留子言,眷眷浮客心”(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那樣,兼寫送者與行者的悲悽。蕭綱此首《春江曲》卻有些特別:他一面寫送者佇立堤上,拭淚搖手;一面寫行者熙熙攘攘,爭着上船渡過京口(在今江蘇鎮江,當時是大江南北交通要道)。送者肝腸痛斷,多麼希望行人再回頭看她一眼;行者卻什麼也顧不上,只一心想着上路。靜與動,悽清與喧鬧,多情與寡意,全詩便由這些矛盾着的因素構成。

蕭綱《春江曲》的原文是什麼?表達了怎麼樣的感情?

五言四句,樸素得猶如口語,也精煉到了極點。“客行只念路”的“只”字,叫人知道堤上的情人並不在他念中。“相爭度京口”的“相爭”二字,使人聯想到渡口的喧囂,同時也和“只念路”呼應——一個人在那種緊張的氣氛中往往無暇顧及其他。“誰知”二字,襯出了“堤上人”被撇在一旁的悽清。“空搖手”的“空”字,不但表明那行人並未報以同樣的動作,而且暗示他當時也沒有懷着同樣的心情,越發顯得堤上人的枉自多情。五言四句是南朝民歌《吳聲》、《西曲》常用的形式,蕭綱此首當然是受其影響。但用字的精確和富於暗示性,卻又顯示出文人詩的特色,也使詩顯得含蓄,有言外之意。

我們還想起《西曲歌·那呵灘》中的兩首:“聞歡下揚州,相送江津灣。願得篙櫓折,交郎到頭還。”“篙折當更覓,櫓折當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頭還?”這是男女倡答之詞。女子癡情而那男子卻給她潑了冷水。蕭綱是否受到這兩首小詩的感發而作此《春江曲》的呢?可能是,但亦未必。看來他的靈感主要還是來自親身經歷或親眼所見。《那呵灘》寫的是男女間的事,一看便知;《春江曲》則除了“堤上人”顯得柔弱的形象使人感到是一位女子外,並無明確的語句說明是女子送別情人。若不是它被選入《玉臺新詠》這部專錄與女子有關詩歌的總集,我們甚至不妨看成是寫一般的相送情景。行人的“只念路”而不顧念堤上之人,也可能是由於爭着渡江的特定環境,而不是他的薄情。可以說,這首小詩超越了男女情事的描寫,它敏銳地抓住了送別中有時會出現的一種情景,傳達了一種淡淡的哀愁。詩人用了《春江曲》這個題目。春日的江流本該給人生意盎然的明快之感,但詩中寫的卻是離別的愁緒。作者似乎從這種反差中品味到一種難以把捉的悵惘。詩人的心靈實在是敏感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