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梅花》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梅花》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梅花

汪中 〔清代〕

孤館寒梅發,春風款款來。

故園花落盡,江上一枝開。

譯文

孤寂的客館中,寒梅開始綻放,春風腳步徐緩地來到樹下。

此時故鄉的園中花已經開了又凋謝了,江上春尚寒,只有一枝獨開。

創作背景

《梅花》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此詩爲詩人觸景思鄉之作,具體創作地點和年份不是十分確切。《容甫先生遺詩》將此詩編於庚寅,即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作,這是汪中省試落第後的第三年。據《容甫先生年譜》,詩人這時正在太平府(今安徽當塗)太守沈業富處入幕,已經是第二個年頭了。離鄉背井、俯仰因人的幕客生涯,不是自視頗高的汪中心甘情願地樂就的,而且揚州家裏還有老母親。這年春天再度離家時,他寫了一首《別母》詩。《梅花》此詩即是編在這首《別母》詩後面的,這應是他從揚州回到當塗後,在春寒尚厲的時候所作。

賞析

這是一首鄉情詩,寫作者因在客地見梅花而牽惹起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梅花》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鑑賞呢? 第2張

此詩以故園和客館梅花開放的早遲不同,表現出客居異地的孤悽和對故鄉的深切懷念。詩首句寫客地見梅。梅開報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照理說自有一番喜慶之氣,可詩人的心態卻不甚佳妙,表現出的是“孤”,是“寒”,一開篇就流露出深重的鄉思鄉愁。詩曰“孤館”,表明詩人是做客他鄉,館居異地。出於一種水是家鄉美、月是故鄉明的感情。詩人甚至覺得客館的春風也來得特別遲,它是款款而來,姍姍而至,大有“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夕陽暮”那種難耐的孤悽。以上兩句寫客地見梅,不言鄉思而鄉思自濃,不寫鄉愁而鄉愁自現。可謂“不着一字,盡得風流”。

接下來兩句寫懷念故鄉。“故園花落盡”,是說故鄉的梅花早已凋落殆盡。這裏的“花”承首句的“梅”,當指梅花而非言他花,如指他花落盡,就顯得與事實不符。汪中故鄉在江蘇揚州,江南春天雖早,亦不至於百花凋殘而客館寒梅始花。這一句以故鄉花落,反襯客館始花,進一層寫出作者客居他鄉的孤苦意緒。“江上一枝開”,這一句是回過頭來寫客館的梅花,故園花已落,客館花纔開,以兩地花開時差作比,突出表現出“哪裏都沒有家鄉好”這種中國人民的傳統心態,抒發了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汪中這首詩,從題材上說並無新穎之處,只不過是一首極爲普通的鄉情詩。但從藝術上看,卻能以極平淡之語表現最濃烈之情。以梅花寫鄉情,爲人熟悉的還有陸凱《贈范曄詩》和王維《雜詩三首·其二》,這兩首與此詩粗略的比較,就可發現,前兩首有點像一出獨幕劇,都有兩人物出現在詩中,陸凱詩託語驛使代問朋友,王維詩是迫不及待地問訊故鄉來客家中情況,而汪中此詩則是獨白,沒有對象在訴說自己的思鄉之情,那種做客他鄉的孤苦之情也就更加溢於言表。

汪中

(1744—1794)江蘇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貧,賴母授讀。少長,遊書肆,借閱經史百家書籍,過目成誦,遂爲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漢魏六朝爲則,卓然爲清代中葉大家。篤志經學,尤精《周官》、《左氏傳》,兼治諸子。與同鄉王念孫、劉臺拱爲友,服膺顧炎武,自許爲私淑弟子。曾應湖廣總督畢沅之聘,撰《黃鶴樓銘》等文,傳誦一時。後至杭州文瀾閣掌《四庫全書》,旋卒。有《廣陵通典》、《春秋後傳》、《容甫先生遺詩》、《述學內外篇》。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