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仲殊《訴衷情·建康》:這首詞意象密集而又富有條理

仲殊《訴衷情·建康》:這首詞意象密集而又富有條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仲殊,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爲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遊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爲僧,先後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爲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仲殊的《訴衷情·建康》,一起來看看吧!

仲殊《訴衷情·建康》:這首詞意象密集而又富有條理

訴衷情·建康

仲殊〔宋代〕

鐘山影裏看樓臺,江煙晚翠開。六朝舊時明月,清夜滿秦淮。

寂寞處,兩潮回。黯愁懷。汀花雨細,水樹風閒,又是秋來。

詞的上闋是作者站在秦淮河畔的懷古所見。開篇兩句“鐘山”“樓臺”“晚翠”等景物,實際上都是江中的倒映。“舊時”二字透出懷古氛圍,有“年年歲歲月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意。下闋轉爲悲秋,依然從景物着筆,圍繞着秦淮河來寫。“寂寞處,兩潮回”二句化用劉禹錫《石頭城》詩中著名的詩句“潮打空城寂寞回”。全詞上闋懷古,下闋悲秋,懷古是悲秋的基礎,悲秋是懷古深化,二者始終交織在一起,通過景物描寫來展現秋意,隱含歷史變換的滄桑,所描繪景物都以秦淮河爲中心,意象密集而又有條理。

詞的上闋是作者站在秦淮河畔的懷古所見。

開篇兩句“鐘山”“樓臺”“晚翠”等景物,實際上都是江中的倒映。“樓臺”本在鐘山之上,作者站在江邊觀察水中倒影,“樓臺”也自然就在“鐘山影”中了。“江煙晚翠開”是寫江上的煙霧消散,露出水面的倒影,這倒影的內容正是暮色下翠綠的鐘山。這兩句在敘述順序上是倒裝,因爲只有先“江煙”散,才能看到倒影的鐘山、樓臺,倒裝的目的是爲了突出主題。

仲殊《訴衷情·建康》:這首詞意象密集而又富有條理 第2張

“六朝舊時明月,清夜滿秦淮”依然寫江中倒影,但時間已是晚上。明月倒影在秦淮水中。故曰“滿秦淮”。“舊時”二字透出懷古氛圍,有“年年歲歲月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意。清夜裏月光輝映下的秦淮河,分外瑰麗多姿。

下闋轉爲悲秋,依然從景物着筆,圍繞着秦淮河來寫。

“寂寞處,兩潮回”二句化用劉禹錫《石頭城》詩中著名的詩句“潮打空城寂寞回”,以古今不變的潮起潮落來襯托人世無常的寂寞,帶有濃濃的懷古情緒。接着“黯愁懷”三字一過渡,開始抒發作者個人的愁緒。

“汀花雨細,水樹風閒”寫江上的秋雨,一個“細”字,一個“閒”字,與上文“寂寞”二字呼應。結句“又是”二字語意極重,寫出歲月輪迴、季節變換之迅速。此情此景,年華老去的詞人自然有無限哀愁,正所謂“秋風秋雨愁煞人”。

全詞上闋懷古,下闋悲秋,懷古是悲秋的基礎,悲秋是懷古深化,二者始終交織在一起。作者主要通過景物描寫來展現秋意,同時又隱含着歷史變換的滄桑,二者缺一則悲涼之感大減。作者所描繪的諸多景物都以秦淮河爲中心,意象密集而又有條理,這是本詞的特色。宋黃升在仲殊《訴衷情》一調下有這樣的評價:“仲殊之詞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爲最。小令之中,《訴衷情》一調又其最,蓋篇篇奇麗,字字清婉,高處不減唐人風致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