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寄生草·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寄生草·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文】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

糟醃兩個功名字,醅渰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註釋】

《寄生草·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⑴飲:此曲一說系範康(字子安)所作,曲題《酒》。

⑵“長醉後”二句:長期昏醉有什麼掛礙,昏睡不醒有什麼思慮。化用《楚辭·漁父》中“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語意。方何礙:卻有什麼妨礙,即無礙。方,卻。有甚思:還有什麼思念?

⑶“糟醃”三句:言酒把個人的功名,千古的興亡,無限的壯志都埋葬了。糟醃:用酒糟醃漬。醃,這裏有玷污的意思。醅(pēi)渰(yān):用濁酒淹沒。渰:同“淹”。曲埋:用酒麴埋掉。曲:酒糟。虹霓志,氣貫長虹的豪情壯志。

⑷達:顯達,與“窮”相對。屈原(前330?—前278):戰國時期偉大詩人。爲了實現以民爲本、舉賢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與楚國的反動貴族統治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宣稱“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終於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然自班固以來,就有指責屈原“露才揚已,競乎危國羣小之間,以離讒賊”(《離騷序》)的。

⑸知音:知己。陶潛(365—327):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淡泊句利,棄縣令回鄉隱居,詩酒爲伴。

【譯文】

《寄生草·飲》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第2張

長醉以後沒有妨礙,不醒的時候有什麼可以想的呢?

用酒糟醃漬了功名二字,用濁酒淹沒了千年來的興亡史事,用酒麴埋掉了萬丈凌雲壯志。

不識時務的人都笑話屈原不應輕生自盡,但知己的人都說陶淵明歸隱田園是正確的。

【創作背景】

古來勸飲、縱酒之作可謂汗牛充棟,歷代皆有之。由於所處境遇不同,其情又各有所別。孔融嗜酒,是爲自標風流;阮籍、嵇康縱酒,是因失意而強作放達;李白有濟世之志,卻不斷碰壁,志不得伸,於是借酒自慰;歐陽修詩酒放懷,乃爲恣情所注。自古文酒不分離,詩與酒更是結下了不解之緣,更何況元朝統治者殘酷的政治壓迫,因而元代醉翁更多,醉歌殊狂,醉語益奇。白樸之繫於文酒,也有着其特殊的底蘊和內涵。個人的遭逢離亂,“山河之感,禾黍之悲”,不能不使作家痛心疾首,憤恨滿腔。白樸的“勸飲”,正是充滿着家國之痛,興亡之感,似乎只有酒,才能排遣他心中的淒涼和愁悶。這正是白樸創作此詞的契機。

【作者簡介】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爲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牆記》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