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紅樓夢》賈寶玉開悟之時,爲什麼只有林黛玉可以打消他的念頭?

《紅樓夢》賈寶玉開悟之時,爲什麼只有林黛玉可以打消他的念頭?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紅樓夢》講述了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個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其中黛玉和寶釵都是難得一見的才女,那麼賈寶玉開悟之時,爲什麼只有林妹妹可以打消他的念頭?

書中第二十二回,薛寶釵在榮國府迎來了第一個生日,因爲其爲人處事深得賈母的喜歡,所以這一天,老太太特意在自己的院子裏爲她慶生。只是不曾想,宴會期間卻出現了這樣的小插曲。

衆人在聽戲的時候,因爲薛寶釵點出一出《魯智深醉鬧五臺山》,引起了賈寶玉的不滿。對於戲曲,他似乎對諸如此類的熱鬧戲沒有多少興趣,所以對寶姐姐抒發了內心不滿的情緒。

但是,當薛寶釵說出這齣戲中的一段辭藻,卻讓寶玉眼前一亮,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更讓他拍案叫絕

也正是因爲這句戲詞,讓寶玉萌生了悟禪的契機,雖然最終,導致他悟禪的導火索,是史湘雲與林妹妹的糾葛,但顯然,薛寶釵所說的曲文才是關鍵。

在宴會之中,史湘雲當着衆人的面指出戲子像林妹妹,賈寶玉深知林妹妹小性兒,擔心史湘雲受委屈,特意用眼神阻止了她。卻不曾想,他的好意卻成了裏外不是人。安慰史湘雲卻受到她的指責;安慰林黛玉,卻吃了閉門羹。

《紅樓夢》賈寶玉開悟之時,爲什麼只有林黛玉可以打消他的念頭?

就這樣,賈寶玉回到絳芸軒,帶着委屈、帶着又戲文引起的禪機,寫下了一首揭子: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

是無有證,斯可雲證。

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林黛玉在探望賈寶玉的時候,經襲人的提醒,看到了這副揭子以及他寫的詩,於是,她忙着拿回去同寶釵、湘雲一起看。

薛寶釵見了,驚恐不已,深知導致賈寶玉開悟同她所說的戲文有關,所以忙着撕了;而史湘雲儘管與寶玉關係友好,情如兄弟,才思敏捷,在這一刻,卻顯得木訥、不知所措。

唯有林黛玉忙着拉着她們二人,一塊兒來到絳芸軒,三言兩語之下,打消了寶玉悟禪機的念頭。

三人果然都往寶玉屋裏來。一進來,黛玉便笑道:“寶玉,我問你: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

寶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這樣鈍愚,還參禪呢。”

黛玉又道:“你那偈末雲‘無可雲證,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據我看,還未盡善。我再續兩句在後。”因念雲:無立足境,是方乾淨。

閱讀《紅樓夢》,我們很容易明白,林黛玉與賈寶玉是性情相投的知己,也是一直被衆人看好的情侶。在榮國府中,論誰更在乎寶玉,相信,林妹妹絕對是排得上號的。

因此,當賈寶玉流露出悟禪機的念頭,林妹妹如此在意,理所當然。只是,我們從她質問賈寶玉的言語之中,卻會發現,儘管我們不能否認她的這一心理,但同樣,也必須接受一個事實:論慧根這一點,她比賈寶玉看得更透徹。

正如在林妹妹說出這一句揭語後,薛寶釵所說的典故一般。

寶釵道:“實在這方悟徹。當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尋師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黃梅,他便充役火頭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彼時惠能在廚房碓米,聽了這偈,說道:‘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五祖便將衣鉢傳他。今兒這偈語,亦同此意了。

從薛寶釵所說的這個典故中,或許我們能更直觀地體會出,在慧根這一點上,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的差距。

因此,從這個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林黛玉之所以能開解賈寶玉,是因爲她對“悟禪機”看得比賈寶玉更透徹,這是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其實,關於這一點,在黛玉葬花這個細節中,也更好地驗證了這一點。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賈府三春以及黛釵等人,相繼入住大觀園,這一天,賈寶玉獨自一人在一個幽靜之所看《西廂記》,期間,一陣風過,將桃花吹落了一地,還有幾片桃花,停留在他的書本之上。

賈寶玉擔心這些桃花被人踐踏了,於是一片一片的拾起來,將它們拋到水中。正在這個時候,林妹妹正拿着香袋、香鋤也來到了這裏。

於是,便有了下面這一段對話。

寶玉一回頭,卻是林黛玉來了,肩上擔着花鋤,鋤上掛着花囊,手內拿着花帚。

寶玉笑道:“好,好,來把這個花掃起來,撂在那水裏。我才撂了好些在那裏呢。”

林黛玉道:“撂在水裏不好。你看這裏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裏,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

從本質上而言,對於被風吹落的桃花,賈寶玉與林黛玉都體現了他們與衆不同的憐憫。他們對如此美好的事物,都渴望着能夠保持它們的“純潔”。只是,對“純潔”、對人生的理解,他們之間卻存在着深與淺的認知。

對於賈寶玉而言,他對桃花的庇護,是侷限於他的視野,他將被風吹落的桃花,一片一片地拾起,將他們拋在水中,是爲了避免它們遭受踐踏。

《紅樓夢》賈寶玉開悟之時,爲什麼只有林黛玉可以打消他的念頭? 第2張

但顯然,林妹妹對“潔”的理解,比他更深,因爲她早已意識到了,將它們拋到水中,並不能始終維持它們的“潔”,因爲一旦它們隨水流到別的地方,依然會遭受到踐踏。

爲了保持它們本真的“潔”,林黛玉想到了葬花,將它們埋葬到土壤之中,“化作春泥更護花”。

顯然,從對桃花“潔”的認知,林黛玉要比賈寶玉看得更透徹。而由這一點出發,我們也能體會出他們二人對人生不同的認知深度。

小結:

林黛玉曾經在《葬花吟》中寫道:“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這可以稱得上,是林妹妹的人生態度,是林妹妹對“潔”的精神信念;而賈寶玉,之所以一時悟禪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寄生草》中的一句戲文:“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裏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隨緣化!”

一個體現了決絕之意,另一個則體現了出家之念,誰的慧根更高?自然一目瞭然。也是因此,林妹妹才能在賈寶玉開悟之時,輕易地打消他這樣的念頭。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