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三十七上篇講述了哪些故事?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三十七上篇講述了哪些故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舊唐書》共200卷,作者署名後晉劉昫等撰,實爲後晉趙瑩主持編修。那麼其中《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三十七上篇講述了哪些故事?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語》曰:“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軻曰:“生亦我所欲,義亦 我所欲,捨生而取義可也。”古之德行君子,動必由禮,守之以仁,造次顛沛,不 愆於素。有若仲由之結纓,鉏麑之觸樹,紀信之蹈火,豫讓之斬衣,此所謂殺身成 仁,臨難不苟者也!然受刑一代,顧瞻七族。不犯難者,有終身之利;隨市道者, 獲當世之榮。苟非氣義不羣,貞剛絕俗,安能碎所重之支體,徇他人之義哉!則由、 麑、信、讓之徒,君人者常宜血祀,況自有其臣乎!即如安金藏剖腹以明皇嗣,段 秀實挺笏而擊元兇,張巡、姚摐之守城,杲卿、真卿之罵賊,又愈於金藏。秀實等 各見本傳。今採夏侯端、李忄妻已下,附於此篇。

夏侯端,壽州壽春人,樑尚書左僕射詳之孫也。仕隋爲大理司直,高祖龍潛時, 與其結交。大業中,高祖帥師於河東討捕,乃請端爲副。時煬帝幸江都,盜賊日滋。 端頗知玄象,善相人,說高祖曰:“金玉牀搖動,此帝座不安。參墟得歲,必有真 人起於實沉之次。天下方亂,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但主上曉察,情多猜忍,切忌 諸李,強者先誅,全才既死,明公豈非其次?若早爲計,則應天福;不然者,則誅 矣!”高祖深然其言。及義師起,端在河東,爲吏所捕,送於長安,囚之。高祖入 京城,釋之。引入臥內,與語極歡,授祕書監。

屬李密爲王世充所破,以衆來降,關東之地,未有所屬。端固請往招諭之,乃 加大將軍,持節爲河南道招慰使。至黎陽,李勣發兵送之,自澶水濟河,傳檄郡縣, 東至於海,南至於淮,二十餘州,並遣使送款。行次譙州,會亳州刺史丁叔則及汴 州刺史王要漢並以所部降於世充,路遂隔絕。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三十七上篇講述了哪些故事?

端素得衆心,所從二千人,雖糧盡,不忍委去。端知事必不濟,乃坐澤中,盡 殺私馬,以會軍士。因歔欷曰:“今王師已敗,諸處並沒,卿等土壤,悉皆從僞, 特以共事之情,未能見委。然我奉王命,不可從。卿有妻子,無宜效我。可斬吾首, 持歸於賊,必獲富貴。”衆皆流涕。端又曰:“卿不忍見殺,吾當自刎。”衆士抱 持之,皆曰:“公於唐家,非有親屬,但以忠義之故,不辭於死。諸人與公共事, 經涉艱危,豈有害公而取富貴!”復與同進。潛行五日,餒死者十三四;又爲賊所 擊,奔潰相失者大半。端唯與三十餘人東走,採生瑩豆而食之。猶持節與之俱臥起, 謂衆人曰:“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中。我受國恩,所以然耳,今卿等何乃相伴死乎! 可散投賊,猶全性命。吾當抱此一節,與之俱殞。”衆又不去。

屬李公逸爲唐守杞州,聞而勒兵迎館之。於時河南之地,皆入世充,唯公逸感 端之義,獨堅守不下。世充遣使召端,解衣遺之。禮甚厚,仍送除書,以端爲淮南 郡公、吏部尚書。端對其使者曰:“夏侯端天子大使,豈受王世充之官!自非斬我 頭將往見汝,何容身苟活而屈於賊乎!”遂焚其書,拔刀斬其所遺衣服。因發路西 歸,解節旄懷之,取竿加刃,從間道得至宜陽。

初,山中險峻,先無蹊徑,但冒履榛梗,晝夜兼行,從者三十二人,或墜崖溺 水、遇猛獸而死又半,其餘至者,皆鬢髮禿落,形貌枯瘠。端馳驛奉見,但謝無功, 殊不自言艱苦。高祖憫之,復以爲祕書監。俄出爲梓州刺史。所得料錢,皆散施孤 寡。貞觀元年病卒。

劉感,岐州鳳泉人,後魏司徒高昌王豐生之孫也。武德初,以驃騎將軍鎮涇州。 薛仁杲率衆圍之。感嬰城拒守,城中糧盡,遂殺所乘馬以分將士,感一無所啖,唯 煮馬骨取汁,和木屑食之。城垂陷者數矣。長平王叔良援兵至,仁杲解圍而去。感 與叔良出戰,爲賊所擒。仁杲復圍涇州,令感語城中雲:“援軍已敗,徒守孤城, 何益也!宜早出降,以全家室。”感許之。及至城下,大呼曰:“逆賊飢餓,亡在 朝夕!秦王率數十萬衆,四面俱集,城中勿憂,各宜自勉,以全忠節!”仁杲大怒, 執感於城邊,埋腳至膝,馳騎射殺之,至死聲色逾厲。

賊平,高祖購得其屍,祭以少牢,贈瀛州刺史,封平原郡公,諡曰忠壯。令其 子襲官爵,並賜田宅。

常達,陝人也。初仕隋爲鷹揚郎將,數從高祖征伐,甚蒙親待。及義兵起,達 在霍邑,從宋老生來拒戰。老生敗,達懼,自匿不出。高祖謂達已死,令人閱屍求 之。及達奉見,高祖大悅,以爲統軍。武德初,拜隴州刺史。時薛舉屢攻之,不能 克,乃遣其將仵士政以數百人僞降達。達不之測,厚加撫接。士政伺隙以其徒劫達, 擁城中二千人而叛,牽達以見於舉。達詞色抗厲,不爲之屈。舉指其妻謂達曰: “識皇后否?”達曰:“正是癭老嫗,何足可識!”竟釋之。有賊帥張貴謂達曰: “汝識我否?”答曰:“汝逃死奴。”真目視之,貴怒,拔刀將斫達。人救之, 獲免。

及仁杲平,高祖見達,謂曰:“卿之忠節,便可求之古人。”命起居舍人令狐 德棻曰:“劉感、常達,須載之史策也。”執仵士政,撲殺之。賜達布帛三百段, 復拜隴州刺史,卒。

羅士信,齊州歷城人也。大業中,長白山賊王簿、左才相、孟讓來寇齊郡,通 守張須陀率兵討擊。士信年始十四,固請自效。須陀謂曰:“汝形容未勝衣甲,何 可入陣!”士信怒,重著二甲,左右雙鞬而上馬,須陀壯而從之。擊賊濰水之上。 陣才列,士信馳至賊所,刺倒數人,斬一人首,擲於空中,用槍承之,戴以略陣。 賊衆愕然,無敢逼者;須陀因而奮擊,賊衆大潰。士信逐北,每殺一人,輒劓其鼻 而懷之;及還,則驗鼻以表殺賊之多少也。須陀甚加歎賞,以所乘馬遺之,引置左 右。每戰,須陀先登,士信爲副。煬帝遣使慰喻之,又令畫工寫須陀、士信戰陣之 圖,上於內史。

及須陀爲李密所殺,士信隨裴仁基率衆歸於密,署爲總管。使統所部,隨密擊 王世充。敗,士信躍馬突進,身中數矢,乃陷於世充軍。世充知其驍勇,厚禮之, 與同寢食。後世充破李密,得密將邴元真等,盡拜爲將軍,不復專重之。士信恥與 爲伍,率所部千餘人奔於谷州。高祖以爲陝州道行軍總管,使圖世充。及大軍至洛 陽,士信以兵圍世充千金堡。中有大罵之者,士信怒,夜遣百餘人將嬰兒數十至於 堡下,詐言“從東都來投羅總管”。因令嬰兒啼噪,既而佯驚曰:“此千金堡,吾 輩錯矣!”忽然而去。堡中謂是東都逃人,遽出兵追之。士信伏兵於路,俟其開門, 奮擊大破之,殺無遺類。世充平,擢授絳州總管,封剡國公。

尋從太宗擊劉黑闥於河北,有洺水人以城來降,遣士信入城據守。賊悉衆攻之 甚急,遇雨雪,大軍不得救,經數日,城陷,爲賊所擒。黑闥聞其勇,意欲活之; 士信詞色不屈,遂遇害,年二十。太宗聞而傷惜,購得其屍,葬之,諡曰勇。士信 初爲裴仁基所禮,嘗感其知己之恩,及東都平,遂以家財收斂,葬於北邙。又云: “我死後,當葬此墓側。”及卒,果就仁基左而託葬焉。

呂子臧,蒲州河東人也。大業末,爲南陽郡丞。高祖克京師,遣馬元規撫慰山 南,子臧堅守不下,元規遣使諷諭之,前後數輩,皆爲子臧所殺。及煬帝被殺,高 祖又遣其婿薛君倩齎手詔諭旨,子臧乃爲煬帝發喪成禮。而後歸國,拜鄧州刺史, 封南陽郡公。

時硃粲新敗,子臧率所部數千人,與元規併力將擊之。謂元規曰:“硃粲新破 之後,上下危懼,一戰可擒。若更遷延,部衆稍集,力強食盡,必死戰於我,爲患 不細也。”元規不納,子臧請以本兵獨戰,又不許。俄而粲衆大至,元規懼,退保 南陽。子臧謂元規曰:“言不見納,以至於此,老夫今坐公死矣!”粲果率兵圍之, 遇霖雨,城壁皆壞,所親者知城必陷,固勸其降。子臧曰:“安有天子方伯降賊者 乎!”於是率其麾下,赴敵而死。俄而城陷,元規亦遇害。

張道源,幷州祁人也。年十五,父死,居喪以孝行稱,縣令郭湛改其所居爲復 禮鄉至孝裏。道源嘗與友人客遊,友人病,中宵而卒,道源恐驚擾主人,遂共屍臥, 達曙方哭,親步營送,至其本鄉里。高祖舉義,召授大將軍府戶曹參軍。及平京城, 遣道源撫慰山東,燕、趙之地爭來款附。高祖下書褒美,累封范陽郡公,後拜大理 卿。時何稠、士澄有罪,家口籍沒,仍以賜之。道源嘆曰:“人有否泰,蓋亦是常。 安可因己之泰,利人之否,取其子女以爲僕妾,豈近仁者之心乎#”皆舍之,一無 所取。尋轉太僕卿,後歷相州都督。武德七年卒官,贈工部尚書,諡曰節。道源雖 歷職九卿,身死日,唯有粟石兩,高祖深異之,賜其家帛三百段。

族子楚金。

楚金,少有志行,事親以孝聞。初,與兄越石同預鄉貢進士,州司將罷越石而 薦楚金,辭曰:“以順則越石長,以纔則楚金不如。”固請俱退。時李勣爲都督, 嘆曰:“貢士本求才行,相推如此,何嫌雙居也。”乃俱薦擢第。楚金,高宗時累 遷刑部侍郎。儀鳳年,有妖星見,楚金上疏,極言得失。高宗優納,賜帛二百段。 則天臨朝,歷位吏部侍郎、秋官尚書,賜爵南陽侯。爲酷吏周興所陷,配流嶺表, 竟卒於徙所。著《翰苑》三十卷、《紳誡》三卷,並傳於時。

李公逸,汴梁雍丘人也。隋末,與族弟善行以義勇爲人所附。初歸王世充,知 其必敗,遣間使請降。高祖因以雍丘置杞州,拜爲總管,封陽夏郡公。又以善行爲 杞州刺史。世充遣其從弟辨率衆攻之,公逸遣使請援。高祖以其懸隔賊境,未即出 兵。公逸乃留善行居守,自入朝請援,行至襄城,爲世充伊州刺史張殷所獲,送於 洛陽。世充謂曰:“卿越鄭臣唐,其說安在?”公逸答曰:“我於天下,唯聞有唐。” 世充怒,斬之。善行竟沒於賊。高祖聞而悼惜,封其子爲襄邑縣公。

張善相,許州襄城人也。大業末,爲里長,每督縣兵,逐小盜,爲衆所附,遂 據本郡,歸於李密。密敗,以城歸國,高祖授伊州總管。王世充數攻之,善相頻遣 使請救。兵既不赴,城中糧盡,自知必敗,謂僚屬曰:“死當斬吾頭以歸世充。” 衆皆泣曰:“寧與公同死,終不獨生!”後城陷被擒,送於世充,辭色不撓,罵世 充極口,尋被害。高祖嘆曰:“吾負善相,善相不負吾。”封其子爲襄城郡公。

李玄通,雍州藍田人。仕隋鷹揚郎將。義兵入關,率所部歸國,累除定州總管。 劉黑闥反叛,攻之,城陷被擒。黑闥重其才,欲以爲大將,玄通嘆息曰:“吾荷朝 恩,作籓東夏,孤城無援,遂陷虜庭。當守臣節,以忠報國,豈能降志,輒受賊官。” 拒而不受。故吏有以酒食饋之者,玄通曰:“諸君哀吾困辱,故以酒食來相寬慰, 吾當爲諸君一醉。”遂與樂飲。謂守者曰:“吾能舞劍,可借吾刀。”守者與之。 及曲終,太息而言:“大丈夫受國厚恩,鎮撫方面,不能保全所守,亦何面目視息 世間哉!”因潰腹而死。高祖聞而爲之流涕,拜其子伏護爲大將。

敬君弘,絳州太平人,齊右僕射顯雋曾孫也。武德中,爲驃騎將軍,封黔昌縣 侯,掌屯營兵於玄武門,加授雲麾將軍。隱太子建成之誅也,其餘黨馮立、謝叔方 率兵犯玄武門,君弘挺身出戰。其所親止之曰:“事未可知,當且觀變,待兵集, 成列而戰,未晚也。”君弘不從,乃與中郎將呂世衡大呼而進,並遇害。太宗甚嗟 賞之,贈君弘左屯衛大將軍,世衡右驍衛將軍。

馮立,同州馮翊人也。有武藝,略涉書記,隱太子建成引爲翊衛車騎將軍,託 以心膂。建成被誅,其左右多逃散,立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於是 率兵犯玄武門,苦戰久之,殺屯營將軍敬君弘。謂其徒曰:“微以報太子矣!”遂 解兵遁於野。俄而來請罪。太宗數之曰:“汝在東宮,潛爲間構,阻我骨肉,汝罪 一也。昨日復出兵來戰,殺傷我將士,汝罪二也。何以逃死!”對曰:“出身事主, 期之效命,當職之日,無所顧憚。”因伏地歔欷,悲不自勝。太宗慰勉之。立歸, 謂所親曰:“逢莫大之恩,幸而獲濟,終當以死奉答。”

未幾,突厥至便橋。立率數百騎與虜戰於咸陽,殺獲甚衆。太宗聞而嘉嘆,拜 廣州都督。前後作牧者,多以黷貨爲蠻夷所患,由是數怨叛。立到,不營產業,衣 食取給而已。嘗至貪泉,嘆曰:“此吳隱之所酌泉也。飲一杯水,何足道哉!吾當 汲而爲食,豈止一杯耶,安能易吾性乎!”遂畢飲而去。在職數年,甚有惠政,卒 於官。

謝叔方,雍州萬年人也。初從巢剌王元吉征討,數有戰功,元吉奏授屈咥直府 左軍騎。太宗誅隱太子及元吉於玄武門,叔方率府兵與馮立合軍,拒戰於北闕下, 殺敬君弘、呂世衡。太宗兵不振,秦府護軍尉遲敬德傳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馬號 哭而遁。明日出首,太宗曰:“義士也!”命釋之。歷遷西、伊二州刺史,善綏邊 鎮,胡戎愛而敬之,如事嚴父。貞觀末,累加銀青光祿大夫,歷洪、廣二州都督。 永徽中卒。

王義方,泗州漣水人也。少孤貧,事母甚謹,博通《五經》,而謇傲獨行。初 舉明經,因詣京師,中路逢徒步者,自雲父爲潁上令,聞病篤,倍道將往焉,徒步 不前,計無所出。義方解所乘馬與之,不告姓名而去。俄授晉王府參軍,直弘文館。 特進魏徵甚禮之,將以侄女妻之。義方竟娶徵之侄女,告人曰:“昔不附宰相之勢, 今感知己之言故也。”轉太子校書。

無何,坐與刑部尚書張亮交通,貶爲儋州吉安丞。行至海南,舟人將以酒脯致 祭。義方曰:“黍稷非馨,義在明德。”乃酌水而祭,爲文曰:“思帝鄉而北顧, 望海浦而南浮。必也行愆諸己,義負前修。長鯨擊水,天吳覆舟。因忠獲戾,以孝 見尤。四維霧廓,千里安流。靈應如響,無作神羞。”時當盛夏,風濤蒸毒,既而 開霽,南渡吉安。蠻俗荒梗,義方召諸首領,集生徒,親爲講經,行釋奠之禮;清 歌吹籥,登降有序,蠻酋大喜。

貞觀二十三年,改授洹水丞。時張亮兄子皎,配流在崖州,來依義方而卒。臨 終託以妻子及致屍還鄉。義方與皎妻自誓於海神,使奴負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 義方之馬,身獨步從而還。先之原武葬皎,告祭張亮,送皎妻子歸其家而往洹水。 轉雲陽丞,擢爲著作佐郎。

顯慶元年,遷侍御史。時中書侍郎李義府執權用事,婦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 系大理,義府悅之,託大理丞畢正義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 倫重按其事。正義自縊。高宗特原義府之罪。義方以義府奸蠹害政,將加彈奏,以 問其母。母曰:“昔王陵母伏劍成子之義,汝能盡忠立名,吾之願也,雖死不恨!” 義方乃先奏曰:

臣聞春鶯鳴於獻歲,蟋蟀吟於始秋,物有微而應時,人有賤而言忠。臣去歲冬 初,雲陽下縣丞耳。今春及夏,陛下擢臣著作佐郎,極文學之清選。未幾,又拜臣 侍御史,濫朝廷之雄職。顧視生涯,隕首非報,唯欲有犯無隱,以廣天聽。

伏以李義府枉殺寺丞,陛下已赦之,臣不應更有鞫問。然天子置三公、九卿、 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本欲水火相濟,鹽梅相成,然後庶績鹹熙,風雨交泰。 亦不可獨是獨非,皆由聖旨。昔唐堯失之於四凶,漢祖失之於陳豨,光武失之於逢 萌,魏武失之於張邈。此四帝者,英傑之主,然失之於前,得之於後。今陛下繼聖, 撫育萬邦,蠻陬夷落,猶懼疏網。況輦轂咫尺,奸臣肆虐,足使忠臣抗憤,義士扼 腕。縱令正義自縊,彌不可容,便是畏義府之權勢,能殺身以滅口。此則生殺之威, 上非王出;賞罰之柄,下移佞寵。臣恐履霜堅冰,積小成大,請重鞫正義死由,雪 冤氣於幽泉,誅奸臣於白日。

及廷劾義府,曰:

臣聞附下罔上,聖主之所宜誅;心狠貌恭,明時之所必罰。是以隱賊掩義,不 容唐帝之朝;竊幸乘權,終齒漢皇之劍。中書侍郎李義府,因緣際會,遂階通顯。 不能盡忠竭節,對揚王休,策蹇勵駑,祗奉皇眷,而反憑附城社,蔽虧日月,請託 公行,交遊羣小。貪冶容之美,原有罪之淳于;恐漏泄其謀,殞無辜之正義。雖挾 山超海之力,望此猶輕;迴天轉日之威,方斯更劣。此而可恕,孰不可容!金風屆 節,玉露啓塗,霜簡與秋典共清,忠臣將鷹鸇並擊。請除君側,少答鴻私,碎首玉 階,庶明臣節。

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於昌樂,聚徒 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總章二年卒,年五十五。撰《筆海》十卷、文集十卷。 門人何彥光、員半千爲義方制師服,三年喪畢而去。

半千者,齊州全節人也。事義方經十餘年,博涉經史,知名河朔。則天時官至 天官侍郎。撰《三國春秋》二十卷,行於代。自有傳。

成三郎,幽州漁陽人也。光宅年,爲左豹韜衛長上果毅。李孝逸之討徐敬業, 以爲前鋒,與賊戰於高郵。軍國敗績,被擒,送於江都。賊黨唐之奇紿其衆曰: “此李孝逸也!”將斬之。三郎大呼曰:“我,是果毅成三郎,不是將軍李孝逸。 官軍已圍爾數重,破爾在於朝夕。我死,妻子受榮;爾死,家口配沒,終不及我!” 之奇怒,斬之。敬業平,贈左監門將軍,諡曰勇。時曲阿令尹元貞,亦死敬業之難。

尹元貞者,瀛州河間人也。在曲阿,聞敬業攻陷潤州,率兵赴援。及戰敗,被 擒。敬業臨以白刃,脅令附己,將加任用。元貞詞色慷慨,竟不之屈,尋遇害。敬 業平,贈潤州刺史,諡曰壯。

高睿,雍州萬年人,隋尚書左僕射崿孫也。父表仁,谷州刺史。睿少以明經累 除桂州都督,尋加銀青光祿大夫,轉趙州刺史,封平昌縣子。聖歷初,突厥默啜來 寇,睿又嬰城固守。長史唐波若見城圍甚急,遂潛謀應賊。睿覺之,將自殺,不死, 俄而城陷被擒,更令招喻諸縣未降者。睿竟不從,遂爲所殺。

初,賊將至州境。或謂睿曰:“突厥所向無前,百姓喪膽;明公力不能御,不 若降之。”睿曰:“吾爲天子刺史,不戰而降,其罪大矣。”則天聞而深嘆息之, 贈冬官尚書,諡曰節。及賊退,唐波若伏誅,家口籍沒。因下制曰:“故趙州刺史 高睿,狂賊既至,死節不降;長史唐波若,不能固城,相率歸賊。高睿已加褒柱, 波若等身死破家。賞罰既行,須敦懲勸,宜頒示天下,鹹使知聞。”

子仲舒,博通經史,尤明《三禮》及詁訓之書。神龍中,爲相王府文學,王甚 敬重之。開元中,累授中書舍人,侍中宋璟、中書侍郎蘇頲每詢訪故事焉。

時又有中書舍人崔琳,深達政理,璟等亦禮焉。嘗謂人曰:“古事問高仲舒, 今事問崔琳,則又何所疑矣!”仲舒累遷太子右庶子卒。

王同皎,相州安陽人,陳侍中、駙馬都尉寬之曾孫。其先自琅邪仕江左,陳亡, 徙家河北。同皎,長安中尚皇太子女定安郡主。授朝散大夫,行太子典膳郎。敬暉 等討張易之兄弟也。遣同皎與右羽林將軍李多祚迎太子於東宮,請太子至玄武門指 麾將士。太子初拒而不許,同皎諷諭切至,太子乃就駕。以功授右千牛將軍,封琅 邪郡公,賜實封五百戶。及郡主進封爲公主,拜同皎爲駙馬都尉。尋加銀青光祿大 夫,遷光祿卿。

神龍二年,同皎以武三思專權任勢,謀爲逆亂,乃招集壯士,期以則天靈駕發 引,劫殺三思。同謀人撫州司倉冉祖雍,具以其計密告三思。三思乃遣校書郎李悛 上言:“同皎潛謀殺三思後,將擁兵詣闕,廢黜皇后。”帝然之,遂斬同皎於都亭 驛前,籍沒其家。臨刑神色不變,天下莫不冤之。睿宗即位,令復其官爵。執冉祖 雍、李悛,並誅之。

初與同皎葉謀,有武當丞周憬者,壽州壽春人也。事既泄,遁於比干廟中,自 刎而死。臨終,謂左右曰:“比干,古之忠臣也。倘神道聰明,應知周憬忠而死也。 韋后亂朝,寵樹邪佞,武三思幹上犯順,虐害忠良,吾知其滅亡不久也!可懸吾頭 於國門,觀其身首異門而出。”其後皆如其言。

蘇安恆,冀州武邑人也。博學,尤明《周禮》及《春秋左氏傳》。大足元年, 投匭上疏曰:

陛下欽聖皇之顧託,受嗣子之推讓,應天順人,二十年矣。豈不思虞舜褰裳, 周公復辟,良以大禹至聖,成王既長,推位讓國,其道備焉!故舜之於禹,是其族 親;旦舉成王,不離叔父。且族親何如子之愛?叔父何如母之恩?今太子孝敬是崇, 春秋既壯,若使統臨宸極,何異陛下之隧!陛下年德既尊,寶位將倦,機務殷重, 浩蕩心神,何不禪位東宮,自怡聖體!

臣聞自昔明王之孝理天下者,不見二姓而俱王也。當今樑、定、河內、建昌諸 王等,承陛下之廕覆,並得封王,臣恐千秋萬歲之後,於事非便,臣請黜爲公侯, 任以閒簡。

臣又聞陛下有二十餘孫,今無尺土之封,此非長久之計也。臣請四面都督府及 要衝州郡,分土而王之。縱今年尚幼小,未嫺養人之術,請擇立師傅,成其孝敬之 道,將以夾輔周室,籓屏皇家,使累葉重光,饗祀不輟,斯爲美矣,豈不大哉!

疏奏,則天召見,賜食慰諭而遣之。長安二年,又上疏曰:

忠臣不順時而取寵,烈士不惜死而偷生。故君道不明者,忠臣之過歟!臣道不 軌者,烈士之過歟!昔者先皇晏駕,留其顧託,將以萬機殷廣,令陛下兼知其事。 雖唐堯、虞舜居其位,而共工、驩兜在其間,陛下骨肉之恩阻,陛下子母之愛忘。 臣謂聖情以運祚將喪,極斯大節;天下謂陛下微弱李氏,貪天之功。何以年在耄倦, 而不能復子明辟,使忠言莫進,奸佞成朋,夷狄紛擾,屠害黎庶!陛下雖納隍軫念, 亦罔能救此生靈。

臣聞天下者,神堯、文武之天下也。昔有隋失馭,小人道長,羣雄駭鹿,四海 瞻烏。皇唐親事戎旃,鳳翔參野,削平宇縣,龍踐宸極。歃血爲盟,指河爲誓,非 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陛下雖居正統,實唐氏舊基。故《詩》曰:“惟鵲有巢, 唯鳩居之。”此言雖小,可以喻大。陛下自坤生德,乘乾作主,豈不以上符天意, 下順人心!東宮昔在諒陰,相王又非長子,陛下恐宗祀中絕,所以應其謳歌。當今 太子追回,年德俱盛,陛下貪其寶位而忘母子深恩。臣聞京邑翼翼,四方取則。陛 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能使天下移風易俗焉? 惟陛下思之,將何聖顏以見唐家宗廟?將何誥命以謁大帝墳陵?陛下何故日夜積憂, 不知鐘鳴漏盡?臣愚以天意人事,還歸李家。陛下雖安天位,殊不知物極則反,器 滿則傾。故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此之謂也。陛下不如高揖機務,自恬 聖躬,命史臣以書之,令樂府以歌之,斯亦太平之盛事也!

臣聞見過不諫,非忠臣也;畏死不言,非勇士也。臣何惜一朝之命,而不安萬 乘之國哉!故曰:苟利國家,雖死可矣!願陛下稍輟萬機,詳臣愚見。陛下若以臣 爲忠,則從諫如流,擇是而用;若以臣爲不忠,則斬取臣頭,以令天下。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三十七上篇講述了哪些故事? 第2張

疏奏不納。明年,御史大夫魏元忠爲張易之兄弟所構,安恆又抗疏申理之曰:

臣聞明王有含天下之量,有濟天下之心,能進天下之善,除天下之惡。若爲君 王而不行此四者,則當神冤鬼怒,陰錯陽亂,欲使國家榮泰,其可得乎!陛下革命 之初,勤於庶政,親總萬機,博採謀猷,傍求俊乂,故海內以陛下爲納諫之主矣! 暮年已來,怠於政教,讒邪結黨,水火成災,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故四海之內, 以陛下爲受佞之主矣!當今邪正莫辯,訴訟含冤,豈陛下昔是而今非,蓋居安忘危 之失也!

臣竊見御史大夫、檢校太子右庶子、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魏元忠,廉直有聞,位 居宰輔。履忠正之基者,用元忠爲龜鏡;踐邪佞之路者,嫉元忠若仇讎。麟臺監張 易之兄弟,在身無德,於國無功,不逾數年,遂極隆貴。自當飲冰懷懼,酌水思清, 夙夜兢兢,以答恩造。不謂溪壑其志,豺狼其心,欲指鹿而獻馬,先害忠而損善; 將斯亂代之法,污我明君之朝。自元忠下獄,臣見長安城內,街談巷議,皆以陛下 委任奸宄,斥逐賢良,以元忠必無不順之言,以易之必有交亂之意,相逢偶語,人 心不安。雖有忠臣烈士,空撫髀於私室。而鉗口不敢言者,皆懼易之等威權,恐無 辜而受戮,亦徒虛死耳!

今賊虜強盛,征斂煩重,以臣言之,萬姓不勝其弊。況又聞陛下縱逸讒慝,禁 錮良善,賞刑失中,則遐邇生變。臣恐四夷因之,則窺覘得失,以爲邊郡之患;百 姓因之,即結聚義兵,以除君側之惡。復恐逐鹿之黨,叩關而至;亂階之徒,從中 相應;爭鋒於硃雀門內,問鼎於大明殿前,陛下將何事以謝之?復何方以御之?臣 今爲陛下計,安百姓之心者,莫若收雷電之威,解元忠之網,復其爵位,君臣如初, 則天下幸甚!陛下好生惡殺,縱不能斬佞臣頭以塞人望,臣請奪其榮寵,翦其羽翼, 無使權柄在手,驕橫日滋。專國倍於穰侯,迴天過於左悺,則社稷危矣,惟陛下圖 之!

臣本微賤,不識元忠、易之,豈此可親而彼可疏?但恐讒邪長而忠臣絕!伏願 陛下暫垂天鑑,察臣此心,即微臣朝志得行,夕死無恨!

疏奏,易之等大怒,欲遣刺客殺之。賴正諫大夫硃敬則、鳳閣舍人桓彥範、著 作郎魏知古等保護以免。

安恆,神龍初爲集藝館內教。節愍太子之殺武三思也,或言安恆預其謀,遂下 獄死。睿宗即位,知其冤,下制曰:“故蘇安恆,文學基身,鯁直成操,往年抗疏, 忠讜可嘉。屬回邪擅構,奄從非命,興言軫悼,用惻於懷。宜贈寵章,式旌徽烈, 可贈諫議大夫。”時又有俞文俊、王求禮,亦以直言見稱。

俞文俊者,荊州江陵人。則天載初年,新豐因風雷山移,乃改縣名爲慶山,四 方畢賀。文俊詣闕上書曰:“臣聞天氣不和而寒暑並,人氣不知而疣贅生,地氣不 和而塠阜出。今陛下以女主處陽位,反易剛柔,故地氣隔塞而山變爲災。陛下謂之 慶山,臣以爲非慶也。臣愚以爲宜側身修德,以答天譴。不然,恐殃禍至矣!”則 天大怒,流於嶺外。後爲六道使所殺。

王求禮者,許州長社人。則天時,爲左拾遺。時武懿宗統兵討契丹,畏忄耎不 敢進。及賊平,懿宗奏滄、瀛等數百家從賊,請誅之。求禮廷折之曰:“此等素無 武備,城池不完,遇賊畏懼,苟從之以求生,豈素有背叛之心也!懿宗擁強兵數十 萬,聞賊輒退,使其滋蔓。又欲移罪於草澤詿誤之人,豈爲臣之道!臣請先斬懿宗, 以謝河北。”懿宗不能答。則天遂寬脅從者之罪。後都城三月雨雪,鳳閣侍郎蘇味 道以爲瑞雪,率羣官表賀。求禮曰:“公爲宰相,不能燮理陰陽,非時降雪,又將 災而爲瑞,誣罔視聽。若以三月雪爲瑞雪,即臘月雷亦爲瑞雷耶?”味道不從。求 禮累遷左臺殿中侍御史。神龍初,爲衛王掾,病卒。

燕欽融,洛州偃師人也。景龍末,爲許州司戶參軍。時韋庶人干預國政,盛封 拜羣從子弟。又與悖逆庶人及駙馬都尉武延秀、中書令宗楚客等將圖危宗社。欽融 連上奏其事,庶人大怒,勸中宗召欽融廷見,撲殺之。宗楚客又私令執法者加刃, 欽融因而致死。睿宗即位,下制曰:“故許州司戶參軍燕欽融,先陳忠讜,頗列章 奏,雖幹非其位,而進不顧身。永言奄亡,誠所傷悼,方開諫路,宜慰窀穸。可贈 諫議大夫,仍令備禮改葬,特授一子官。”

先是,定州人郎岌,亦備陳韋庶人及宗楚客將爲逆亂之狀,中宗不納,而韋庶 人勸杖殺之。睿宗即位,追贈諫議大夫。

安金藏,京兆長安人,初爲太常工人。載初年,則天稱制,睿宗號爲皇嗣。少 府監裴匪躬、內侍範雲仙並以私謁皇嗣腰斬。自此公卿已下,並不得見之,唯金藏 等工人得在左右。或有誣告皇嗣潛有異謀者,則天令來俊臣窮鞫其狀。左右不勝楚 毒,皆欲自誣,唯金藏確然無辭,大呼謂俊臣曰:“公不信金藏之言,請剖心以明 皇嗣不反。”即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藏並出,流血被地,因氣絕而僕。則天聞之, 令輿入宮中,遣醫人卻內五藏,以桑白皮爲線縫合,傅之藥。經宿,金藏始甦。則 天親臨視之,嘆曰:“吾子不能自明,不如爾之忠也!”即令俊臣停推,睿宗由是 免難。

金藏,神龍初喪母,寓葬於都南闕口之北,廬於墓側,躬造石墳石塔,晝夜不 息。原上舊無水,忽有涌泉自出。又有李樹盛冬開花,犬鹿相狎。本道使盧懷慎上 聞,敕旌表其門。景雲中,累遷右武衛中郎將。玄宗即位,追思金藏忠節,下制褒 美,擢拜右驍衛將軍,乃令史官編次其事。開元二十年,又特封代國公,仍於東嶽 等諸碑鐫勒其名。竟以壽終,贈兵部尚書。

忠義下

○李憕 子源 彭 彭孫景讓

張介然 崔無詖 盧奕 蔣清 顏杲卿 子 泉明

薛願 龐堅附

張巡 姚掞附

許遠 程千里 袁光庭邵真 符璘 趙曄 石演芬 張名振附

張伾 甄濟 劉敦儒 高沐 賈直言 庾敬休 辛讜

李憕,太原文水人。父希倩,中宗神龍初,右臺監察御史。

憕早聰敏,以明經舉,開元初爲咸陽尉。時張說自紫微令、燕國公出爲相州刺 史、河北按察使,有洺州劉行善相人,說問:“寮寀後誰貴達?”行乃稱憕及臨河 尉鄭巖。說乃以女妻巖,妹婿陰行真女妻於憕。及說爲幷州長史、天兵軍大使,引 憕常在幕下。九年,入爲相,忄妻又爲長安尉。屬宇文融爲御史,括田戶,奏知名 之士崔希逸、鹹暠業、宇文順、於孺卿、李宙及忄妻爲判官,攝監察御史,分路檢 察,以課並遷監察御史。忄妻驟歷兵、吏部郎中,給事中。憕有吏幹,明於几案, 甚有當官之稱。

二十八年,爲河南少尹。時蕭炅爲尹,依倚權貴,蒞事多不法。憕以公直正之, 人用系賴。又道士孫甑生以左道求進,託以修功德,往來嵩山,求請無度,忄妻必 挫之。炅及甑生患之,而構於朝廷。天寶初,出爲清河太守。十一載,累轉河東太 守、本道採訪。謁於行在所,改尚書右丞、京兆尹。十四載,轉光祿卿、東京留守, 判尚書省事。

其載十一月,安祿山反於范陽,人心震懼。玄宗遣安西節度封常清兼御史大夫 爲將,召募於東京以御之。憕與留臺御史中丞盧奕、河南尹達奚珣,綏輯將士,完 繕城郭,遏其侵逼。遷忄妻禮部尚書,依前留守。自逆徒發范陽,至渡河,令嚴, 覘候計絕。及渡河,陷陳留、滎陽二郡,殺張介然、崔無詖,數日間已至都城下。 祿山所統,皆蕃漢精兵,訓練已久;常清之衆,多市井之人,初不知戰。及兵交之 後,被鐵騎唐突,飛矢如雨,皆魂懾色沮,望賊奔散。忄妻謂奕曰:“吾曹荷國重 寄,誓無避死,雖力不敵,其若官守何!”奕亦便許願守本司。於是憕居留守宅, 奕獨居臺中。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