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芫(yuán)花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芫(yuán)花原文是什麼內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芫(yuán)花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芫(yuán)花原文是什麼內容?

【釋名】

也稱杜芫、赤芫、去水、毒魚、頭痛花、兒草、敗華。根名黃大戟、蜀桑。

【集解】

[別錄說]芫花生於淮源川穀之中。三月三日採花,陰乾。[保升說]近道處處有。苗高二三尺,葉似白前及柳葉,根皮黃似桑根。正月、二月花發,紫碧色,葉未生時收採曬乾。葉生花落,就不可用了。

【修治】

[時珍說]芫花留數年陳久者良。用時以好醋煮十數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曬乾用,則毒滅,或以醋炒。

【氣味】

辛,溫,有小毒。

【主治】

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蠱毒鬼瘧,疝瘕癰腫。殺蟲魚。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腫,五水在五臟皮膚及腰痛,下寒毒肉毒。根:療疥瘡。可用毒魚。治心腹脹滿,去水氣寒痰,涕唾如膠,通利血脈,治惡瘡風痹溼,一切毒風,四肢攣急,不能行步。療咳瘴瘧。治水飲痰澼,脅下痛。

【發明】

[時珍說]張仲景治傷寒太陽症,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喘或利者,以“小青龍湯”主治。若表已解,有時頭痛出汗,不惡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痛引兩脅,或喘或咳者,以“十棗湯”主治。因爲小青龍治未發散表邪,使水氣從毛竅而出,此爲《內經》所謂“開鬼門法”。十棗湯驅逐裏邪,使水氣自大小便而泄,是《骨經》所謂潔淨府、去陳莝之法。飲症有五種:內啜水漿,外受溼氣,鬱蓄而爲留飲;流於肺則爲支飲,令人喘咳寒熱,吐沫背寒;流於脅下則爲懸飲,令人咳唾,痛引缺盆兩脅;流於心下則爲伏飲,令人胸滿嘔吐,寒熱眩運;流於腸胃,則爲痰飲,令人腹鳴吐水,胸脅支滿,或作泄瀉,忽肥忽瘦;流於經絡,則爲溢飲,令人沉重注痛,或作水氣浮腫。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泄溼,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

本草綱目·第八卷·草部·芫(yuán)花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2張

【附方】

1. 突發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棗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幹,一天吃五枚,必愈。

2. 咳嗽有痰。用芫花一兩炒,加水一升,煮開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約一個棗子大的量。忌食酸鹹物。

3. 乾嘔脅痛,傷寒頭痛,心下痞滿,痛引兩脅,乾嘔短氣,汗出而不惡寒。用芫花熬過、甘遂、大戟,等分爲末。以大棗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後,去渣納藥。體壯者服一錢,弱者半錢,清晨服下。能下瀉則病除,否則次晨再服藥。

4. 渾身水腫。用上方十棗湯加大黃、甘草,五物各一兩,大棗十枚,同煮,如上法服。另方:藥中再加芒硝一兩。

5. 腹脅堅痛。用芫花炒二兩,硃砂五錢,共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棗湯送下。

6. 水盅脹滿。用芫花、枳殼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爛,再加枳殼煮爛,一起搗勻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

7. 子宮結塊,月經不通。用芫花根三兩,細,炒黃,研末。每服一錢,桃仁煎湯調下。瀉下惡物即愈。

8. 牙痛難忍,諸藥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熱。痛定後,溫水漱口。

9. 癰腫初起。芫花末和膠塗搽。

10. 痔瘡疼痛。用芫根一把,搗爛,慢火煎成膏,將絲線於膏內度過,以線系痔,當有微痛的感覺。等痔瘡乾落後,即以紙捻蘸膏納入肛門中,可以使痔瘡斷根。另一方:只搗汁浸線一夜即用,不需熬膏。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