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如何賞析《三俠五義》?其情節構造是怎樣的?

如何賞析《三俠五義》?其情節構造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俠五義》,作者清代貴族弟子石玉昆,是中國古典文學長篇俠義小說,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其版本衆多、流傳極廣,蜀中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的內容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如何賞析《三俠五義》?其情節構造是怎樣的?

情節構造

懸念迭生

根據譚霈生的界定,所謂懸念,指人們對文藝作品中人物命運和情節發展變化的一種期待心情,這裏指一種敘事策略。說書藝人從自身利益角度考慮,更常運用這一手法。在說唱文學尤其是評話中,懸念又稱“釦子”“關子”“柁子”,它是書中故事情節發展到關鍵之處,中止敘述,故意打結,將某些人物的命運和某些情節暫時懸掛起來。著名評書表演家連闊如先生曾說:“說評書的沒有小扣, 吸不住座兒,沒有碎扣兒,拉不住座兒,沒有大扣,收不住回頭再聽的座兒,沒有大柁子就不能吸住聽五六天的書座兒。”

《三俠五義》大量使用懸念的手法,造成了情節的迂曲、變幻、起伏。隨着情節的展開,作者不斷地製造懸念,而小說也就在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懸念中吸引着讀者不停地看下去。

懸念的產生和解決是由前後相關的一系列事件構成的,在作品中,這些事件往往是接連敘述的;但也有突然中斷另敘他事,等到適當時候再接着前事講述的。毛宗崗《演〈三國志〉法》稱之爲“橫雲斷嶺”,金聖嘆《讀第五才子書法》稱之爲“橫雲斷山”法,這種敘事方法推遲了懸念的解決進程,更長時間地調動着讀者的閱讀興趣,它在《三俠五義》等書中得到較好的運用。

如何賞析《三俠五義》?其情節構造是怎樣的? 第2張

詼諧幽默

詼諧,又稱滑稽,從字面上解釋,就是玩笑、逗樂。在作品中,作爲一種文學風格,詼諧表現爲語言的風趣和令人輕鬆可樂的喜劇性情景、場面等。詼諧產生的原因往往是現象與本質、目的與結局的錯位,其主要目的是儘量形成一種與莊重相對應的喜劇美,使單純的詼諧性語言或單純的詼諧性形象可爲作品增添笑料,活躍氣氛。

魯迅認爲《三俠五義》“獨生寫草野豪傑,輒奕奕有神,間或襯以世態,雜以詼諧,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在《三俠五義》中,作者對語言有諸多有別於通行語的奇特的方言俗語,讓人忍俊不禁;對作品中人物的外在形象的描寫,不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無不體現着作者鮮明的愛憎感情,給讀者一種愉悅感。

問竹主人(石玉昆)在《忠烈俠義傳序》中說:“真是善人必獲福報,惡人總有禍臨;邪者定遭兇殃,正者終逢吉庇。昭彰不爽,報應分明。使讀者有拍案稱快之樂,無廢書長嘆之時。”因果報應思想不值稱道,但“惡人”“邪者”必定遭殃,無疑體現了作者嫉惡如仇除惡勿盡的良好願望,也是作品呈現喜劇色彩的思想根源。

《三俠五義》中的公案故事多是因財色而引起的刑事案件。作案者手段的殘忍,受害者的痛苦和冤屈,往往能激起讀者的悲慘情緒。但經過作者的加工、描述,作品詼諧的喜劇色彩由惡人受捉弄的場面傳達出來,惡人不僅受英雄捉弄,有時也自作自受。惡人的行動動機和結果之間的矛盾,促成了喜劇情節的產生。作者喜劇意識的滲透和參與使一些本帶有悲劇意味的情節或場面也染上了喜劇色彩,悲劇氣氛大大減弱,作品呈現出詼諧、輕鬆的格調。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